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还没有出来,乡间的勤劳的人们早就开始了劳作。所谓:“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乡间倒是很好的地遵循着这个传统。
住在这偏僻乡间里的一对老夫妇也是如此,但不一样的是,他们看似不和,时常有争吵声传出。老婆子骂老头:“我说你,是不是又跑去赌了,又拿了我的钱,是不是”,“又赌没,都赌了那么多年了,都不改改”,老头也没否认,毕竟确实都这么多年了,只得点点头,没有反驳,任由老婆子骂他,等到有人喊老婆子,“哎,三婶,去不去修田渠,有80块一天呢,去就现在一起吧”,老婆子也满身欢喜地答应着,转头也和老头说:“晚上记得煮饭!”,然后就干活去了!
又是一天,老婆子刚好煮好了饭,老头就恰好回来了。老婆子笑着说:“这是嗅着饭味回来的吧”,老头心情很好,吃完饭没多久就对着老婆子说:“天气这么热,要不要喝点汽水,两娃娃快去给你奶买汽水,买四瓶!”老婆子:“看着今天是赢了钱了”,老头依旧笑笑没有回答。
两老到了晚上就必定会看第二天的天气预报,老头也时常会记在日历上,但是其实他们在山间生活那么久,哪里的云厚重了会下雨,又是哪里的云虽然看着黑压压的,但是不会到这边,早就熟知了,乡间的技能,看云识天气,不然刚翻晒的稻谷可是遭殃啰。
日子一天天过,又是过了好几年,两娃娃也都上高中初中了,也就周末才能回家一趟。家里的景象确实依旧,两老人家时常争吵,但从不会吵到脸红耳热。
年过一年又一年,老人家难免会有点病痛,老头患病了,为了治疗,子女带着老头老婆子四处奔波,所幸,病情稳定下来了。回到乡间,老头开始安安分分留在家里了,烟也戒了,每天就看看电视,拨弄一下那个老式挂钟,时常就坐在电视旁边,看着窗外,窗外寂静,只有莺飞草长。但是不变的就是吃饭的时候的争吵,这倒是没有改变的。老头抱怨“这肉怎么剁那么碎”,老婆子就说不;“剁碎点你怎么吃”,待会又说,“味道也不好,太多酱油了”,这边又说:“你煮的好,下次你自己煮”,不然就是“你会看钟吗,就是一刻钟就是5分钟,如果两刻钟过去,你知道是几分钟吗”,那边就说:“欺负我没读过书是吧,我种地可比你好,你知道菜除虫需要什么肥料吗”两人就哔哩吧啦地吵,每次都吵,却也很热闹。
不幸的是,不久后老头病情复发了,没过几天就走了。老婆子很伤心,差点就晕了过去,子女也担心,让她跟着他们住,老婆子也答应下来了,先去了老二家住了几天,一切都很好,可是老二家里人多,老婆子也不想那么叨扰子女,然后老三那边也喊过去住了几天,也答应下来了,可是呀,老三那边住得不错,可是老三家的经济一般,也挺艰难。而且呀,不管去哪里,老婆子都是自己一个待着在家,门也总是关着,左邻右舍也都不认识。后来,老婆子还是决定回乡间。
偌大的房子里,天还没亮,收音机里放着阿弥陀佛的那些歌,老婆子信佛,厨房里也传来煮东西的声音,这不是煮给自己吃的,是煮给那些家养的鸡吃的,煮好放进鸡窝后,老婆子挑着锄头又去下地,离家不远就在门边,回来之后,看看几点钟,又去看看鸡窝:“这鸡可真难伺候,这么挑食”,嘴里念叨着,也一边做早餐。吃完没事,依旧坐着,放着电视,闭眼休息,到了晚上,看完天气预报,把气温和天气状况写在日历上,到了九点多,睡觉,第二天依旧五点多就开始倒腾,有时附近的老人家也过来一起看电视,聊天,有时候约好一起上街,就这样日复一日,自己一个人,却又不止自己一个人,就这样平淡且安静!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