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尔刷到一些视频,感觉博主说得不错,个人比较认同他们的观点,并觉得对孩子们的人生思考也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于是会转发给孩子,至于她是否看过?或者看过后是否认同?不得而知。因为基本收不到反馈。
今天上班路上看到两个视频,一个是“新商业时代来临,普通人如何抓住机会”,另一个是“口才与学历无关,只与努力有关”。我看过后觉得说得很中肯,转给了两个孩子都在的一个小群里,说白了,无非是想提醒这两个孩子好好听听,从中得到一些启发和思考,如果能够照做当然更符合我的初衷。两个孩子,一个是我女儿,一个是我外甥,群里总共4人,还有我和我妹。
没想到,最先跳出来的是我女儿,她的话让我有些失望,但还没到生气的程度。
女儿说,“好像在哪儿听过,是你以前就发过吧。哎呀,你怎么每天都听这些啊,少看点鸡汤。”
在她看来,这是鸡汤!我回复她:
这不是鸡汤,我觉得她们都说得很在理,其实是告诉你们年轻人:
1、时代变了,信息化AI时代,个体创业不再是投一笔钱开公司办厂房,而是打造个人IP的时代,你只要有专长和兴趣,都能找到一条属于自己的赛道来。要跟上时代的变化,提升个人思维。
2、训练口才非常重要,写作力与表达力是个人成长的必备要素,每天写一点,每天训练表达力,在公共场合上台就不会再怯场。
崽,这一点你哥当老师有优势,为什么新东方那么多人都成了网红,还都是英语老师,就是英语本身是优势,再加上是老师,表达力强,而且这些人都有一个特点,喜欢阅读,喜欢写作。你要强化后面这点。
不是让你们买课,是让你们知道这个理,努力提升个人专长,打长长板,才能突显优势,才能找到在社会上的立足之本!
我不说还好,刚回复完两个家伙都跳出来了,而且都只给了我一个表情包:
女儿的表情包是一个躺倒的狗头,配了一句话,“狗听了狗都死了。”
外甥的表情包更狠,两个小娃娃在淋雨,配了一句话,“自己淋过雨,就要把别人的伞撕烂。”
说实话,看到这两个表情包上的文字,我确实觉得不爽,我的想法是我是出于想帮你们的好心,一个是因为我家崽比较安逸,我担心她的未来发展,一个是因为我家外甥对自己的工作不太满意,有些怨言,那你该怎么选择?离开现在的工作,你的优势培养出来没有?你有选择的余地吗?在我看来,只是想提供一些别人的思路供他们参考,这样不对吗?我错了?
所以在内心我是不认为我有错的,带着些情绪我回了一句:
我自己淋过雨,希望你们有把伞。你们愿意听就听,不听我不损失什么,关键是你们为自己的人生思考了多少?时代只回馈有准备的人,而不会照顾躺平抱怨的人!
两人都不出声了,我知道他们不服,只是看得出来我不高兴了。没有跟我争辩。
中午我读《这就是人性》这本书,书中正好有一段关于给人提建议的论述,作者说,无论是别人主动求还是你自己主动给,都不是明智的行为,建议采纳了,如果有好的结果,功劳不是你的,他会觉得是自己的正确决策,如果不好,你就是背锅侠,还举了一个丁元英的例子。同时还引用了一段文字。正是这个观点,让我意识到,不仅是别人,就算是自己最亲的人,也不能接受你的建议,只要与他们的想法不一致,所以给人建议真是一个愚蠢的行为。
《杀死一只知更鸟》里面有这样一句话:你永远不可能真的了解一个人,除非你穿上他的鞋子走来走去,站在他的角度考虑问题。所以千万不要高估自己的建议,不要站在自己的角度试图去解决别人的问题。不轻易提出建议,有时候也是一个成年人最基本的自律。所以不要妄图通过提建议去拯救他人。如果你给别人提建议的时候,内心产生的念头是为了拯救别人,那我希望你能马上停止。
我想我可能真错了,人性原来是如此。我打着为他们好的旗号去影响也好,说教也好,并不是他们愿意接纳的。读了书中的观点后,我的心情平复了很多,永远不要寄希望给任何人来理解人,站在你的角度感同身受,你也不是救世主,你唯一能管好的就是你自己,至于别人的人生,你没有半点发言权,哪怕是你的孩子。
我写下下面的话发给他们两人,也表明了从此以后闭嘴的决心。
关于人性,这个作者说得好,我确实不懂人性。以后我尽量不说,就算是最亲的人也不应随意打扰!
我想这句话更多的是对我的外甥说的,我的女儿,关于引导,无论是否有效,或者她是否喜欢,我还是会选择说下去。我生了她,该对她负责,这是我的原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