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散文哲思感悟想法
公开课有感——相信学生

公开课有感——相信学生

作者: 白开水的幸福时光 | 来源:发表于2021-09-30 10:22 被阅读0次

    昨天上午第二节我在九班上太谷模式过关课,第一节课下课后我就抱着书本去教室了,我需要提前准备一下,督促学生也准备好上课的状态。

    这一节课同学们精神饱满,斗志昂扬。这一点从琅琅的读书声就可略知一二。看来同学们已准备好了,我心里一阵欢喜。

    上课之初,先与同学们互动,让气氛轻松一点。

    “阴雨连绵的日子终于过去了,今天天气真好,大家心情怎么样?”我看着窗外的阳光,微笑地与学生打招呼。

    “心情很好。”大家笑着回应我。

    “带着你们的好心情,开启我们的语文之旅吧。”

    我开始按照既定的设计教授本节课,先简短导入,然后引导学生朗读学习目标,之后进行温故互查。

    其实,我觉得这个温故互查没有什么意义,但是既然这是模式过关课,该有的流程都不能省略。说白了,就是为了模式而模式吧。

    “这是一篇特别优美的散文,我们一起读一读吧。”我建议大家大声朗读课文。

    “坐端正,拿起书本,调整一下呼吸,放松,以饱满的状态来朗读美文。”我进行朗读前的引导。

    同学们开始朗读课文,我在教室巡视,看谁没有张嘴就轻轻提醒一句;看谁坐姿不端正了,也提醒一下。后来,我就乖乖地站在讲台的一边,倾听大家的朗读。同学们读书的时候,我不应该到处晃来晃去,干扰大家。我要做的就是静静地等待,等待同学们读完。

    “今天读得真好,声音响亮,整齐划一。”我鼓励学生。

    紧接着我设计了几个抢答题,以活跃气氛。大家都很积极,手举得很高。

    然后开始认识“我们”,同学们进入独立思考时间。只见他们在书上批注,有的同学速度慢一点,还没有找到。大家找得最快的是奶奶说的话,第一页上面好多同学找不到人物的话。

    我巡视的时候看到谁没有行动,就再次引导他,找找人物说的话。没一会儿,有的学生就完成了,已经开始举手。

    我开始提问,大家按照课件上的提示,用一句话概括人物的性格特征。最后只有妻子还没有分析,妻子在文中没有说话,我担心他们找不到,不过有一个男生找到了“妻子呢,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很准确,概括出了“贤惠、温柔。”

    这个环节的不足之处是时间不够充足,部分同学可能还没有找全人物的言行。但是,这是公开课,我不敢向平时那样信天游,无奈只好看到一小部分同学完成之后就开始提问了。如果是常态课,我估计会给他们更多时间,让更多同学参与进来。

    分析完人物形象开始欣赏田园风光,这部分我本来打算让学生自己思考文中写景句子的作用,又担心他们想不出耽误时间,只好给了一个模板:描写了……表现了……烘托了……。其实这样对学生进行引导并不好,有一点限制学生思维的感觉,但是还是为了顺利完成公开课,不得已走的形式。如果是平时,我会让学生反复朗读写景段落,一点点引导他们感受景物的特征,感悟春天的活力和愉快的心情,而不是直接告诉他们那个所谓的答题格式。

    在本节课的重点是“品味散步”,这里是我需要重点讲解的。通过学生讨论的情况看,他们确实不太能理解为什么说是“背起了整个世界”。可见这个重难点定的是没有问题的,但是现在想想这一处我的讲解还是不够深入。

    学生说出了一点点,但是没说到点上。我开始引导:我背的是母亲,母亲是生命的上一代,儿子是下一代,是生命的延续。我背母亲,是尊老的表现。妻子背儿子,是爱幼的表现。我和妻子是中年人,中年人在家庭里担负着养老扶幼的重任,处于承上启下的地位。家是最小国,国是千万家。一家如此,家家如此,就组成了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整个世界。

    打出来的时候觉得也不算少,但是说的时候很快就说完了,给我的感觉是讲解不够深刻。

    上次在县里讲优质课的时候,闫老师就说这一部分讲得不深刻。这次,我发现还是这样。看来一个人不毛病,很难改正。

    在这一部分我设计了“感悟亲情”,让学生进行小练笔,解决看电视时与爷爷奶奶的分歧。上课前,我非常担心学生在课堂上写不来。我想要不让他们口头复述一下,那样简单,也省时间。讲公开课的时候,最怕时间不够用。

    但是最后我还是保留的最初的想法,这里可能是本节课的亮点。如果取消了,这节课就没有吸引人的地方了,公开课没有亮点怎么行呢。于是,我决定冒险一次,至于课堂上会不会冷场,交给运气吧。

    令我惊喜的是,学生们写得特别好,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刚开始,他们动笔并不快。我引导“先写观点,然后陈述理由。长短不限,观点表达清楚即可。”看到一半同学还有没有动笔,说实话我心里有点着急。但是,既然有了这个环节,我也不好临时改变。我告诉着急:沉住气,沉住气。不要催,不要急。

    于是,我假装镇静地巡视,指导那些还没有动笔的学生。过了一会儿,学生终于写好了,举手想上台分享。同学们的选择都是把遥控器让给老人,有的说老人年龄大了,享受的时间不多了,所以,让他们看戏剧。有的同学说爷爷奶奶已经养大了把我的父母,我应该孝顺他们……学生们说的特别真实,特别动情。有一个女生说的时候声音有点哽咽,我们听得也特别感动。

    一个听课的老师也说那个学生说得特别好,得到了大家一致认可。

    我没有想到同学们写得那么好,一致有人举手要分享,我实在不忍心拒接他们,于是让四位同学分享了,比预期的人数多。不过四个好像也不是很多哈,但是对于分秒必争的公开课来说,一个都觉得多。

    我最大的感悟就是要相信学生,耐心等待学生,给学生时间。学生是可以给我们一个满意的答卷的,他们有能力。

    因为我太投入,也被学生的热情打动了,所以,接下来我问了一句“回家之后,你们会怎样做来孝顺父母?”这个环节本来是没有的,临时加上去的,算不算课堂上新的生成呢?

    学生们也说了一些做家务,做饭,洗锅刷碗啥的,说得很实际。但是,浪费了几分钟,导致最后的课堂检测没有时间了,下课铃声响过之后,我仓促提问了一下。

    因此,这节公开课不够完美,因此拖堂了。如果没有我临时加入的那个环节,就多出了几分钟,处理习题是完全可以的。

    不过,怎么说呢?课堂是活的,师生是活的,总会临时生成一些东西。那个环节的加入,让尊老爱幼的主题与生活联系了起来,也挺好。

    但是再想想这个联系生活的环节,与前面那个小练笔存在一定的相似度,那个也是联系生活的。不过,这个可能面更广,延伸了那个小练笔。这要是平时的常态课,也挺好的。我甚至会让更多同学上台分享他们的小练笔,我想给更多同学机会,想听到更多精彩的观点。有些时间是值得浪费的,因为关乎到学生的情感培养,很重要。

    小练笔部分是本节课的亮点,还有接下来的联系生活谈谈中学生如何尊老爱幼也挺好的。我的困惑是这两个问题可以怎样融合一下,或者其他哪些环节可以节省了一些时间,把这两个环节重点呈现出来。也许后面的课堂检测可以不要,那个也是为了完成所谓的模式才设计的,对于文本的把握来说并不重要。

    也许这就是公开课吧,有很多无奈,所以,有时候会觉得公开课不实用,是讲给别人看的。一个月讲一次就够了,讲多了老师和学生都累。

    不过讲公开课确实有助于提高老师对于课堂的设计能力和把控能力,能够提升教师的素养,是教师成长过程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公开课有感——相信学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dqen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