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难得享受两天两夜阴凉之后,天地间又重新回到了明晃晃、热哄哄,梧桐叶卷缩后随风落地的景象之中。
在行政办事中心停靠站,农民大爷嘴中说的最多的是“庄稼晒干了,晒死了”的话题。行人听了,如果内心没啥震动,也没产生一点点苦涩的意味,嘴角甚至还发出一丝微笑,那你肯定不是来自农村的,或者说起码自家没有农村亲戚。
毕竟老天再晒,行人,特别是中心工作人员衣食无忧。而农民大爷就不同了,他眼见夏粮歉收,就要谋划种植秋粮,秋大豆、秋玉米甚至秋萝卜,总要多种一些。或者动员自己的儿孙出外开面馆开小吃店,或者干脆在就近方圆几十里地面上多打一份工。俗话说得好“不怕一万,只怕万一”。辛勤劳动和努力工作,才是生活的必要保障。
其实,出外开店或者打工就能解决所有问题了吗?也不一定。昨天下午,也就是这个上班的时间,我的农村亲戚来兰城办理工伤残疾等级申请手续。他一米七十的个子,皮肤被太阳晒得黝黑黝黑,再看他的穿着——蓝色短袖、过膝盖的中裤和拖鞋,人人见了都觉得生活不易。可以这样说,与我一套黑色运动裤装、白色运动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与过去相比,机关工作人员风纪趋严、工作任务有所加重,“白加黑”与“六加一”成了常态。但只要与还在田地里干活在企业打工的农民兄弟一比,就知道他们的劳动强度、工作环境的恶劣状况以及工作场景的危险系数都要翻几个跟头,需得成倍级计算的。
公务员阵列中,是也有职业譬如消防支援大队队员出勤的工作场景的危险系数超级高,是有工作日上下班或外出出差途中遇到些意外,但总体的工作环境还是比较平安的,列入“工伤”的事件少之又少,落下残疾的机会那就更少了。
为此,我们既要珍惜政府给予的工作机会,也要在开展各项整治工作时,多从大局出发,多换位思考,好好地权衡利弊得失,尽可能减轻基层的压力,减少群众的困扰,切实维护好来自不易的经济发展环境和社会环境。
陈水河整理于2022.7.20下午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