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学习第六十四天

作者: 快乐大拙 | 来源:发表于2019-08-15 08:06 被阅读6次
《道德经》学习第六十四天

今日学习《道德经》天下篇第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本章老子从观察自然现象之中,领悟出无形的谦下的道理;运用这个道理修之于天下,领悟出圣人治理天下的大道。老子以大白话讲出深刻的道理,可谓:吾言甚易知甚易行,但是,天下莫能知莫能行啊。

【正文】

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

以其善下之

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

欲上民必以言下之

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

处上而民不重

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

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直译】

江海之所以能成为许多河流汇聚的地方

因为他善于处于更低的地方

所以能成为河流汇聚的地方

所以圣人:

要想居于上位,就必须以谦下的言辞来对待百姓

要想领导百姓,就必须把自身放在百姓利益之后

所以圣人:

居于上位而百姓负担不重

处于前面而百姓不被损害

所以天下人乐于拥戴而不厌烦

因为圣人不跟百姓争夺利益

所以天下没人可以与他争夺

【我所悟】

善处下者得天下。本章启发我们,要想“高人一等”、“先人一步”,要处下、居后,必须能够接受容纳一切人、一切事。 容纳别人,靠的不是改造别人,让别人适应自己,而是改造自己,让自己能够适应任何人、任何事,从而拥有容纳一切人、一切事的器量。

在日常为人处世,切忌高傲自大、处处为上。要想服人,必须做到言行谦下容纳别人,只有谦虚礼让,方能得到众人的拥戴。

【本章作业】

1、请用2-4个字,描述本章的主题

善下居后。

2、已手抄一遍本章

3、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与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之间的逻辑关系是什么?

水往低处流,江河处下方能能汇聚百川;反之如果江河与百川争高位,何以汇之。

4、注意:稻谷的谷,和山谷的谷,不是一个字。稻谷的谷,繁体字为穀。是以侯王自称孤寡不谷,这个谷是稻谷,还是山谷?

这里指山谷。

5、字的解释:①王:首领,这里指河流注入的地方,众望所归;②谷:川,河流。

【续读札记】

这章一开始举出自然的谦下现象作为引导,圣人效法自然,心态和言行都是非常谦下的,氣自然很柔弱,无有入无间;所以人民自然心悦诚服,如百谷汇聚到江海一样,人民会自然如水一样,汇聚到圣人这里。圣人以谦下柔和的心氣,自然得无形的氣法或道法,凝聚人氣,成就圣人的伟业。

人与人相处不舒服,主要原因是强硬的心态将无形的内氣调制为刚强而非柔弱。同样一个人,心态强硬高傲或者柔弱谦下,氣就跟着不同,给人的感受自然也随之不同。这在氣化科学怎么理解呢?神御氣。

相关文章

  • 书法练习打卡第六十四天

    书法练习打卡第六十四天

  • 《道德经》学习第六十四天

    今日学习《道德经》天下篇第66章“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本章老子从观察自然现象之中,领悟出无形的谦下的道理;运用...

  • 治大国 若烹小鲜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六十章全文: 治大国,若烹小鲜(xiǎn)。以道立天下,其鬼不...

  •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六十四天学习mongoDB的基本操作并

    孤荷凌寒自学python第六十四天学习mongoDB的基本操作并进行简单封装3 (完整学习过程屏幕记录视频地址在文...

  • 大小多少 报怨以德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道德经》第六十三章全文: 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大小多少,报怨以德...

  • 以静制动 安于居下

    ——掌上国学院“杨鹏讲《道德经》”学习笔记 (本图片作者:冰清 致谢) 《道德经》第六十一章全文: 大邦者,下流也...

  • 277、第六十三章 细节做好,才能进步——大小多少

    大小多少 各位亲爱的朋友大家好,今天我们接着来讲《道德经》的第六十三章。 我们新年学习《道德经》上来开篇就学老子告...

  • 记录每一步成长

    时间过得真快,《道德经》已完成正式社群第一轮打卡。参加社群学习是为了更好的督促自己。 《道德经》,在行动上已是第六...

  • 学习《道德经》第一天

    学习《道德经》的第一天。 第一讲讲“积累篇”的第一次课:第六十四章“其安易持。” 这一章作为学习《道德经》的开篇,...

  • 幸福是存在心中的“道”

    #弘扬传统文化之道德经# 学习《道德经》的第六章:玄牝之门。 个人理解及其感悟: 玄牝之门,即为道,为万物之根。 ...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道德经》学习第六十四天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wzojc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