矿物质其实就是指人体内的各种离子,人体内含有50多种矿物质,都是经由我们的口吃进去的,而每天有一定数量的矿物质会经泌尿道、肠道、汗液、掉落的头发、指甲等排出体外。所以,矿物质容易缺乏,每天都需要补充。
1、钙平衡
膳食指南中建议每天要摄入800mg的钙,但我国居民目前平均日摄入量只有400mg。
缺钙的表现:腿抽筋、哮喘、高血压等。不要认为只有老年人或小孩才有补钙的需求,现在的成年人饮食不注意、长期待在办公室,缺钙的风险很大。
补钙:奶和奶制品是首选,推荐每天喝300ml奶;对奶或奶制品过敏,可选择芝麻、芝麻酱、虾皮、海藻类(海带、紫菜、裙带菜)、大杏仁、西蓝花、豆类等含钙丰富的食物;增加户外活动(必要时补充维生素D)。
2、镁平衡
缺镁的表现:早期常表现为厌食、恶心、呕吐等;加重时会出现记忆力减退、精神紧张、易激动、神志不清、烦躁不安、手足徐动等症状;严重时,可有癫痫和心律失常发作。抽筋发作时,我们要知道身体一定是缺钙,但还有可能缺镁。喜欢长跑的马拉松一族要特别注意镁缺乏的问题。
补镁:新鲜绿叶菜(焯水吃)、海产品(海带、紫菜、裙带菜)、多吃蛋白质有利于镁的吸收。
3、铁平衡
缺铁的表现:最常见的时贫血,贫血的症状进程比较缓慢,所以不容易被发现,可能会有头晕、头痛、乏力、易倦、心悸,活动后气短、眼花、耳鸣等。儿童缺铁则常发生生长发育迟缓或行为异常,表现为烦躁、易怒、上课注意力不集中,甚至是异食癖。
补铁:多吃动物肝脏、全血、肉鱼禽。红肉比白肉的补铁效果好,牛肉中的铁含量是鱼肉的4倍,补铁可多吃牛肉,同时要注意补充维生素C和B族,水果是最好的补铁伴侣。有反酸症状的病人吃的一些碱性药物可能会影响铁的吸收,所以补铁要注意结合自身情况。
4、锌平衡
锌市微量元素,人体每日需求量不超过15mg.
缺锌的表现:生长发育迟缓、食欲不振、味觉减退甚至异食癖,性成熟推迟、第二性征发育不全、性机能低下;创伤不易愈合,免疫功能降低,易于感染。如果孕妇缺锌,还会导致胎儿畸形。另外,胰岛素功能减退也与锌元素缺乏有关。
补锌:主要存在于动物性食物中,含量最高的是牡蛎,其次是动物内脏,再者是牛、猪、羊肉,蛋类也不错,豆类、粮食、蔬菜、水果中锌含量则很低。
5、碘平衡
我国建议每日膳食中碘的供给量为成人150微克,孕妇和哺乳期女性为200微克。碘的缺乏和过量都会表现出临床症状。
缺碘的表现:甲状腺代偿性增生、肥大,出现甲状腺肿,多见于青春期、妊娠期和哺乳期。胎儿期和新生儿期缺碘还可引起呆小症,表现为生长停滞、发育不全、智力低下、聋哑,形似侏儒。
摄入碘过量也会引起高碘性甲状腺肿。
补碘:海产食物含碘较多,如海带、紫菜、海发菜、贻贝、海参、干贝、海鱼、海虾、蚶等。
总结:矿物质必须来自外界,很容易缺乏,且关系着人体几乎所有重要功能。缺什么补什么,注重食补而不是药补,药补容易过量,造成中毒。补矿物质同时,要注重其他营养素如维生素的摄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