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段时间,每天傍晚都要与以恒出去骑自行车。我们各自骑着新自行车,从家门口出发,过港南浜五号区公交站,往西,过中心幼儿园和永生桥,再往分湖公园路骑……一直到沿太浦河边骑回家,约一小时。
带以恒骑自行车,一是他也爱好骑,二是让他锻炼,三么,我还有个想法,等下半年他上三年级后,天气好的日子都让他骑自行车上学。当然,我是要陪着他的。
念初中时,逢姐姐与姐夫谈恋爱。那时候,七八十年代,在我住着的那个小镇上还没有多少人有自行车。姐夫把自行车寄放在我们家,引起了哥哥姐姐都想学骑自行车的念头。
那段日子是难忘的。每天黄昏,姐姐就推着姐夫那辆男式大自行车出去学。我陪她出去几次,但也只能站在边上看。她需要人稳住车,我没力气,她就自己一边摔跤一边学,值到裤子的膝盖摔破了洞才学会。哥哥学得倒是快,但等她们学会了,我们家也并没有一辆自行车。
相比之下,姐夫家经济条件宽裕,又是独子,有辆自行车很正常,也惹我们羡慕。
小时候的记忆里,身边的亲人里,还有一个人是最早就有自行车的。他便是我的娘舅。
小时候我们都喜欢到外祖母家去玩,几乎都是娘舅用自行车送我们回家的。二十多里的路程,大山里的马路崎岖不平,母舅从没有说过累。只记得有一次下雨天,因为要赶回家上学,我坐在他前面,脚上的泥巴蹬在了他的裤子上,回到家后,听见他对母亲说我坐在车上动来动去……
第一次坐胡先生的自行车,那是九十年代初,至今记忆犹新。那时候芦墟大桥刚建好。那天,胡先生用自行车来厂里接我下班,带我去他家吃饭,路过芦墟大桥时,因为大桥有坡度,看他很费劲,我就自顾自先跳了下来。这一跳,后果可想而知。摔倒不说,胡先生也吓了一跳。当时的我,又疼又又点害羞。
与胡先生结婚之后,我才开始学骑自行车。家门前是一条一米宽的水泥路,水泥路右边是河,左边是田土,想找一个宽大的场地都难。好在附近有一个旧学校,学校门前有一块长满草的操场,我就去了那里。心想,万一摔跤也不疼。
一个人在那里练了几天,倒也学会了。
过了五六年,我的父母亲第一次到我这边来玩。那时候交通不方便,我就用自行车带他们到镇上去玩。母亲坐一段路之后下来慢慢走,然后,我又骑着自行车返回去接父亲……
后来,父母返回老家后对人提起此事,还有夸我之意。那是因为,在老家那个小镇上,骑自行车的人太少。
以恒的妈妈念小学二年级时,我与先生都要工作,公公婆婆年纪大了也帮不上忙。考虑到她读三年级之后要转到另一个离家远一点的高树村去读书,我们就让她学骑自行车。
孩子悟性高,几乎没用我们操心就把自行车学会了。那一年,隔壁邻居家刚建好房子,门前有一块比我们家大的水泥场地,女儿每天放了学就去那里学骑自行车。后来,竟然围着那块小场地可以转一百多个圈子,路过的比她大的男孩和女孩都对她刮目相看。
学会骑自行车后,我开始锻炼她在公路上骑车。家离镇上有十多里路,我让女儿骑里面,我就在她身边作保护。我们每人一辆,骑了几次,女儿也不害怕在公路上骑自行车了。现在想想,真是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女儿从小就不娇气。放到现在,是不忍心的。
至今,在我们家,先生常提起一件与自行车有关的事情。
那是在女儿十个月大的时候,我生了一场疾病,需要住院动手术。那是我第一次离开女儿的日子,住在医院,天天想的念的都是她。一个星期之后,先生答应我去乡下的家里接女儿到医院让我看看。那天,他急匆匆地骑着自行车去家里接好女儿,在小路上途经一条沟坎时,不小心竟让女儿从自行车的笼头那里摔飞了出去……
这件事,他是等我康复之后才说出来的。先生说,那是因为车颠簸太猛了一点,好在女儿没事。至今想起来心有余悸。
如今,以自行车交通为主的时代越来越远了,取而代之的是公交,小轿车几乎家家有。而在大小城市的角落,我们看到的公交自行车,一般都作锻炼工具。但那些曾经生活过的、靠自行车做交通工具的日子却是令人难以忘怀。我本人,九十年代,就靠骑自行车上了多年的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