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跟我一样也被这部电影刷屏了。
任谁也没想到,宣传期低迷的《头号玩家》竟在上映当天口碑炸裂;如今不仅票房节节攀升连豆瓣评分都高居9分以上。
豆瓣9分以上什么概念,那就是神作无疑了。
说实话,我认为这是继《星际穿越》后最好的科幻片。
但相信很多人仍抱有疑虑,因为在当下诸多赞誉中,影片最值得被称颂的地方在于对经典游戏跟经典电影的致敬;所以导致资深爱好者们将其视为福音;但是对于大部分普通观众而言,他们不确定自己是否能从影片中获得快感。
作为一位非游戏党、业余影评人我可以保证;普通观众仍能在这部影片中获得感动与快感;这种快感跟致敬与彩蛋无关,单纯的为了其精妙的设定跟绚丽的视觉体验。
真他妈超赞。
相信我,观看电影前真没必要去“补课”。
因为在中国根本不存在全部能够读懂影片所有彩蛋的大神。
如果有,多半是装的。
先不说影片中的致敬跟彩蛋跨越了游戏、动漫跟电影等多个领域,单说在游戏方面其中所包含的元素就跨越了几十年的光阴;甚至有一些只在美国本土出版过;国内玩家根本没途径也没有机会尝试过那些游戏。
所以倘若他们能在影片里认出来,那纯属瞎扯淡。
就这一秒便致敬了数部经典
其次影片中出现的对经典影片致敬的元素,除了《金刚》、《侏罗纪公园》、《疯狂的麦克斯》《闪灵》等耳熟能详的作品,其中绝大部分都是一些颇为小众的存在;尤其是当涉及到《鬼娃回魂》、《猛鬼街》、《天生爱神》等一些不过国人熟知的元素;很难有人全部了解。
别的不说,就拿影片中直接提到的《天生爱神》来看。
在影片中相较于其他影片以“闪现”的形式略过,这部影片则是明面上的致敬;在剧情跟台词中都多次提到了这部作品。
而即使是如此明显的致敬,也估计没多少人看过这部电影;这一点从豆瓣《天生爱神》词条上就能够有清晰的印证。
豆瓣词条总共五十多条评论,其中一半都是看完此片才去刷的。
致敬《指环王》
另外,大部分影片致敬除了有少数极其明显的痕迹,大多数致敬都是通过一个姿势、一种布景、甚至一种台词、一个闪现跟背影去完成的。
根本不存在能够真正将这些细节全部看到的大神。
除非他一帧一帧的看。
或者他去刷十遍这部电影。
而这两种前提还必须是他对世界电影史了如指掌;从目前来看我是完全做不到。
甚至说当下专业影评人也都做不到。
致敬《钢铁巨人》
说这么多,就是为了让你观影前不要带有负重心理。
观赏影片本身就是一种轻松与惬意的事情,没必要顾此失彼将注意力放在所谓的彩蛋上;当然如果你有丰富的阅片量能参透影片中的彩蛋当然最好不过;既能欣赏一部优秀的科幻作品又能获得游戏认同上的满足感。
但是!怕你顾此失彼只顾找彩蛋却忽略了剧情。
这才是最尴尬的事情。
而且即使不能获取某种游戏或影片上的认同感,你也能从剧情本身获取满足感;这种满足感来源自精妙的设定,更来自于绚丽的视觉体验。
另外作为一部科幻片,大多数的致敬都是一种形式上的致敬;它并没有浸润到剧情里给你设置观影障碍;所以你完全无需顾忌怕看不懂而选择性忽略这部作品
它致敬的效果大都“形式主义”。
致敬 joy division
当然也存在某些干扰到剧情的致敬。
但这些致敬多是采用一些耳熟能详的作品跟游戏;对电影与游戏稍有了解的人恐怕都能get到影片的G点。
譬如影片中最直接的致敬《闪灵》。
其实感觉斯皮尔伯克存有私心;《闪灵》元素的加入更像是一场对老友的悼念;毕竟众所周知《闪灵》的导演库布里克是斯皮尔伯格的生前好友;而作为当下影史最具影响力的导演这种致敬更像是老友间惺惺相惜。
况且,我觉得估计没人不知道《闪灵》。
库布里克《闪灵》
作为最负盛名的经典恐怖片,《闪灵》的经典不仅得益于斯蒂芬金的盛名;更得益于库布里克制造的惊悚感。
如今在电影院里将最经典的片段再次重温,真是幸运。
倘若你没看过,那我推荐你在观看次部作品前观看,相信在观影中会收获更多笑果。
另外影片中还在一些场景中出现了《金刚》《侏罗纪公园》《哥斯拉》《高达》诸多彩蛋。
相信对于这些经典作品观众也不陌生。
而在电影中能参透这些彩蛋也能收获满足感。
致敬《忍者神龟》等
至于对游戏方面的致敬,说实话我不太懂。
作为一位非游戏爱好者我可能无法参透影片中的致敬元素,但是在一些片段里我仍然能看到一些耳熟能详的游戏作品。
譬如《守望先锋》、《街头霸王》等。
这些东西能够参透是一种笑果,不能参透也不会损害你的观影体验;有利而无一弊的东西;所以对于此片请放心观看即可。
其实对影片最大的兴奋点在于。
它是迄今第一部将虚拟现实技术真正的融入到电影作品里,并且尝试在通过想象力先行的方式来推进技术的迭代跟更新。
其实迄今为止,虚拟现实技术仍被认为是高估的概念。
最根本在于,概念的提出并没有真正契合到我们的生活重心里;它始终是一种被挂在嘴边却被束之高阁的概念,也仅限于某些高端行业才会尝试的东西。
这种概念先行的技术,一旦没被普及就有可能被时代抛弃。
而《头号玩家》引爆游戏爱好者狂欢的同时。
也引爆了诸多游戏厂家对虚拟现实技术的重视,虽然在此之前很多游戏都开始将虚拟现实结合在游戏里,但是这种贯通始终是为了体现技术而所做的妥协,而并非是真正的将游戏跟技术结合在一起。
而随着《头号玩家》的爆红;相信很多厂商不得不被倒逼着考虑这个问题;就是如何将虚拟现实技术跟游戏跟好的结合;或者说电影本身给予了厂商一些灵感;相信未来很有可能出现《头号玩家》相应的虚拟现实技术的衍生作品。
这对技术与游戏者而言,则是双赢的局面。
说实话,我不敢相信这是斯皮尔伯格的作品。
作为一位古来稀的老头子,年龄似乎并没有成为他走在技术最前沿的阻力;而在世界影坛活跃了半个世纪的斯皮尔伯格,也一再用突破用想象力打破年龄的瓶颈;时刻走在技术的最前沿。
真的太牛逼。
其实有段时间,我真的以为斯皮尔伯格留在了过去。
最能佐证这个想法的是他近几年平稳而高产出的作品,尤其是近两年都获得奥斯卡提名的间谍之桥》、《华盛顿邮报》;这两部作品的共通之处在于都维持优秀的及格线上。
无可避免的有谄媚奥斯卡的嫌疑。
一种为了政治正确而政治正确的工业化作品。
也精彩也优秀,但却缺乏新意。
当然作为当下最负盛名的导演之一。
我们不能苛求他再创作出多么炸裂的作品,毕竟他几十年前的作创作出的《辛德勒名单》、《ET》、《侏罗纪公园》、《大白鲨》等经典作品就足以使他名垂千古。
但多少还是有些遗憾;当这些大师都不敢轻易尝试新技术去探寻去冒险;还有哪些青年导演愿意拼上身家性命去冒险?
但没想到,如今却被《头号玩家》啪啪啪打脸。
尽管被打脸,我也要说打的爽!打得我心甘情愿!
能看到已过知天命年纪的世界级大导仍在为了电影的发展而敢于突破、敢于尝试、敢于适应新技术、敢于加入新元素;真的是三生有幸。
千元万语汇成一句;斯皮尔伯格牛逼。
其实,影片最重要的是为游戏玩家正了名。
当大环境已经承认了游戏是生活中不可分割的乐趣;当大环境都将游戏当作了休闲放松的首要契机;在中国,仍有些愚昧腐朽的人将其视为毒素,视为残害孩子的毒瘤。
正如影片中的主旨一样:游戏创造的是一片绿洲。
我们承认它是虚拟的,也承认它跟现实的分界;而它的存在是给予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遐想的栖息地;在那里他们可以暂时忘记现实的伤痛燃起篝火;在那里他们也可以忽略生活的压迫随心所欲。
从始至终游戏都是他们的发泄点而已。
一个能抚慰心灵更能治愈伤痛的绿洲;但却不是让你逃离现实的工具;最后当游戏结束你还得回归现实生活。
它能做的不过是让你舒缓并能聊以慰藉。
最后多说一句。
在中国,我们不需要杨永信。
需要的是读懂游戏更能读懂现实的游戏爱好者。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