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间隙,偶然抬头,望向窗外,迎面满眼的绿,层次分明,微风细雨中,苍翠欲滴。不觉一怔,心下欢喜,当下的瑞中校园越来越美了。
我和瑞中的故事中院的那棵老槐,今年也是卯足了劲,大串大串雪白的槐花挂满枝头,芳香四溢。操场上红叶李的花季已然远去,褐红的繁枝茂叶间是密密麻麻的果实。整个校园就像一个争相斗艳的舞台,各种花木轮番上演,将最美的风景逐一呈现。
晚自习前,抽一点时间去操场快步走。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此起彼伏,不时有集训的队员从身边跑过,风声里伴着青春的味道。一只足球滚落脚边,欣喜地一抬脚,将球传回去。别问我为什么这么开心,有一群少年住在我心里。
想当年,自己也曾年轻,风华正茂。记得刚入职时,每逢有学生考入名校,高兴之余,莫名地心中一丝妒意,对自己当年的少不更事追悔不已。心下告诫自己,今后务必做一名严师,引导孩子们迈入一个更好的未来。
随着岁月的递增,不觉多生出一些怜爱之心,心格外地柔软起来,发现孩子们愈发变得可爱。流年似水,走进瑞泉竟也有13年了!一切仿佛还在昨天。
2005年初,瑞泉教育蓬勃发展,正是用人之际。我们在张彩虹老师的引荐下,见到了原瑞中校长党福奎。张老师当时穿一身唐装,宛若清水芙蓉,言谈中干练而不失亲切;记忆中党校长没有丝毫的架子,语言朴素真诚,轻松诙谐,让人如沐春风。他谈到了瑞中当时的情况和对未来发展的规划,娓娓道来,自信中充满睿智。
调入学校当天,后勤处郭正发老师为我们安排了宿舍。当晚,党校长和原瑞中工会主席闵百逊老师亲自到宿舍慰问,我们倍感温暖。
坦率地说,当年的瑞中校园,颇有些寒酸。教师没有办公室,下课后就在教学楼下找个地方聊聊天休息一下。师生们上洗手间要经过尘土飞扬的操场,来往一趟很费时间。住宿的条件也很差,教师借用林机场的单身宿舍,学生们基本在外租住。
我们度过了几个月的磨合适应期,期间也遇到来自不同方面的困难和压力。最后选择留下来,除了自己不服输的个性外,最大的原因是瑞中独有的文化魅力,尤其是瑞中充满人情味的人文氛围。
瑞中有一大批高素养的名师,吸引着我们去亲近、去学习。党校长身为学校一把手,每天日理万机,在高考前仍坚持进课堂做培优教学。张彩虹老师的课可以随便推门去听,她自内而外散发出来的那份自信彰显的是背后过硬的基本功。马军老师善于钻研,读过的书籍数不胜数,各种教育理论熟稔于心。王继英老师多年如一日的细致与严谨……等等诸如此类,不胜枚举。
瑞中的领导心里有教师,关心教师工作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非常有亲和力。闵百逊主席用太极拳、太极剑、各种球类比赛和形式多样的集体舞把大家的课余生活打点得丰富多彩。为了参加每天早晨的集体晨练,懒散的我们不得不从舒适的床上爬起来,硬生生活成了一群活力四射的年轻人。
记得2007年婆婆因病在西安住院期间,正逢高三寒假补课。我给年级主任闵百逊主席请假,说要去医院照顾老人一周(我爱人曹会斌当时在二校区带补习班,也在补课)。主任了解了情况后非常开明,马上准了假。后来还专门去澄县老家探望老人。
婆婆去世当天,在校门口遇见党校长。他当天正准备回合阳老家探望自己的母亲,得知情况后叫我上车,绕道澄县先送我回家,并上香祭拜老人。随后瑞中的领导和同事们纷纷前来祭奠,婆婆的丧事办得体面而隆重。而这一切,都离不开我们背后的瑞泉啊。
原年级主任高永军老师曾对我说,你们从家乡远道而来,在瑞中工作,瑞中就是你们的坚强后盾。有什么事情大家齐心协力,争取让每一位在校工作的老师回村里都显得体面有尊严。
感动在心里。有人曾问我,那么多年,在高三一线,连带三个班的英语课兼班主任,工作起来像不要命一样,到后来积劳成疾,到底图了什么?
图了什么?以前我很少想过这个问题。也许是为了那一份知遇之恩吧。或者,是为了连续多年的高考优秀教师这个所谓的荣誉?其实这一切,早已不重要了。
重要的是,讲台下孩子们对知识充满渴望的眼神。王飞虎,张刚,李文攀,王昌林,张彤,李雪……那许许多多从我班里走出的孩子们,他们的样子在我的脑海里依然鲜活。在他们眼里,也许我不是一个完美的老师,但我一定是最为尽心的一个。很幸运,有机会为瑞中曾经的腾飞添砖加瓦。
那天,走在街头,向爱人抱怨,学校的待遇日渐下滑,几年的辛勤终成云烟……爱人拍了拍我的肩,笑笑说:“想想瑞中的好处吧。没有瑞中,没有这些年的奋斗,就没有现在的我们。”谁说不是呢?前些年瑞中接纳了我们,给了我们一个施展才华的平台。今天她遇到了困难,不正需要我们的包容和维护吗?
我为自己的自私感到羞愧,抬眼望向爱人,他一如既往谦和地笑。突然发现,这个一门心思扑在工作上的人,并不是真的傻,只是比我更厚道。
庆幸是夫妻,难得心意通。有一种感恩,叫不离不弃。“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他这样自有道理。那年往事,怎可忘怀?
操场上,运动会。正组织学生,他突感身体不适,急忙走出校门,赶往医院。出租车上,电话呼我。等我赶到医院,已人事不省。幸亏有同事在,我才不至于慌乱无助。
需要立刻交住院费。当时因匆忙没赶上去银行取钱,张彩虹老师接到求助电话后第一时间带了一万元赶到。柴新宏校长叫石振中书记带来了5000块钱转交给我。田勇和马社恒老师还有年级其他管理人员在医院轮流陪床,叫我回家照顾孩子。我们的亲人离得远,而领导和同事们比亲人还要亲。
去做检查,病床推不过去,柴校长和闵渭安副校长把爱人放在床板上抬进检查室。后来,他经常向人炫耀说,两届教育局长抬过他进病房。也是从那时起,他就成了他们的粉丝,临渭教育也成了他口中常见的名词。
多年来,爱人坚守在年级管理一线,从年级部长、年级组长到年级主任,同时兼两个班的英语课。早晨6:30出门,晚上接近11点回家。工作强度可想而知,但他却很少抱怨。遇到我唠叨的时候,他总是说,站在领导的立场想一想,谁都不容易。瑞泉对咱们有恩,小利小节不要太拘泥。
是啊,13年来,我们的人生已经和瑞泉相汇相融,瑞泉已成了我实实在在的家。和临渭教育休戚与共,是每一个瑞泉人应有的姿态。
如今,瑞中的新一任领导班子年轻而富有创造力。邢校长爱读书善思考,杨校长管理教学井井有条,他们都是有教育情怀的人。临渭教育面临划时代跨越式发展,瑞中即将迎来她的八十寿诞,我们也要搬到新校区工作了。
我和瑞中的故事崭新优美的育人环境,前沿高端的教学设备,平台的进一步升级向我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应想学校之所想,急学校之所急,常学习,多思考,用最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最精良的专业知识武装自己,为将瑞中打造成为一个老百姓喜闻乐道的育人摇篮而努力。
瑞中的明天一定会更好!因为有你,有我,有我们这群团结一心、步伐坚定的瑞泉人!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