受疫情的影响,蜗居在家65天了。孩子极少出门,也没有跟伙伴们玩。今天傍晚带她去楼下玩,看到几个小朋友也在那边玩,她很胆怯,不敢过去跟小朋友玩,要我牵着她。骑滑板车的时候也不敢独自骑,要牵着我的手。
看到她这样粘着我,畏畏缩缩的样子,我感到内心升起了一股烦躁的情绪。我耐着性子跟她说:“这是你自己家楼下呀,以前你每天都在这里玩,很熟悉呀。这段时间没下来,你就感到陌生了,有些害怕,是吗?”孩子扭捏着不说话。我说:“你自己去玩吧,我就在你身后。”
我看到自己情绪里的烦躁,还有些焦虑。我问自己为什么会有这些情绪?
我的回答是:1、对孩子有期待。期望孩子能够表现的勇敢、自信;当孩子的行为不符合自己的期待时,自己就会感到失望、烦躁、焦虑。2、不完全接纳孩子。希望孩子各方面都表现优秀,不接纳孩子表现不好的地方。进一步说,不接纳孩子的胆小、内向、小心翼翼,其实更多的是不接纳自己,不接纳自己身上的这些特质,因而对孩子的这些表现就很敏感,有着较高的期待。
面对这样的情形,我该怎么做呢?孩子胆小该怎么办?
01 允许孩子如其所是
想到海灵格的诗《我允许》中有句话:允许他就是这个样子。是的,当我们的孩子表现出不符合我们期待的行为时,我们是什么样的态度呢?我们允许孩子有这样那样的表现吗?孩子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和个性特质,看见孩子作为独立个体的特性,允许他就是这个样子,而不是要按照我们期待的样子。
当孩子感到害怕的时候,允许孩子当下的状态,允许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适应环境,调适自己的状态。
02 接纳孩子
无论孩子的表现在我们看来是好或是不好,我们都需要去接纳孩子。无论孩子表现如何,我们都爱孩子。这就是无条件的爱。我爱你,只是因为你是我的孩子,而不是因为你表现好。
同时,我们还要去觉察:我们是如何看待孩子的害怕?如果我们认为孩子的害怕只是胆小、怯懦,那么就会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是很难做到真正接纳孩子的。而我们的不接纳一定会传递给孩子,孩子就会想去压制它,消灭它,结果将会是越想压制,害怕感反而会越强烈。
03 与孩子共情
当我们看到孩子害怕的时候,不是告诉孩子:这没什么好怕的。这只是否定孩子的感受,让孩子产生自我怀疑:我明明是害怕的,为什么父母说没什么好怕的?我们需要看到孩子的害怕,理解孩子,共情孩子的情绪感受。
04 日常应对方法
多带孩子出去玩,接触不同的环境和人,增加孩子的见识和胆量。
鼓励孩子“冒险”,勇敢去尝试。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多进行正向引导,而不是负向恐吓。
让我们一起培养优秀孩子,建设幸福家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