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子,可能是天生就不太容易相处。我从小就和我爸腻歪,一直到他老人家走之前的那几天都还是不自在。虽然心里知道他对我是恨铁不成钢的又气又关心,但就是不知道应该怎么亲密相处。这是很奇怪的一种现象,也让我无比追悔,无比内疚。
一般是小时候和爸爸闹别扭,特别是青春叛逆期。年龄越大,父子关系会慢慢修复得越来越好。但我自我感觉生下来就是为了“弑父”。记得初中时有一部外国电影《除霸雪恨》,我给偷偷地在电影海报上改成《除“爸”雪恨》。
从小到大得到的关怀和爱意,大多来自妈妈。真正感受到爸爸爱我,是在十多年前,还是通过妈妈跟我悄悄地打招呼说:听说你咳嗽咳得厉害,你爸爸大清早上天不亮就起来了,搭车去好几十里以外的双店老家找一个老中医帮你讨了一剂偏方。昨天一整夜都翻来覆去睡不着,去迟了怕人不在家,就替你着急。你怎么一点也不知道,你爸爸那么在乎你,那绝对不是装出来的。那时爸爸已经将近八十岁了。
但我和爸爸一坐下来,聊不上几句,就会开始争执,开始说些让彼此揪心,互揭伤疤的气话。我真的没有感受到什么是父爱的热情。他是这样习惯了,可能爸爸这一代人是这样习惯了。
很多人听《父亲写的散文诗》,以为只是在歌颂一位非常不容易的爸爸,可我第一次听就听出来歌曲里面的抱怨了。虽然词曲创作者和我在年龄上有差异,但表达的意思和我的成长经历还是有着太多相似:几十年后,我看着泪流不止,可我的父亲已经老得像一张旧报纸......
有时候我会从心里默默地替善良又自尊的爸爸可惜,他被那些年的右派帽子挤压变形,成了一个不伦不类的弥勒佛。听上一辈人告诉我,爸爸年轻时恃才自傲点,老了宠辱不惊点,一生中的大多数时候,最精明能干的中壮年时期,却都不得不以低三下四、与世无争的姿态向别人示好,好像这样就是相对的坚强,就能得到被蔑视、被忽略后的安全。
生活中只有相对完美的人,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我绝对不会喜欢那样的人。因为我不喜欢圆滑世故,八方讨好的人,我喜欢善良的人,或者说是有人性的人。一个人完全可以、甚至应该有缺陷,有失败、有软弱。某些不完美反而会让一个人活得更加完整。 爸爸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
我高中毕业以后就一脚踏入社会,开始了浪打浪。闯祸了、惹事生非了,伤心或高兴,一律告诉妈妈。后来妈妈和我说,你以后有什么事,也要跟你爸爸说说,免得他老是在背后跟我问三问四的,还老是将信将疑的。我当时也真的惊觉到自己长那么大,对爸爸是既迟钝又冷漠。现在想起来这些零头碎脑的小事,眼泪差点又要掉下来。
记得第二年参加成人考试,去六安上卫校职工班的第一天。举目无亲,偌大的寝室里充斥着来自东南西北的各种方言。九月初,气温还高得很,蚊子和苍蝇还扎着堆在“嗡嗡嗡”。我试图把蚊帐给挂到床架子上,几次都没有成功。这时想起在家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少爷日子了,忍不住眼泪就落了下来。
我那时真的想过,要是妈妈在身边,我肯定不会哭的,因为妈妈会帮我把蚊帐挂得端方四正的。如果爸爸在场,我也一定会努力忍住不哭,一定还要特别装作一副非常若无其事的样子。因为即使他看到我哭,他也只会说:这么大个的小伙子了,还哭。这么热的天,会哭中暑的,中暑了,会头疼的。谁让你在家什么事都不干?!
前些年,六尺巷片区拆迁,爸爸没有提一丁点儿附加条件就签了字,搬过来和我同住。我知道在这一点,他和妈妈的意见取得了高度的一致,那就是要和他们惟一的儿子住在一起。
平日里,我和妈妈沟通多,也会问寒问暖,说些讨好顺从的话。但我却在不自觉间忽视了爸爸,用冷淡对应他的冷淡,想想有时候我是不是做得太过份了。
唉,我早就知道爸爸对我很好、很关心,毕竟他还有着很强烈的重男轻女的思想,而我又是他惟一的“儿子”。但我很早也下过决心,不做他那样的爸爸。其实我更应该好好的自省,也不能做像我这样的儿子。
恰到好处地表达出亲情,表达出友善,表达出父子之间浓厚的情感,真的是一件很重要的事,也非常不容易。有的时候并不是不善于表达的问题,我现在知道只不过爸爸是不想多说,都悄悄地操心在日常起居的亲力亲为中了。
这两天跟自己最大的让步,就是毫不犹豫地展现出自己的脆弱与悲恸。随时随地的哭,随时随地的流眼泪,直接告诉每一个人,爸爸,我也非常在乎你,我想你!我想对你说:儿子不孝,儿子对不起你!我还想对你说:爸爸,我爱你!我能感觉到这是你听见了应该会很开心的一句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