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互联网整理
互联网已经像水和电一样渗透到了很多普通人的生活中,但是从整个工业文明的发展来看,互联网依然是个新兴事物。关于互联网的盈利模式,最常见的就是如何利用【流量】赚钱。
关于流量,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很容易理解其价值。在互联网产品中,将虚拟的流量转化为真实的收入,这种模式有一般有如下几种方式:
1、banner广告(典型案例:门户网站)
广告可能是互联网上最常见的盈利方式了。在新浪、腾讯网等门户网站上,我们经常能够看到各种banner广告;在类似新浪乐居、搜房网等无节操的房地产 门户上面,则是广告满天飞,有时候会占据你大半屏的空间。
![](https://img.haomeiwen.com/i3767909/50ac7616976aa79e.jpg)
2、匹配广告(典型案例:Google搜索)
互联网的优势是可以同用户交互,于是,互联网特有的匹配广告诞生了。Google的关键词广告是匹配广告的一种形式,它构成了Google的主要收入来源。
![](https://img.haomeiwen.com/i3767909/d529ffc382a3c87d.jpg)
Google的搜索广告一般按照CPC(Cost Per Click,每次点击价格)的方式计价,也即,展现免费,产生有效点击才会收费。在Google的结果页面上,广告位数量是有限的,当有多个广告竞争同一广告位的时候,Google会通过广告本身的一些属性进行排名,排名的一个重要依据,是广告的出价。也即,在同等条件下,愿意花越多价钱的广告,被展现在结果页中的概率越大,从而获得有效点击的概率也就越大。这个机制强有力的放大了关键词匹配广告的盈利能力。
3、社交广告(典型案例:Facebook)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是否购买一样商品,会有很多影响因素,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因素是“他人推荐”。如果把广告跟社交元素结合,有时会产生一些意想不到的效果。这类推广方式,目前还不是很成熟,很多公司还在探索,比较有代表性的,我想应该是Facebook。
![](https://img.haomeiwen.com/i3767909/6349033f7dfc8de4.png)
对于Facebook来说,侧边栏广告是其重要的收入来源,其基础的投放、展现和收费模式跟普通竞价广告差别不大,但是Facebook在广告中加入了 各种各样的社交元素。Facebook的Like功能结合广告,很好的抓住了人们的从众心理,拉近了受众与广告之间的距离。
Facebook作为一个社交网站,其广告所指向的网页往往不是单纯的商品介绍,而是类似专页、活动等营销运营方式,这样用户就更加有可能跟 “广告”产生互动。一旦产生了互动,除了对用户本身起到了宣传作用之外,还可能会触发feed机制,产生一条feed。试想,同样是广告信息,一种是冷冰 冰的放在页面上;另一种是你的朋友产生的,其内容部分可以互动,并且旁边还有朋友的名字和头像的时候,是不是觉得更加“可信”呢?
4、流量分发(典型案例:好123导航网站”)
直接把流量导入某些网站,也是一个赚钱的好方法。国内最经典的案例,应该是导航网站hao123了。
hao123的盈利模式很简单,首先利用其独特的定位和运营,获得大量的流量。然后,把这些流量分发到各种网站上,向网站收费。
国内常见的使用“流量变现模式”盈利模式:
——百度搜索广告、网盟广告
——去哪儿网搜机票酒店时看到的广告(很多与目的地有关)
——hao123等导航网站
——360浏览器等各种浏览器
——豌豆荚、91助手等手机管理软件
——机锋市场等各种Android市场
——各种Android ROM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