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智是为财,中智是克己,大智是信仰。
“信仰”,我可不敢聊,毕竟道听途说的说了容易耽误事儿。“搞钱”我也不爱聊,就只“克己”,我有些心得,无论是理论上还是实践之中。
近些年大火的人脑研究,都在探究“意识”是怎么回事,我们真的有自由意志吗?难道不是生物电传输的结果?然后我们就美滋滋的说:这是我的选择。我买故我在。
在《快与慢》中,作者发现人的大部分反应都是自发的,都是无意识的模块反应,看见一个微笑,我们的模块立即启动了,微笑=好感=他喜欢我。可其实呢?人事部经理和你解除劳动合同的时候是在哭吗?卖假酒的人笑的不甜?
但是,我们的大脑其实是个傻子,也不能说是“傻子”,是一个286的计算机,现在的孩子都不知道286是啥了,这是上个世纪的电脑,只能输入简单的文字。保存时还嘎吱嘎吱半天。(上个世纪全球电脑算力的总和,和现在一部手机差不多。)
我们的大脑容量有限,开车的时候闲聊天可以,但是计算28*56等于多少就不行了,琢磨老板昨天开会说那话是啥意思很容易错过路口。这就是因为算力不够。
这就是《稀缺》里说的。带宽
如何解决呢?基因给的方案是“打包”。也就是快捷键。咳嗽一定就是感冒了,眨眼就是被绑架,接吻当然就是爱你。你心跳加速了?那就是Fall in love 啊。(你还别不信,大脑就是这么傻。)
哎呀,好像有点儿扯远了,大脑因为芯片太简陋了,所以只能选择偷懒,第一次和女神约会很兴奋,花大钱烛光晚餐,第三次就去家常菜馆子了,娶回家三年,在眼前脱成果果的,都看不见。
这些不是你坏,是个渣,这因为大脑的工作原理,大脑把新鲜和刺激放在一起,等于得偿所愿,等于幸福。(那天天见的呢?天天见就是东北老铁,左手握右手。)
所以心愿满足不久,你就厌倦了,即使是得到新跑车游艇也一样,和玛丽莲梦露约会也一样。如叔本华说:生命就是一团欲望,得不到就痛苦,得到了就无聊。
克己,就是让得到来的慢一些,相当于缓释胶囊,让幸福感持久一些,要不然就变成驴了,不停滴奔跑追逐,还美滋滋的说实现了自我。库克出苹果10就买苹果10,出苹果13就买苹果13,合着您活着是为了库克?
尽管缓释有点儿傻,因为得到的总量不但没增加,其实还减少了。但是大脑还觉得它很幸福。跟那个朝三暮四的猴儿似的。大声说“谢谢”,但是没办法,我们的大脑就这德行。说它贱和弱智没大错。
你看,我丝毫没谈道德,没说梦想和世界和平什么时候到来,只是谈谈每个大脑内部的生理反应,是客观规律。认清规律,方得始终。
所谓智慧,就是放弃幻想,实事求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