琴之24况—和

作者: 文心筱筑_筱音 | 来源:发表于2019-02-23 22:56 被阅读0次
琴之24况—和

琴所首重者,和也。

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西麓堂琴统.(散按)调弦法》:先散挑七弦,大指按九徽打四弦是也。…次散挑六弦,名指按十徽勾四弦应是也。散和为上,按和次之,一按一泛,互相参究,谓真和。

复求和者三:弦与指和,指与意和,音与意和。而和至矣。

弦与指和:音有律,有序,并吟猱以叶之,绰注以适之,轻重缓急以节之。欲顺而忌逆,欲实而忌虚。按未重,动未坚,则不实,故指下过弦,慎勿松起;弦上递指,尤欲无迹。往来动宕,恰如胶漆,则弦与指和矣。

吟者,按弦取音,在指按处往来摇动,上下不出三四分,先大后小,一转一收,约四五转,收于本位而止。少则亏缺,多则过繁,吟之缓急,以圆活完满为度。

猱,指于按处往来摇动,约过本位五六分,大于吟而多急烈。音取阔大苍老,亦以恰好圆满为度。大都小者为吟,大者为猱,吟取韵致,猱取古劲,各有所宜!

欲用其意,必先练其音,而后洽其意,意先乎音,音随呼意,众妙归焉!右手抚琴,欲重而不虐,轻而不鄙,急而不促,缓而不弛;左手按弦,若吟若猱,圆而无碍;以绰以注,定而可伸…

相关文章

  • 琴之24况—和

    琴所首重者,和也。 和之始,先以正调品弦,以九应律,以十应吕。《西麓堂琴统.(散按)调弦法》:先散挑七弦,大指按九...

  • 《溪山琴况》和之情释

    《溪山琴况》和之情释 《溪山琴况》简介 《溪山琴况》作于崇祯十四年(公元一六四一年)。所谓“琴况”,即琴之状况、意...

  • 琴之24况—远

    迟以气用,远以神行。故气有候,而神无候。会远于候之中,则气为之使,达远于候之外,则神为之君。 青山所说的气候理解为...

  • 琴之24况——洁

    【原文】 修指之道,繇于严净,而后进于玄微。指严净,则邪滓不容留,杂乱不容间;无声不涤,无弹不磨,而衹以清虚为体,...

  • 琴之24况—逸

    【原文】 先正云:“以无累之神合有道之器,非有逸致者,则不能也”。第其人必具超逸之品,故自发超逸之音。本从性天流出...

  • 琴之24况—清

    清者,大雅之原本,而为声音之主宰。 第一层是外在条件的清浊之别:地不僻不清,琴不实不清,弦不洁不清。 第二层是演奏...

  • 琴之24况—静

    抚琴卜静处不难,难于运指之静。声自心生,苟心有杂扰,手有物挠,安能得静?惟涵养之士,淡泊宁静,心无尘翳,指有余闲,...

  • 琴之24况—恬

    夫恬而不易生,澹不易到。唯操至妙来,刚可澹;澹至妙来,刚生恬:恬至妙来,刚愈澹而不厌。故于兴到而不自纵,气到而不自...

  • 读《溪山琴况》之“和”况

    《溪山琴况》是由明末清初的古琴家徐上瀛所著,是一部有关于古琴音乐方面的专著。这部著作集中了历代琴学理论之精华,在我...

  • 溪山琴况 一曰润

    【明】徐上瀛著。 “《溪山琴况》是中国古代古琴巨作,作于崇祯十四年。‘琴况’,即琴之状况、意态与况味、情趣。” 二...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琴之24况—和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vmy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