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历史有意思简书历史专题精选
历史:面对国家灭亡,看“聪明人”如何救国扬名!

历史:面对国家灭亡,看“聪明人”如何救国扬名!

作者: 小蓝和小英 | 来源:发表于2020-02-02 17:21 被阅读0次

古人云: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以口才著称的纵横家们游历各国,寻找自己的仕途之道。

在赵国,有一位贵族,名叫赵胜。赵胜作为赵武灵王之子,不光血统高贵,且礼贤下士,尊重士人,展览食客数千人。用现在的话说就是人傻钱多,还特别好说话。

好说话到什么程度,这里面就有一个故事。有一天,赵胜的小妾嘲笑其门下的一个食客腿瘸,赵胜竟将小妾杀掉谢罪。有兴趣的可以看我上一篇文章。

当时的情况,是秦国一家独大,其他六国对秦国只能低三下四,不断割地。这不,赵魏韩三国中的韩国准备将上党这块地割给秦国。但守城的将军冯亭不愿意了,本着赵魏韩三国都是邻居的份上,投奔赵国去了。

赵国也惧怕秦国,自然也不愿意接受。但赵胜这时候进言了,“不怕不怕,到嘴的肥肉哪能不要呢。”

于是,赵胜便领旨受地,带着廉颇驻守长平。秦国得知消息,大怒,令白起为将,率军攻打赵国。之后的这段历史,想必大家应该熟知,赵国中了反间计,以赵奢之子赵括替代廉颇为将。长平一战,四十万将士被坑杀,赵国上下难见壮丁。

此时更危险的是,秦国已经包围了赵国的首都,邯郸。赵胜这时候也不闲着,因为有说客上门来了。秦国派遣使者告知赵胜,若君子能尊秦昭王为帝,那秦王即刻下令撤兵。

正当赵胜认为条件尚可,底下的门客看不下去了。“公子,此乃秦国的离间计,挑拨公子与赵王关系,公子如若降秦,恐赵国灭亡更快,到时天下哪还有公子藏身之处。”

恍然大悟的赵胜,急忙向各位宾客寻求解邯郸之围的办法。有人说,以赵国之力抗百万秦军不太现实,恐需要搬救兵啊。

赵胜一拍脑门,立马想到了魏国的信陵君。此人乃是赵胜的大舅子。信陵君名叫魏无忌,此人豪气冲天,义薄云天,同时手握魏国大权,是魏王的弟弟。

赵胜写了一封又一封动之以情的信件,信陵君也多次请求魏王发兵,但魏王畏秦,不听其议。信陵君此时也没有办法,正打算集结手下门客,组成数千军队面对百万秦军。

赵胜看到信陵君的回信后,内心已经凉了一大半,认为没有救兵后,准备自暴自弃。但此时门客说,我们可以去楚国搬救兵,唇亡齿寒的道理楚王不可能不懂。

准备动身,赵胜挑选了十九个能言善辩的能人,最后一个犹豫不决时,毛遂站了出来,说自己愿随公子赴楚。赵胜想着也是充人数的,便带着去了。

面见楚王,平原君支支吾吾了半天,楚王一点不为之所动。至此,毛遂带剑走向前,说:“合纵的利害,一、二句话就说完了,你们怎么从早上说到现在,还没个了结?赵国如今己危在旦夕,没有时间了。”

楚王大惊,怒斥毛遂。毛遂提着剑再上前厉色说:“大王当着我的主人喝叱我,不过仗着楚国人多,但在十步之内,大王的性命在我手里。楚国的强大,天下没有对手,白起只是小子而已,但一攻下楚都,二烧了夷陵,三侮辱了楚国祖先,这是对楚国的耻辱,赵国也感到羞辱,但大王倒不觉得可恶。合纵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楚国,而不是赵国。”

赵王被毛遂的言论打动,当即与赵胜签约结盟,并派春申君领兵救赵。

回到邯郸的赵胜,认为自己此番定可解邯郸之围。但救兵迟迟不来,秦军距离邯郸的脚步越来越近。一旦围城,赵国危在旦夕。此时的邯郸,百姓们人心惶惶,物价更是飞速增长。此时,王公贵族们仍享荣华富贵,不思进取。

赵胜手下的门客李同看不下去了,对赵胜说:“现在邯郸城已危在旦夕,可是,王宫、贵族们还在享尽荣华富贵。不如,在他们当中,精选出一批有战斗力的人员,组成一个战斗队伍前去迎敌。并且,把王宫、贵族们的家财散发给战斗的将士,这样可以大大增强我们的战斗力,也就缓解了邯郸的危险。”

尽管能力不够优秀的赵胜,但在国家方面表现的义无反顾。倾尽家产,招募三千敢死队,败秦军三十里。而此时魏国的信陵君,盗取兵权,率领八万虎狼之师赶来,大败秦军。

邯郸之围得解!

赵胜尽管没有聪明的才智,没有三寸不烂之舌,没有高深的政治远见。但他能够唯贤任用,从不摆弄架子,不以贵族身份自居。做到这点,就会有很多意想不到的人来帮助你。

读史不如读人!喜欢就点个赞呗!

相关文章

  • 历史:面对国家灭亡,看“聪明人”如何救国扬名!

    古人云:三寸不烂之舌强于百万雄师。在战火纷飞的战国时期,以口才著称的纵横家们游历各国,寻找自己的仕途之道。 在赵国...

  • 2022-06-03

    端午节的雨景倒是让我想到了楚过人屈原跳江的故事。他看着自己的国家灭亡,因不能拯救国家的危难,也随着国家一起消失在了...

  •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北宋灭亡时,杨家将为何不再出来救国? 1、“杨家将”早就消失了 “杨家将”在历史上确有真实出处,但没有小说中这样的...

  • 【思考角度】

    如何做一个聪明人? 1.战略思维:看趋势,看长远 2.历史思维:看历史,看事实 3.辩证思维:多角度,多方面 4....

  • 通过历史看国家

    唐太宗曾言道,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 人为镜,可以明得失。虽然我们现在所知的历史未必...

  • 红楼之湘云率(晴雯)2

    杂评19:红楼梦的作者对如何治理国家羞于发表意见,在书中只字不提,而一个国家是怎样灭亡的,为什么灭亡的,却分析得一...

  • 心灵沟通:与知心姐姐对话(二)——心得感受

    1、如何面对孩子喜欢看历史,而不喜欢学英语这个问题? 首先要积极肯定孩子,肯定孩子看历史的好处,也肯定孩子学习的态...

  • 谈谈秦国

    秦朝可谓是在历史上第一个出现的同意大国家,可是只仅仅存在了十五年便灭亡了。那秦朝的灭亡是因为什么呢? ...

  • 试论中国古代的连坐制度的合理性

    (一)连坐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 在中国的历史上,夏朝,商朝,就相当于部落联盟,周朝相当于联邦制国家。 由于在灭亡商...

  • 看东大教授如何教女儿面对历史

    2017年1月17日,一则时长仅十分钟的视频被传到了网上。视频里介绍了日本一家名为APA的连锁酒店,在这家酒店的每...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历史:面对国家灭亡,看“聪明人”如何救国扬名!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emqx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