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是神仙,不能生活在仙气缭绕的云端,而要接触社会,脚踏实地。为此,中学生在作文中不能为了扮酷,就不食烟火,也不能学文艺青年,摆超凡脱俗的文艺范儿,而要在衣食行住中感知生活,在酸甜苦辣中感受生活。烟火气是生活的气息,它散发着生活的百味,传递着生活的热力,“生活是一条藤,总结着几颗苦涩的瓜,生活是一首歌,吟唱着人生悲喜交加的苦乐年华。”只有把该吃的饭吃了,才能成长;把该走的桥的走了才能成熟。“依依墟里烟”“把酒话桑麻”,作文有烟火气,才能更蕴含生活的况味,才更能让读者在沉浸中感同身受,在品味中引发共鸣。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0907/be1813f4e2527c71.jpg)
作文有烟火气,才更合乎生活的情理。
“凡事都有偶然的凑巧,结果却又如宿命的必然”沈从文有烟火气的生活并不乏“意料之外”,但他更在“情理之中”。他没有那么多皆大欢喜,有的只是不如意事十常八九;没有那么多一帆风顺,有的只是“生活总是让我们遍体鳞伤,但到后来那些受伤的地方一定会变成我们最强壮的地方”。没有那么多掉下来的馅饼,有的只是“世间自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讲一百次文学写作的技巧,不如让写作者在市场里弄脏自己的裤脚。”作家龙应台的这句话告诉我们应走进有烟火气的生活去品咂人情、世理,只有这样,才能写出合乎情、顺乎理的文章。
![](https://img.haomeiwen.com/i3260907/b1c09541c5a41c03.png)
作文有烟火气,才更包孕生活的真谛。
生活的真谛是盐,它融化在日常的生活中,散发在生活的烟火中。“山不在高,有仙则名。”从刘禹锡住的《陋室铭》中而来,“是非成败转成空”从杨慎品的“浊酒”中而来,“当年有牙,可惜没有花生米;现在有了花生米,可惜没有牙了”的人生尴尬从老舍嚼的花生米中而来,“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从海子劈的柴而来。大道至简,万物乃生。能融入大俗之道,方为大道;能化为烟火之理,才是至理。生活的真谛不束在高阁之中,也不藏于象牙塔中,而非在“寻常百姓家”中,化在“柴米油酱醋茶”中。
中学生作文有烟火气,才能饱蘸生活的汁水,让读者从中读出生活的况味、情理和真谛。我会坚信,不一样的自己能写出不一样的烟火,带给读者不一样的生活的体验和感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