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日更好文简友广场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谐

读《太平广记选》之李谐

作者: 闲钓银河月作钩 | 来源:发表于2024-04-27 12:43 被阅读0次

    北齐顿丘李谐,彭城王嶷之孙,吏部尚书平之子。少俊爽,有才辩。为黄门侍郎,除名,作《述身赋》。其略曰:独浩然而任己,同虚舟而不系,既未识其所以来,岂知其所以逝。于是得丧同遣,忘怀自深,遇物栖息,触地山林。虽类西浮之迹,何异东都之心。

    除散骑常侍,为聘梁使。至梁,遣主客范胥迎接。胥问曰:“今犹可暖,北间当少寒于此。”谐答曰:“地居阴阳之正,寒暑适时,不知多少。”胥曰:“所访邻下,岂是侧景之地?”谐曰:“是皇居帝里,相去不远,可得统而言之。”胥曰:“洛阳既称盛美,何事迁邺?”谐曰:“不常厥邑,于兹五迁。王者无外,所在关河,复何怪?”胥曰:“殷人毁厄,故迁相圯耿,贵朝何为而迁?”谐曰:“圣人藏往知来,相时而动,何必侯于隆替?”胥曰:“金陵王气,肇于先代;黄旗紫盖,本出东南,君临万邦,故宜于此。”谐曰:“帝王符命,岂得与中国比隆,紫盖黄旗,终于入洛。”胥默而无答。江南士子,莫不嗟尚。事毕,江浦赋诗曰:“帝献二仪合,黄华千里清。边笳城上响,寒月浦中明。”

    北齐顿丘人李谐,是彭城王李嶷的孙子,吏部尚书李平的儿子。他从小就英俊多智,通达英爽,才华横溢,聪明机辩。在担任黄门侍郎时,被免除了官职,就写了《述身赋》。大略内容是:独自怀着浩然正气,凭任自己的心情行事,如同无拘无束自由飘荡的空舟;既不知道从何而来,又怎能知道要到哪去?于是得失都一同排遣,遗忘和怀念也自然消匿;随遇而安,所居之处在我眼中都为山林。虽然因迁都来到邺下,对我来说,跟在洛阳又有什么区别?

    李谐被任命为散骑常侍,担任出使梁国的特使。到了梁都城,梁派主管招待使节的范胥来迎接李谐。

    范胥问道:“如今天气还暖和,北边应当比这里稍冷一些。”

    李谐说:“齐都地处阴阳适中的地方,寒暑也按时节变化,不知能比这里冷多少?”

    范胥:“你们迁都到邺下了,连测影台都没了,还算‘阴阳居正’之地么(此处有错字,‘邻’应为‘邺’,‘侧’应为‘测’)?”

    李谐:“邺城洛阳都是帝王居住之地,相隔不远,可以当成一地来说。”

    范胥:“洛阳既然很好,为什么要迁都邺城?(东魏权臣高欢强迫魏静帝迁都邺城,所以范胥一直拿此事耶揄李谐)”

    李谐:“殷不固定都城,连续五次迁都。王者以天下为家,无内外之分,迁都又有什么奇怪呢?”

    范胥:“殷人因为遭受厄难,才连续迁都到相、耿等地,贵国为何迁都?”

    李谐:“皇上鉴往知来,能审时度势采取行动,何必要等到兴替之时才迁都?”

    范胥:“金陵的王气,起始于前代;天子的仪仗,也出自东南,吾皇必能君临万邦,所以适宜在金陵建都。”

    李谐:“说起帝王的符命,东南岂能跟中原相比,吴国的割据之君,最终也进入洛阳为俘。”

    范胥无言以对。江南的士子,也十分推崇赞赏李谐。

    出使结束后,李谐在江浦赋诗说:“上天嘉许阴阳相合,千里的菊花也一时盛开。城墙上传来胡茄的幽咽,江水倒映着冷月的寒辉。”(帝指上天,二仪,借指齐、梁两国)

    《李谐》载于《太平广记》卷一百七十三,“俊辩”类。南北朝时期崇尚清谈,使节交聘,以言语相诘,不胜者被认为有损国体。本文即为此种风气的反映。李谐与范胥间的互辩,也载于《魏书》的李谐传,个别文字与本文有出入。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太平广记选》之李谐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xftj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