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20946081/e7dbfb1dffa9eaad.jpg)
“学习是一个过程、一种方法、一套理解事物的体系。学习活动需要集中注意力,需要规划,需要反思。一旦人们懂得如何学习,将会更高效、更深入地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
动力=一系列的付出(即完成某一任务所需要的努力)+对目标的期待(即对自我效能的理解)+价值感(即事物的意义)
在医院的访谈项目结束之后,乌赞斯诺斯基进行了深入研究。他发现,成就感最重要的来源是事物的意义。人们在生活中,比幸福、利润更重要的是人们希望自己活得有价值。对人生的意义有更高认识水平的人,生活中焦虑更少、身体更健康,对生活也更为满足。
学习的过程就是对知识的探求过程
就学习活动本身来说,我们追求价值感还有一个更深层的问题,就是:为什么要有价值感,或者我们为什么要学习。一个直接的回答就是,学习知识与技能就是为了能够看懂我们的自身经历,并解释我们所处的世界。
书友评:我想起了《好好学习》的作者成甲老师对学习的认识:
1.解释世界
2.预测世界
3.解决问题
学习活动塑造我们的思维模式
主动参与的学习方法可以激发深层思维
学习就是一项知识管理的活动,它包括设定学习目标、制订学习计划、掌握基本技巧和掌握专业技能。同时,做好情绪管理也是进行思维活动的重要因素。
新知识的学习需要已有知识做基础
自我效能是进行情绪管理的有效方法
心理意象的强大力量依然来自大脑内互相关联的这个本质特征。身体与意识的深层关联解释了为什么心理意象能够产生如此显著的效果。想象一种体验与真正地参与体验,其实真的差不多。
心理意象效应让泰勒获得了心理学家所说的“自我效能”。自我效能就是对自己能力的信赖,是一种一定会成功的感觉。自我效能对学习活动中的情绪管理是非常关键的,它是管理个人感受的一种方法。当泰勒练习心理意象的时候,他逐渐树立了自信,这点非常重要。他说:“当我来到赛道的时候,我就知道自己不仅能完成比赛,而且还会赢得比赛。”
学习舒适区需要经常调整
在学习活动中,提取练习通常又被称为“测试效应”,因为提取练习就是自问“刚才学习过哪些内容”这样的问题。然而从许多方面看,提取练习比一般的测试要深刻得多,主要是因为提取练习是分步回忆所学内容,针对自己的提问,确保这些知识可以再现。
提取练习不同于做多项选择题,不是从给出的几个答案里做选择,而更像是在头脑里写一篇三句话的小论文:首先回忆大脑里的内容,其次总结概括一下,最后用自己的话把主要内容表达出来。从这个角度看,我们可以把提取练习看成一种积极的思维活动,是我们主动把学到的知识编织到我们能理解的意义网络之中,来辅助我们学习知识和技能。正如鲍勃·比约克告诉我的那样,“从记忆中提取信息的行为是一项重要的学习活动”。
同样,通过画图学习,我们也可以有更多的收获。心理学家里奇·迈耶发现,在纸上画一些东西,我们的理解就会更加丰富充实。假如你在看有关板块构造学的文章,如果画一画地幔、地壳的示意图,你会对文章中的那些文字理解得更深刻。我们的记忆也具有这样的特征,如果尝试画一只熊,酷跑汽车那么大的熊,这个描述记忆就更深刻。
具体到个人,一个实用的建议就是:多问问为什么,这有助于将所学知识建立起广泛的联系,确保有机会运用所学知识,从而保持对事物及其复杂度的敏感性。尝试把已精通的技能传授给他人,这样你就可以对这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有更清醒的认识。另外,在不同观点面前要敢于争论,这样可以通过自己的推理过程而收获良多。
然而,最重要的结论可能来自迈尔斯·戴维斯,他曾经写道:“判断一个爵士乐艺术家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能够主动超出现有边界尝试新东西以及是否有新想法。”从学习角度说,我们应当有类似的认识,应当把我们的知识不断运用到各种领域中去尝试。让我们套用一下戴维斯的话:判断一个学习者水平如何,就是要看他是否主动拓展自己的知识领域以及是否有新想法。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