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草附子汤方

作者: 2b203cba962b | 来源:发表于2019-02-10 20:29 被阅读20次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初服得微汗则解.能食.汗出复烦者.

服五合.恐一升多者.宜服六七合为妙.

太阳中 .发热恶寒.身重而疼痛.其脉弦细芤迟.小便已.洒洒然毛耸.手足逆冷.小有劳.

身即热.口开.前板齿燥.若发其汗.则恶寒甚.加温针.则发热甚.数下之.则淋甚.

中 即中暑.暑亦六淫之一.故先伤太阳而为寒热也.然暑、阳邪也.乃其证反身重疼痛.其脉反弦细而迟者.虽名中 .而实兼湿邪也.小便已.洒洒毛耸者.太阳主表.内合膀胱.便已而气馁也.

手足逆冷者.阳内聚而不外达.故小有劳.即气出而身热也.口开前板齿燥者.热盛于内.而气淫于外也.盖暑虽阳邪.而气恒与湿相合.阳求阴之义也.暑因湿入.而暑反居湿之中.阴包阳之象也.治之者一如分解风湿之法.辛以散湿.寒以凉暑可矣.若发汗则徒伤其表.温针则更益其热.下之则热且内陷.变证随出.皆非正治暑湿之法也.

太阳中热者. 是也.汗出恶寒.身热而渴.白虎加人参汤主之.

中热亦即中暑. 即暑之气也.恶寒者.热气入则皮肤缓.腠理开.开则洒然寒.与伤寒恶寒者不同.发热汗出而渴.表里热炽.胃阴待涸.求救于水.故与白虎加人参以清热生阴.为中暑而无湿者之法也.

白虎加人参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绵裹)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人参(三两)

上五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太阳中 .身热疼重而脉微弱.此以夏月伤冷水.水行皮中所致也.一物瓜蒂汤主之.

暑之中人也.阴虚而多火者.暑即寓于火之中.为汗出而烦渴.阳虚而多湿者.暑即伏于湿之内.

为身热而疼重.故暑病恒以湿为病.而治湿即所以治暑.瓜蒂苦寒.能吐能下.去身面四肢水气.水去而暑无所根据.将不治而自解矣.此治中暑兼湿者之法也.

0 举报

相关文章

  • 附子+甘草

    (附子, 甘草) 共20个方剂使用: 茯苓四逆汤,甘草附子汤,桂枝附子汤,桂枝加附子汤,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麻黄附...

  • 甘草附子汤方

    甘草(二两炙) 附子(二枚炮去皮) 白术(二两) 桂枝(四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 三十七,附子麻黄类方

    麻黄附子甘草汤,又名麻黄附子汤 原文:1.少阴病,得之二三日,麻黄附子甘草汤微发汗,以二三日无证,故微发汗也。《伤...

  • 白术+甘草

    (白术, 甘草) 共16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甘草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桂枝人参汤,理中丸,麻...

  • 《伤寒论》——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

    刘希彦老师解读伤寒论讲稿: 原文:若微寒者,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主之。 桂枝去芍药加附子汤方: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二...

  • 痉湿暍病脉证治第二(第10页)张芬平

    【桂枝附子汤方】:桂枝四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附子三枚,炮,去皮,破八片 甘草二两,炙 大枣十二枚,擘(bò)上...

  • 白术+茯苓

    (白术, 茯苓) 共13个方剂使用: 茯苓桂枝白术甘草汤,附子汤,桂枝去桂加茯苓白术汤,麻黄升麻汤,五苓散,真武汤...

  • 理中汤(干姜方剂1)

    组成 人参,白术,干姜,甘草 凡是中焦虚寒,脾不能健运,导致的呕吐,拉肚子等,可用。 加上附子则为附子理中汤,可温...

  • 甘草附子汤中的思考

    经方甘草附子汤中白术是否应该是苍术呢? 白术是健脾祛湿的,但是白术重于补,善守,而且能够止汗,但是《金匮要略》中甘...

  • 2019-03-16

    麻黄细辛附子汤 别名 附子细辛汤(《三因极一病证方论》卷四)。 处方 麻黄6克(去节)细辛3克 附子3克(炮) 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甘草附子汤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cbxe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