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在心理咨询路上十余年,现在的感受就是越简单越好,有用就好!
看到过很多心理咨询的展示,会为咨询的场面和效果而振憾,而尤其为被那些朴素的语言,简单的技朮用到极致的老师折服,觉得他们才是真正的“伽”!
一直认为心理咨询的技朮没有好坏之分,咨询师喜欢就好,来访者觉得有用就好!
习惯于在咨询中沿用评估(诊断)-动机-咨询(治疗)的流程,觉得简单好用,目标清晰。
习惯于在首次咨询中就做出评估,一是评估来访者的问题,二是评估自己是否有能力与来访者共同工作。个人认为这个评估相当重要,是咨询的基础。首先是双方均要知道怎么了?为什么?知道了来龙去脉才会清晰下一步怎么做。
动机面询是整个咨询的关键!咨询是否启动来访者的内在动力是咨询成功的至关因素!我们都知道心理咨询最主要的是来访者参与和行动,而动机面询就是让来访者参与到咨询中来,让来访者自己主动成为咨询的中心!
咨询(治疗)无非是生物-心理-社会的综合。作为一名咨询师,话语朮就是“手朮刀”和“药物”。这个过程既简单又复杂。简单的是模式,千篇一律的生物-心理-社会,复杂的是过程,咨询师要靠个人经验去做概念化,边评估边咨询,要靠敏锐性去捕捉来访者“关键点”,要靠灵活性去切入和引领,这之中真有一种“人间一日,天上一年”的感受,你可能只看见咨询师简单的几句对话,但咨询师的脑子里已经千回百转了!
咨询师在首次咨询中的技朮往往是简单的话语朮,简单的语言要有治疗的效果,这才是咨询师的“功力”,所以最高明的咨询师是:看起来咨询师什么都没做,来访者变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