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兮祸所倚,祸兮福所伏”,“塞翁失马,焉知非福,” 说的是面对同样一件事心思转念之间的思维层次与结果预测模式。
同样面对困惑, 罗隐豁达地说:“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来明日愁。” 李白说“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苏轼说“莫听竹林打叶声,一蓑烟雨任平生。” 陶渊明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我国古代先贤都在用各种诗句表达和抒发活在当下的释怀与洒脱。
那么,为什么不能安然当下还会焦虑未来?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为自己限制了自己。
《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万事开头难,但一旦找到那个神秘按钮,你就真正打开了自己。
管理学大师德鲁克先生在《哈佛商业评论》发布的一篇著名文章中就主要专注如何进行自我管理进行了论述:“我们必须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必须学会自我发展,必须知道把自己放在什么样的位置上,才能做出最大的贡献。发现自己的长处和缺点,并发挥、发展自己长处。在后半生来临之前,找到自己的平行职业,发展后半生。”
知名产品经理梁宁也曾说:“要找到那件能让你一直不厌其烦做下去的事,你不厌烦的地方就是你的天分所在。”
“一念天堂,一念地狱。”
打开心灵的枷锁,见人、见事、见众生,遇见那个未知的自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