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博土
有一天,朋友在店里喝茶,看到门框上贴着“知足常乐”。他和我说:来,你给我解释解释,什么叫知足常乐,怎么才叫知足常乐,怎么才是知足?
当时我就玩笑话避过去了,我说如也,如此也,看到什么就是什么,也没有别的解释。
后来还有朋友聊到,因为我从当时语境里可以大致确定,他想知道的是物质条件的衡量标准,需要有一定能力才有资格要求自己知道满足,也就是强者才有资格悲悯众生的意味。但这是平等,民主,或者智慧嘛?而我既然知道他想知道的是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逻辑,又何必再说一次已成形的产物呢?而且,确实很难有物质知足的标准。这个知足似乎有点唯物“嘲弄”唯心的意思。
我们认识最初讲的知足常乐,应该是“知道满足,不贪得无厌,就能常乐”。而乐,似乎成为我们梦寐以求的最高标准。《老子》里提到多次“知足”,但是我不敢肯定,知足常乐是不是最早由这老先生提出来的。但是,我相信,应当是有不同语境的。欲壑难填,我们都知道,人既然成为人,欲望便是人的属性之一,当然,我们可以接受人,这种生灵有更高的更美好的状态,比如君,圣,仙,神等传统称呼角色,但是成为他们是否就是以唯心来抑制唯物呢?是不是就是绝对克制自己的“欲望”就能成为他们了?我想应当不是,否则如何“顺其自然”?这个逻辑就走不通。从前可以,是因为绝对克制住欲望,是稀少的情况,极少数人能做到的,而做到的这些人,都有不凡的表现,文治武功。所以我们认为克制住了,很了不起,就是君圣仙神等。反过来想,如果成为君圣仙神,只需要绝对克制住欲望的话就可以,那我想人类历史里,应该会有很多人愿意绝对克制欲望的。
在从前诸侯争霸的情况下,圣人们希望统治阶级能够知足,不要过多的征伐,苛刻剥削百姓甚至奴隶,在道家“往复”的这种哲学观里,从今天来看是很超前的,取之于民,用之于民,以人为本。也就是因为出现的早,所以在这么几千年来的使用中,使我们进一步普遍了“民主”观。但是圣人们要求先知先觉,或者说每个人本性具足。如果是本性具足,那么就不需要克制住欲望,来让自己知足常乐了,而是应该已经知道如何让自己常乐。那为何还需要几千年的进化?其实是思维定式。
话说回来,知足常乐,我们一贯的理解里,只有一个答案,我们把它称为成语。那如果它不作为成语呢?没有锁定其唯一指示呢?知,知道,知识,通假字,智慧。足,满足,充足,脚。常,经常,恒定,长久状态,频率高。乐,开心,快乐,愉悦,喜好。从这个单字意义来拼配,可以拼配出另外一种合理解释:知识充足,就能常常快乐。或者智慧足够,就能常常愉悦,幸福。这是物质和精神的适应表现。这其实也是从容,游刃有余。
那么,怎么样才是知识充足了,或者智慧充足了?
知识充足了,博闻强记就可以学富五车了,但是,智慧就不仅仅是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个人认为,知识是基础,单一的一个思维方式,而智慧是同时贯通多个思维方式。正反思维,一体两面,有如孔子所言举一反十。一个点出发,一个网出现。并不是讲要有心机或者布局,因为运筹帷幄那是需要别的更多条件的,我们现在讲作为正常人就可以或者就应该寻找、守住自己的本分,自己的根。有根才能从容,游刃有余,张弛有度。
当一个网出现,每个网点,无论是我们已知的未知的,我们应当包容,遵循,存在即是合理的去了解,学习它,这样才能收获新知,储备为下次所用,万物更始,这些点慢慢的就积攒起来了。当自己不认识的点出现,一定是我们“无知”,而不是这个点不该出现,所以《易经》《黄帝内经》或者上古的道,讲的以不变应万变,是一个往复性的,只不过作为大载体,它更替的对标体,我们不一定看到。以此要求我们得守住本质,扩大认知,正如站在地面上,我们看到风动,云动,车水马龙,以为大地没动,后来认识到星球之间引力作用时,地球有在转动。这个就是很基础的例子,我们讲回正题。
我讲古(聊天),是喜欢散发性的,但不是那种特别没溜的污言杂语。有时候幽默也要有质量和启发,否则我们都在浪费生命。
知足常乐,讲了半天,重点在于这个词义本身的内容嘛?它十分强大到可以改善生活状态嘛?不能,但是这种思维逻辑可以改善我们的生活状态,幸福就在当中。
说实话,知道满足容易快乐,这个意思我们都懂,但是,知识智慧足够才会常常快乐,这个最基础的字面意思你敢这么解读出来吗?或者解读过吗?就不见得了。但是,刚学汉字的孩子,他也许就这样造句了。慢慢的将来他也了解到了成语“知足常乐”最普遍使用的意思,或者将来还有别的合理的意思出现,那么这可算是思维灵活度的运用。古人讲,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这种幸福感在于呆板的读书嘛?不在于,在于思维转变带来的幸福,思维转变,我认为应当是智慧。但是老子讲道生一,一生二,三生万物。正如我们从孩子时代长大到大人,老人,我们在一步步往前走的时候,变化的是前进的路,岁月,经历……但我们是否保持思维活力,让思维方式能够从头再过一遍?五岁是怎样的思维?十岁是怎样的?三十岁是怎样的?你都能灵活运用?你会发现高级的电脑,不是单一的只能用自己的版本,而是能转换,兼容别的版本,并且能够从复杂体系中,回归到本质一上的进步。
儒家说中庸。请问,不好不坏,不偏不倚,就是中庸?不是的,应当是知道好的,往好的走,并且知道什么不好,就及时更正自己,这种时刻清醒的状态,甚至知道自己糊涂时,才能追求“难得糊涂”。
题外再聊一个,关于“古代”,我其实不认为唐宋元明清叫古,我认为上古直到春秋战国,可称为古代。唐宋元明清这些时代其实很近,近到语言,思维,都让我们还延续着,这个版本通用。而往远了看,文字,语言,再到前面没有文字,语言,情绪,甚至有的语言,字字珠玑,每个字代表的思维逻辑和当时的语境,都和现在不一样时,那种时空里,我觉得才是古。古和今相承也相对,如果现在都能理解的东西,就应该是今的范围里。当然有的人可以咬文嚼字的定义,从前,今天,未来。但这是时间轴的排序,不是定义内容。当然,我们也可以承认这种存在,要不然世界无序,乱套了。
聊到这,可能就有人烦了,说我逻辑不清晰,篇幅冗杂,那么我们就不继续聊啦,期待下次有好玩的点子和大家分享。
思维,或许是随心所欲,随机应变的,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的……
附几处《老子》知足出处,我们一同复读,我建议标点停顿也可以随意跳动一下……但是不得不提一下,道,不是只有到老子才有道,而是远远早于春秋的。
1.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知足者富。 强行者有志。 不失其所者久。 死而不亡者寿。
2.四十四章
名与身孰亲?身与货孰多?得与亡孰病? 甚爱必大费;多藏必厚亡。 故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3.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却走马以粪。天下无道,戎马生于郊。 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知足常乐》21.4.5 天地清明 ——嘉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