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亮与六便士》这是一本用“我”的描述,进行的回忆录、生活纪实录,如果说是长篇小说,其更像是通过“我”的视角进行的对一位艺术家、画家、甚至有点神经质的斯特里克兰的生活再现,通过他的第一任妻子、通过他的朋友、他的情人、他的岛上相处的居民,以及最终的伴侣对他生平追溯……
人,有所选择,有所放弃。满大街的人都看到了地上的六便士,只有少部分人看到了月亮……
于是,有的人放弃了现世安稳,而孤注一掷,甘愿冒天下之大不韪而做出惊世骇俗的决定,离开生活的舒适区,去寻求生命的另一种可能。
是的,他抛妻弃子、甚至还勾引了别人的老婆,他从英国伦敦辗转巴黎,住在破旧阴暗的旅馆,他忍受饥饿、贫穷,只为心中理想中的完美艺术绘画……
他流浪街头,随遇而安,在海岛边打工谋生,只为一口饱饭和几个铜板足够买画画的材料而做。他超脱了对物质的桎梏,而去追求精神上的荣光。
苦苦寻觅后,他终于在南太平洋的小岛上找到了原著姑娘18岁的阿塔作为自己的终身伴侣,潜心作画,任意人生。在荒岛上开荒种植芭蕉、椰子,极简的物质人生,无限的精神享受。
40多岁,人到中年,他放弃了世俗的责任,他抛妻弃子。从英国伦敦远赴巴黎。他又在勾引朋友妻子,而间接导致她死亡的人伦惨剧中离开巴黎,继续流浪南太平洋岛。他自私自利,冷漠无情。
但,他却道出了荒诞不经,可又经天纬地的言论掷地有声:“我不需要爱情。我没有时间搞恋爱。这是人性的弱点。我是个男人,有时候我需要一个女性。但是一旦我的情欲得到了满足,我就准备做别的事了。”
是的,人到中年,很多人都对强大而充满厚重感的人生束缚得严严实实,喘不过气,别说摆脱就连改变一丝半点的勇气和动力都没有,何况是如斯特里克兰去放弃自己的孩子和妻子,自己牧师这样优渥的工作,净身出户……
用我们常人的眼光,这无异于是疯子的行径。然而,斯特里克兰,他选择了不被理解的孤独,甚至他不在乎旁人世俗的眼光,那所谓的正确在他眼里不值一提。他更关心的就是人生的终极问题:“我们是谁?我们来自哪里?我们要去哪里去?”这终极三问!
所以,即便最后斯特里克兰很不幸的染上了绝症麻风病,甚至脸部都已经变形,岛上的原住民担心被感染,不顾一切的远离他们,甚至孤立他们,甚至他的妻子阿塔也不受人待见……
然而,阿塔却始终不离不弃。作者通过一位好心医生的描述写下了斯特里克兰最后在自己的简陋的木屋里画得如教堂壁画般伟大而神秘的绘画时,斯特里克兰已经完成了对人的超越,他甚至已经瞎了,但他却看着自己的画,直至生命的终结……
他死后的画,每一幅都成为世俗世界抢手的商品,价格不菲,甚至一幅就足够完成世俗世界的人生逆袭。
可,斯特里克兰却永远的清贫,他远离尘世,禹禹独行,他甚至在临终时告诉他的灵魂伴侣阿塔将他的最终旷世杰作,暨木屋里的巨幅画作跟他一起付之一炬……
斯特里克兰最终身着3件普通的遮蔽身体的麻布被埋葬在了芒果树下,而他的木屋以及木屋里的旷世巨幅画作却在阿塔的一把火里永远离开了尘世,跟他的作者一起灰飞烟灭,画作尘埃……
小说至此结束了,以上个世纪的诺贝尔文学奖而留给了我们时间一笔宝贵的精神遗产,任人品味,供人琢磨……
理想与现实、肉体与灵魂、精神与物质,一切的明与暗,争与斗,都在纯粹的精神追求中,如沐浴星光、头枕月亮的斯特里克兰这里化为一声叹息、一丝玩笑……
——力 2023年9月19日 周二 癸卯年八五初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