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不拆不成器
跟着阿德勒学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跟着阿德勒学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作者: 紫凌_180405 | 来源:发表于2022-12-05 23:29 被阅读0次

    自从家有小学生,老母亲也不得不跟着快速成长了,不仅从陪玩到陪学的日常变得更有挑战,还多了与队友的协作、与学校的沟通等难题,确实非常考验一个新手小学生家长的快速适应能力。好在咱们是信奉并坚持终身成长的新时代女性,这不,最近又从下面这本《孩子的教育》中得到了不少启发,与大家一起分享。

    本书由被誉为个体心理学之父的阿尔弗雷德·阿德勒所著,日常育儿过程中很多想不通的常见现象都能从这里找到隐藏在行为背后的心理原因,有助于父母和老师更好地引导和陪伴孩子成长。

    难题1.孩子订正过的错题要不要盯着不放?

    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是每一位父母的愿望,我也不例外,从孩子踏入校门的第一天起,每天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确认孩子这一天学得怎么样——打开书包,逐一检查练习册,看到大红的100分或者五星“好评”就会忍不住眉开眼笑,但若看到老师圈出的错漏标记或者未得五星便会心头一个咯瞪,赶紧喊来孩子确认“这里怎么做错了?”“这么简单的地方为什么会做错?”……即便孩子已经订正过了也仍然不放心,非逮着孩子“一起来研究研究!”
    这样紧张兮兮地过了几个月,终于大人小孩都开始疲倦了。
    老母亲觉得很委屈:我每天这么辛辛苦苦辅导你,你怎么还总粗心反复出错呀!你上课到底有没有认真听呀!
    孩子心里更委屈:我也很想每次都得100分啊,可我就是做不到呀,我真的不知道为什么会做的题目也会做错呀!

    亲身经历告诉我,这样紧盯着孩子的错题并不能促使孩子进步,反而会让孩子因为感觉被批评了而逐渐失去对学习的兴趣。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孩子的教育》一书中提到一个概念叫“双重惩罚”,即孩子因为表现不佳接受老师的教育后,回到家往往还要再次遭到父母的训斥,也就是会因为同一个错误受到两次惩罚。
    比如我每次盯着孩子的错题不放时,虽然都会先跟孩子澄清“妈妈只是想确认一下怎么回事,没有批评你的意思哈”,但明显能感觉到孩子还是有压力的,尤其是当他支支吾吾回答不上来时,他也能从老母亲瞬间皱起的眉头中读懂大人内心的OS:“啥!你错了还不知道自己怎么错的!这怎么能行呢!”结果,投入产出比严重失衡了。

    针对这种情况,阿德勒认为:一次惩罚就够了,因为双重惩罚会引发严重后果,比如,一个孩子考试成绩不理想,又被要求把糟糕的成绩单拿回家给家长签字,害怕被父母训斥的他可能就会偷偷把成绩单藏起来,然后伪造父母签字再交给学校,或者干脆选择逃学。可见错误的教育方式非但无法帮助孩子提升学习成绩,还会带来更多的负面效应。

    所以,不管是孩子做错题,还是考试成绩不理想,如果已经在学校接受过老师指正或教育了,父母不可将其视为孩子的不足过分关注引发孩子焦虑情绪,避免掉入“双重惩罚”的陷阱里。

    难题2.不幸遇到“猪队友”,是不是全都只能靠自己了?

    俗话说“妇女能顶半边天”,但现如今这年头,在孩子教育这件事上,多数妈妈却仿佛要撑起整片天空!网络上因辅导作业而情绪失控差点进ICU的是妈妈们,现实中等待在各类补习班培训班门口的也是妈妈们,就连学校老师有事也几乎都清一色地首选联系妈妈们。

    爸爸们都去哪儿了呢?
    答:被妈妈嫌弃走了!

    比如我们家,辅导孩子作业这件事,一开始出于爱子心切,我是全部包揽的。后来发现确实太费妈受不了了,便与孩子他爸协商分工合作。万万没想到的是,一个人管孩子时被一个气,多一个人来管了却要生两个人的气!结果,把他爸嫌弃走了,所有一切又都只能自己“扛”了!

    孩子他爸有话说

    您家里是不是也这样呢?妈妈一个人累得要命,爸爸却化身“最没用的母婴用品”,学习的事情一概不管,更有甚者连孩子上哪所学校上几年级都不清楚的?原因极有可能也是妈妈管得太多太细,觉得爸爸没有自己管得好吧!

    这样的现象到底好不好呢?阿德勒认为:

    在孩子教育上,证明一方正确或者显示出一方的优越性完全没有必要,我们要做的是铺好帮助孩子的道路。

    且不说一个人管孩子有多累,单从教育效果来说,父母中只有一方辅导对孩子也是不好的。首先,一个人的精力和能力都是有限的,再用心也会有局限;其次,承担过多的一方内心很容易对另一方产生不满情绪,影响到家庭关系和氛围,这对孩子的影响可能比学习成绩不理想更严重。所以,父母双方立场一致、协同辅导是最理想的状态。

    可另一半真的不给力怎么办呢?
    首先,不嫌弃。要承认在教育孩子这件事上,没有人是生来就会甚至很擅长的,都需要在实践中摸索着进步。所以,给TA试错的机会,不嫌弃。比如他爸辅导作业时,我努力做到不干涉,实在忍受不了了就躲远一点,眼不见心不烦!
    其次,不包办。如果一方显得太能干,另一方也会自叹不如,不敢管得太多,直到彻底退出“擂台”。所以,更好的做法是多鼓励TA参与进来。比如我自己耐心不够容易急,就选择把陪练字的活交给他爸去做,这样一来解放了我的时间,同时也让他在陪娃的过程中逐步建立起了参与感和责任感。
    最后,不“内卷”。比如不刻意彰显自己的育儿理念比对方的更先进,也不否定对方辅导孩子的技能(就算内心一百个不满意也不能说出口),唯有鼓励鼓励再鼓励,才能将“猪队友”培养为“神助攻”。

    难题3.家校配合怎么做?

    孩子入学后,家校配合就成了家长和老师共同的重要课题,很多家长不知道如何与老师沟通才能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态,帮助孩子更好地小院生活。虽然在教育孩子方面,老师比父母更能接受新思想,孩子教育就是他们的职业兴趣所在,因而更加专业,但是正如阿德勒所说:

    获得父母的支持和配合,个体心理学才能广泛应用,帮助孩子做好面对未来的准备。

    事实上,很多老师也同样苦于不知道如何更好地获得家长的配合。因为

    老师在教育工作过程中一定会与父母发生冲突。老师在帮助孩子改正自身问题之前,首先要找出父母教育存在的问题,这一点又激化了老师与父母的冲突。在外界和父母看来,老师的行为就像是在对父母进行指控。

    刚成为小学生家长那会儿,我也有点不敢跟老师多交流,主要是担心增加老师的工作量,所以能不找老师就不找老师(当然,没有什么特殊情况,老师也不会来找家长)。直到后来的一次沟通,让我对家校配合的重要性有了更深的认识。

    这次沟通的缘起是我查看孩子练习册时发现了一处老师的批注,两个字——“听课?”直觉告诉我,孩子一定在课堂上出现什么状况了。跟老师确认后得知了事情的原委,果然是老师课堂上特别强调的一个知识点,孩子反复订正了好几次都没改对,老师得出讲这个知识点的时候该学生一定没有认真听的结论。借着这件事,老师又反馈了孩子最近课堂上的学习习惯问题,经常老师还在讲着,他就着急动手写自己的……
    听到这里,老母亲自然要赶紧表态了:“谢谢老师,这个问题我了解了,我会找机会跟他聊聊,希望他能慢慢进步……”
    老师听我这么说,也非常认可,接着说:“跟孩子多聊天,多鼓励!”
    我一下就被老师的话感动到了——孩子学习习惯不好,老师想到的不是批评,而是正面鼓励——果然专业!感动之余是深深的敬佩。
    那之后,我隔三差五地鼓励孩子课堂上积极举手回答问题,多跟老师互动,目的在于让他逐渐养成专注听讲的习惯。过了半个月左右,老师反馈孩子课堂习惯好了很多。
    有效沟通加上积极配合学校老师工作的行动,及时发现并解决了问题,家校配合真的太重要了。

    所以,作为家长不应逃避与老师的互动,更不应站在老师的对立面,比如抱怨老师给家长布置了太多“作业”,把老师该干的活儿都推给家长了,之类的,而应带着主动配合学校老师共同帮助孩子的意识,积极与老师沟通。

    以上是我从《孩子的教育》这本书中得到的一些启示。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在孩子教育上有新想法、新方法、新理解的时代,作为父母确实身上的担子越来越重,压力越来越大了。时刻保持一颗学习的心,跟着孩子一起成长吧。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跟着阿德勒学做一名合格的家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oox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