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读:六州歌头3

作者: 海滨公园 | 来源:发表于2023-06-05 01:27 被阅读0次
夜读:六州歌头3

据说舜大修礼乐,曾使远方的有苗族来归顺。词人借以辛辣地讽刺朝廷放弃失地,安于现状。所以下面一针见血揭穿说,自绍兴和议成后,每年派遣贺正旦、贺金主生辰的使者、交割岁币银绢的交币使以及有事交涉的国信使、祈请使等,充满道路,在金受尽屈辱,忠直之士,更有被扣留或被杀害的危险,有被扣留或被杀害的危险。即如使者至金,在礼节方面仍须居于下风。

岳珂《桯史》记载:“……礼文之际,多可议者,而受书之仪特甚。逆亮(金主完颜亮)渝平,孝皇(宋孝宗)以奉亲之故,与雍(金世宗完颜雍)继定和好,虽易称叔侄为与国,而此仪尚因循未改,上(孝宗)常悔之。”这就是“若为情”——何以为情一句的事实背景,词人所以叹息痛恨者。

“闻道”两句写金人统治下的父老同胞,年年盼望王师早日北伐收复天地。“翠葆霓旌”,即饰以鸟羽的车盖和彩旗,是皇帝的仪仗,这里借指宋帝车驾。

词人的朋友范成大八年后使金,过故都汴京,有《州桥》一诗:“州桥南北是天街,父老年年等驾回。忍泪失声询使者,几时真有六军来!”曾在陕西前线战斗过的陆游,其《秋夜将晓出离门迎凉有感》一诗中也写道:“遗民泪尽胡尘里,南望王师又一年!”皆可印证。

这些爱国诗人、词人说到中原父老,真是同深感慨。作者举出中原人民向往故国,殷切盼望复国的事实,就更深刻地揭露偏安之局是多么违反人民意愿,更使人感到无比气愤的事。

结尾三句顺势所至,更把出使者的心情写出来。孝祥伯父张邵于建炎三年使金,以不屈被拘留幽燕十五年。任何一位爱国者出使渡淮北去,就都要为中原大地的长期不能收复而激起满腔忠愤,为中原人民的年年伤心失望而倾泻出热泪。“使行人到此”一句,“行人”或解作路过之人,亦可通。北宋刘潜、李冠两首《六州歌头》,一咏项羽事,一咏唐玄宗、杨贵妃事,末皆用此句格。刘作曰“遣行入到此,追念痛伤情,胜负难凭”;李作曰“使行人到此,千古只伤歌,事往愁多”。孝祥此语大概亦袭自前人。

相关文章

  • 夜读:六州歌头2

    静夜品读贺梅子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方觉词人直冲霄汉的书剑豪侠之气,逼人心魄。词人的万千感慨都寄托在这有声的琴...

  • 夜读:六州歌头1

    愿你为梦想漂泊半生,归来仍是鲜衣怒马的少年。追溯往昔侠气,灯下夜读贺铸的《六州歌头•少年侠气》,本词作于1088年...

  •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文|兪秋 冷窗桂霭,虚趁度寒钻。 飞鸟散。鱼喋叹。任秋殚。奉遥川。 作影迷人眼。池塘间。蘅芜绊。 堪彩线...

  • 六州歌头

    六州歌头 去岁归乡临空观淮海感怀 东风借力,相送故园归。齐鲁过,黄淮渡,碧空窥,乱云飞。天汉九...

  • 六州歌头

    雨迢递,廊前坐,露愁容。残烛心,还如浮萍,无依随波动。前日还奋发,到今日,却颓萎;无奈何,身无力,心智穷。多思如我...

  • 【六州歌头】

    文/京华尘里客 萦怀几分,借夜下离程。时风紧,卷残叶,乱心旌。别江城。正隔空凝望,北辰黯,寒灯列,霜天外,行街...

  • 六州歌头

    戚戚清盏,杯酒月婵娟。 中秋晚,清秋浅,倚庭轩。 待更阑。 红月呢喃语,寒鸦尽,微凉意,残蝉泣,云泥里,惹残烟。 ...

  • 六州歌头

  • 六州歌头

    繁花看落,拾作枕边魂。当年事,曾经梦,梦伊人,引愁深。那日成空忆,又空等,难相忘,不放下,直回首,泪多痕。自诉惘然...

  • 六州歌头

    当年马壮,踏万里山河。金甲耀,秋风啸,喝长歌。总消磨,弦断红颜老,把酒笑,空欢闹,情难告。人烦恼,事婆娑。千里迢迢...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夜读:六州歌头3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jie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