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早上获悉,东北财经大学主要领导作了调整,方红星教授出任校长,可喜可贺。
我与方校长相识是在1996年7月。29日晚,我从大连坐客货混装轮,经过十多个小时的轮渡,于30日早上4点左右下船,巧合的是,与我一同参会的长春财贸学院的于长春教授,也是坐的这条船。我们下船后,叫了一辆出租车,直奔开会的地点-华侨宾馆。这次在山东省烟台召开的“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1996年年会暨第九次理论研讨会”,除了当地相关部门领导和工作人员以外,总共有50多人。那时,方校长还只是个30岁左右的硕士研究生。光阴荏苒,岁月如梭。如今的方老师已堪大任,成为了东财的校长。
我作为一名在基层单位工作的普普通通的财务工作者,能有幸参加这么高规格的学术会议,真是让我受宠若惊。
我是怎么能够参加这次会议的呢?这话还得从头说起。
1996年初,我从单位订阅的《会计研究》杂志中了解到,中国中青年财务成本研究会决定在山东烟台召开年会,时间定为7月30日。会议研讨的主题是关于财务与审计方向的。当我了解到写作范围后,便蒙生想参加这次会议的想法。然而,要想参加这次会议,硬件必须是向研究会秘书处提交论文,只有被秘书处录用稿件的作者,才有资格参加。于是,我报着试试的心态,立刻着手,从搜集资料,到拟出写作大纲,再去认真撰写论文,大约用了一周左右的时间,前后三次易稿,终于停笔。按照通知要求,需要提交打印材料,于是,我就找了一家专门从事复印打字的个体工商户,很快地打了出来。几次校稿后,我先打印出来两份,一份用于留存,另一份通过邮局,投到了设在东财的秘书处。稿件投出后,我就一直等待秘书处的回信。大约在两个月后,我终于收到了秘书处的回信,我的论文已被录取。从而,我就获得了参会的资格。更是让我没想到的是,我提交的论文,竟然获得了一等奖,并被南京大学商学院杨雄胜教授推荐给了他所任编委的《电子财会》刊物发表。会后,经过秘书处的遴选,44篇论文被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收录《新时期财会审计的改革与发展》一书,没出意外,我的拙作名列其中。
在这次参会人员中,可谓是优中选优,采稿率只有30%。除了几位像我这样的基层财务工作者外,绝大部分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财经院校和几所顶尖综合性大学的教授,也有几位全国知名会计师事务所的会计师。在这些人中,其中有一位来自香港城市大学会计系的知深公认会计师陈孟贤教授。
就是在那次会议上,我见到了多位让我仰慕已久的国内极其优秀的中青年会计学教授,如上海财大孙铮教授,南京大学杨雄胜教授,厦门大学刘峰教授,中国社科院高允斌研究员,中南财经大学(现为中南财经政法大学)许家林教授,等等。当时,东北财经大学会计学院院长还是刘永泽教授。数年后,刘院长的接班人就是方红星教授。
二十年,转瞬即逝。
2015年秋,正是银杏树披上金色盛装的季节,我又来到了美丽的海滨城市-大连,参加了由中国内部控制专业委员会在东北财经大学举办的“政府和非营利组织会计研讨会”。在这次会议上,不知何因,方教授却没有出席,而是由会计学院孙光国副院长接待和组织的。
看到方老师如愿当上了校长,又让我想到了早在多年前就出任西南财经大学DW书记的赵德武老师。
赵德武老师也是参加那次会议的其中一员。他同样也是一名财务专业出身的高校一把手。
毋庸置疑,凡是能走上高校主要领导岗位的老师,都是各个学院(系)中的佼佼者。他们至少是在某个专业领域绝对出类拔萃的人物,而且光有专业优势还不够,还必须要有特别好的人脉,以及良好的沟通能力,又能得到上级D组织的认可。
校长校长,乃一校之长也。
较DW书记抓意识形态,把握方向相比,校长则侧重抓行政和教学。
一个学校的质量高低,即取决于师资整体水平,也取决于有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集体。
而在领导集体中,DW书记和校长则起决定的作用。
在最近几年的高校排名中,东财的排名一直在辽宁高校排名中名列并茅。而在全国的排名中也在100名左右。但令人遗憾的是,东财一直没有进入什么“211”,也没有进入最近的“双一流”。
从这两个指标上看,说明东财还有差距,虽然接近,但只欠东风,只差那么一步,就在一脚门里,一脚门外的事。
依我看,有些东西,不是东财硬件要求不行,而是在地理位和其他不能言说的问题上,做得还不够。
就拿二OO几年教.育.部考核晋升“211”时,在与中.央.财经大学争夺晋升的机会时,东财就败下陈来。
那时,我儿子还没毕业。
听他跟我讲完最终的考评结果后,连我儿子都是一脸无奈的神情。
没关系。
即然以前有“985”、“211”,现在又有“双一流”,说不定以后还会出现什么名称。
时间在变,学校也不是固定不变的。
东财加油!方校长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