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简介
《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它以语录体和对话文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言行,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与《大学》《中庸》《孟子》《诗经》《尚书》《礼记》《易经》《春秋》并称“四书五经”。全书共20篇、492章。
第一篇 学而
1、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孔子说:“学习了新知识,经常温习它,不也是很快乐吗?有同学从远方来,不也是很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也不生气,不也是品德很高尚的人吗?”
也有人把“学而时习之”理解为,学的东西,经常去应用,这也行。重要的是,《论语》开篇就讲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习、温习、运用,以及与同学们积极探讨交流,这都是非常快乐的,这让我们现代的教育为之汗颜。
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表现自己,而是让自己拥有高尚的品德,渊博的知识,以及强大的能力,所以人不知而不愠。不愠,还是一种良好的情绪状态,也几近快乐。所以,为成长而快乐,为进步而快乐!我们现在的教育,急需转到“快乐学习,健康成长”这个方向上来!
2.、有子曰:“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
有子说:“一个人如果孝敬父母、顺从兄长,却喜欢冒犯上司,这样的情况是很少见的;不喜欢冒犯上司而喜欢造反的人,更是没有的。道德高尚的人应该专注于根本,当根本确立了,道义才能产生。孝敬父母、顺从兄长,这是仁爱的根本!”
君子务本,本才是最重要的。
在待人方面,孝悌就是本。什么事情,都是推己及人,由近至远。对待自己的父母,对待自己的兄长,能做到孝悌,对待别人,才能谈得上仁。
有子,就是有若。他的话这么早在《论语》中出现,一是因为他说的是“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另一个原因则是,有若不仅相貌与孔子十分相似,尤其其思想与孔子很接近。
3、子曰:“巧言令色,鲜矣仁!”
孔子说:“花言巧语,满脸谄媚之色的人,很少会有仁爱之心。”
看一个人,很重要的一方面是看这个人的行为表现。
一个人巧言令色,其目的就是为了个人利益。一个只为个人私利的人,怎么会有仁爱之心呢?
生活中,不做伪君子;生活中,也要善于识别伪君子。
4、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说:“我每天都要自己反省多次:替别人办事是不是尽心尽力了?跟朋友交往是不是诚实守信呢?老师传授的知识是否巩固了呢?”
自我反省,是使自己保持进步最重要的方法。当然,不仅是以上三个方面。可以推广到,当天所做的所有的事,当天所待的所有的人。如果这样觉得复杂,也可以换一种方法,那就是,今天我做错过事吗?需要补救吗?用什么方法来补救呢?
曾子,就是曾参,后世尊称为“宗圣”。曾子参与编制了《论语》,创作《大学》、《孝经》等。我们所熟知的“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儒家个人修养阶梯,就是曾子提出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