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一百贝憨憨泉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巧言令色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巧言令色

作者: 安_心_ | 来源:发表于2020-06-23 08:30 被阅读0次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却不脚踏实地。“令色”是态度上好像很仁义,但是假的,这些与学问都不相干。“鲜矣仁”——很少真能做到“仁”这个学问的境界,因为那是假的。我们从电视中就看得到,那个小丑表演的角色动作一出来,就表示“巧言令色”。
“巧言令色鲜矣仁”,我经常也跟同学们讲做领导人第一个修养是容忍。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所以知道了自己的缺点和大家的缺点,待人的时候不一定看到表面化的“巧言令色”。大家经验中体会到,当你在上面指挥时,觉得那种味道很好;但是这中间很陷人、很迷人,那就要警惕自己。你说素来不要名、不要钱,只讲学问,就有人来跟你谈学问。要注意,“上有好者,下必甚焉”,他那个学问是拿来作工具的,所以除了要懂“巧言令色鲜矣仁”这个道理以外,相反的,我们做学问要踏实,不能“巧言令色”。

如何做一个有“道”之“仁”人?

这个课题需要人们保持觉知,时刻关注自己累生累世形成的习气,在对事对人时作出的反应,随即思考改过,如此才能趋于思想的成熟。

孔子说,一个符合“道”的有学问之人,“做人好,做事对,绝对的好,绝对的对”,这太难了,其中要修行的功课,需要日复一日的练习。

“巧言令色鲜矣仁”,仁是孔门之中重要的一门功课。孔子讲想要修好“仁”这门课,不能“巧言令色”。

“有的人不一定像小丑那样的‘巧言令色’,但每个人都喜欢戴高帽子,人若能真正修养到戴高帽子感觉不舒服,而人家骂我也和平常一样,这太不容易。”

真是不容易,慢慢修行吧。


相关文章

  • 论语笔记D2:吾日三省吾身

    学而篇第一·(三)(四) 参考:杨伯峻《论语译注》、钱穆《论语新解》、南怀瑾《论语别裁》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巧言令色

    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什么是“巧言”?现在的话是会吹、会盖。孔子说有些人很会盖,讲仁讲义比任何人讲得头头是道,但是...

  •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

    我们学生时代学习的《论语》,因未能被正确解读而没有理解其中真义。今日再次拜读南师《论语》之“学而”,理解更深刻。不...

  • Tiffany的论语笔记 1

    2016年10月,开始读《论语》,第一批读的书有杨伯峻《论语译注》,《辜鸿铭讲论语》,南怀瑾《论语别裁》。三位先生...

  • 《论语别裁》

    《论语别裁》简述 《论语别裁》是关于《论语》的讲演录,是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以渊博的学识,旁征博引,拈提古今而撰...

  • 闲话论语

    最近在看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先生一直是我比较尊重的学者,是一位本分做学问的先生,关于论语别裁,先生给出了和明代朱...

  • 读书|《论语别裁》:读法需怀疑而不可尽信

    这几日在读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我认为“别裁”二字很有新意,所谓别裁,就是别具心裁,讲的就是自己与别人不同的看...

  • 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孝悌

    我们该孝,因为“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是这样吗? 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着,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

  • 0923《纸言.片羽》

    无论是李泽厚先生的《论语今读》,还是南怀瑾先生的《论语别裁》,之所以不能成为一家之言,究其原因是固守于文本,而忽略...

  • 【论语别裁】5/15

    《论语别裁》是台湾学者南怀谨先生对《论语》的解释讲义。南怀瑾先生从历史角度旁征博引,纠正了很多以前对于《论语》的误...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南怀瑾先生《论语别裁》—巧言令色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pyyqf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