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每天写1000字
我为什么放弃了坚持大半年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和高效知识获取服务

我为什么放弃了坚持大半年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和高效知识获取服务

作者: 汪晓骏骏 | 来源:发表于2018-01-03 14:20 被阅读0次

    今年我总共看了18本纸质书,以及通过熊猫书院和优势计划(公众号)精读了42本电子书,详细书单如下:



    引子:2017读书总结,到底是读书无用,还是无用了才读书?

    望着这个题目又是一阵沉思,不知如何下笔,无意因为这本该是年前就计划要完成的作业,一直拖着到了今天,而是实在没想到怎么写这份总结。一是看到网上那些总结动辄都是四五十本书打底大牛,我这点阅读量真是不好意思献丑;二是别人的总结大都是给看过的书列个排行,然后分自介绍一下,加上一点读后感;三还有就是大家们的时风品评,旁征博引,谈古论今,我都是比不上的。

    所以最后我决定写一下我为什么放弃了坚持大半年的精读和带读。

    从我的书单上可以看出我开始在公众号上开始精读是在去年四月,现在算来那个时候是知识共享和付费的一个黄金时期,网上随处可见倡导和宣传碎片化阅读的知识服务平台,各类公众号,音频视频节目,以及APP产品等等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入大众的视野。他们共同的理念就是「让用户短时间内获得有效的知识」

    先来说说我自身的感受,那过去的7个月里,在这些服务的带领下,我完成了他其中42本书籍的精读。这个公众号会把每本书分成5天的阅读任务,每天分配对应的阅读内容,阅读的时间一般都会控制在半个小时内(最长的不会超过半个小时),5天阅读完成后还会在周末进行针对本书内容设计的测验,最后打分,这本书的阅读就此完结,当然读完的书你想回头看也可以再次阅读。

    另外其中还有很多额外的功能,设置缺勤惩罚,出勤成就,课后作业,分班讨论,大家一起学习,提高积极性。说实话这些内容的确激励到我能坚持这么长的时间。这样的阅读任务就和打游戏异曲同工,打怪升级,最后BOSS战,过关获得奖励。通过短期刺激,促进长期的影响,是游戏设计的基础理论之一。

    不过对于阅读来说,我有些感想,总结来说三点。所谓的精读和带读,其一,严格意义上来说是在原作品基础上的二次创作,必然会与原作品在内核上有所偏差。俗话说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如果只是因为时间有限而选择这样的高效阅读,远不如花费较多时间坚持阅读来的深入。

    其二,作为作者而言,在出版一本图书时,往往原稿会比最终版本冗长不少,在经过与编辑一起的友(ju)好(li)协(li)商(zheng)之后,基本都是作者觉得不能删减,有其存在的意义。举个例子,特别像海明威这类善于描写对话的作者,我们更会在文章对话中了解到文字的魅力。很多精读即便也会列出原文,但是很多承前启后,前因后果,甚至局部、整体之美都是无法一一顾及到的。

    其三,我们来说说带读,很多人也会认为这是在读原文啊,有人带读能激发自己的动力,有效的坚持下去。其实这也是我一开始选择这类阅读服务的初衷,包括我之前参加过的新世相图书馆,即便那完全是自由阅读,但是一个月4本的阅读量对我来说还是很吃紧的,因为我对于各个类型书的阅读速度都是不一样的。进一步就是导致的阅读的积极性变弱,从而放弃。

    以上,仅仅是我的一些感悟和总结。

    有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一本对胃口的书,放慢阅读速度,陶醉其中,很多章节还会反复阅读。又有很多时候对于我们不是很感兴趣的书草草带过。用每年阅读书目的数量来衡量当年的阅读没有什么实际意义。正如前段时间在豆瓣才看到的,「我推崇随意而无用的阅读,因为阅读本身是一件赏心悦目的事情。目的性太强,反而失了这份乐趣」。很喜欢这句话,我也深以为然。

    读书「无用」,或许只是我们太「无用」。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我为什么放弃了坚持大半年的碎片化学习方式和高效知识获取服务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aphnx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