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语说:“人有礼则安,无礼则危。”意思是有了礼,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平衡安定。反之,就要发生危险了。所以说:礼不可以不学,不可以不懂,不可以不会呀!礼的精神在于克制自己而尊重别人。
清晨,天边微微泛起的色彩,我们起身赶往教室,路过Satsang(道场)时,一位坐在绿化带座椅上的长者,一身鲜亮橘色长袍的映衬下,白皙的脸颊,更显肤色透明。时间悄悄地来,悄悄地去,在长者的额头上留下一道道深深的沟回,像树木的年轮一样。看我们走过来,轻轻地抬起头,不露一颗牙齿,微笑着,我们忙不迭地用当地的双手合十,用当地的礼仪及时回应“Namaste”。
我们经常用这个词,表示对老师的谢意。每天的恒河晚课,经常遇见陌生的面孔,望眼欲穿的对着你“Namaste”。这表示“我的神性与你的神性是相通的。”瑞诗凯诗,正是基于这种言语,这种相通的思想,喂养着彼此,共同成长。
狭窄的街道上,摩肩接踵的神牛;时而在草地,时而出现在教室的窗棂旁,时而蹲坐在围墙边,时而又跑到恒河上晚课调皮的神猴;还有校园门口,看家又看猴的成年狗;天空中飞翔,叫不上名字的鸟儿;花丛中翩翩起舞的蝴蝶;涓涓流淌的恒河水,绵绵不绝地唱诵。万事万物,平和而没有侵占性,浓浓的自由,平等,与博爱。城市财富的增加,并没有给人们带来真正的快乐的感觉,在这个以礼相待的瑞诗凯诗,找到了心泊岸的港湾,这里的教育与孔子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不谋而合。
粗浅的礼仪背后,是瑜伽诞生的那个时代的伟大的思想。让人活得有深度,有广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