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电视机开着,刚好在放新闻联播,第一届进博会的报道占了很大篇幅,其他还有国事访问和在乌镇的世界互联网大会。每一条报道所提到的总书记寄语里,往往能听到许多个比较级词汇“更高、更广、更深”以及许多个中国要有争当某些领域世界第一的决心和志气。其实以往的新闻应该都是这个语气和措辞,我却难得对一些报道产生共鸣,以及第一次因为听到那些比较级和最高级词汇而受到鼓舞。一方面,自己现在做的事情与国家和世界关系的发展息息相关;另一方面,总书记都这么喜欢用比较级最高级,证明目标确实需要定得高一点,格局大小,敢不敢想是很重要的决定因素。
从30号到5号,可以说是经历了人生中最劳累的一个星期。放下自己的一切事务,去广州陪一个国外朋友逛展,逛市场,我从去的一开始就有点抗拒。但是同时又不是不期待,毕竟可以接触到另外一个行业,对自己肯定有所启发。怀着有些复杂的心情去面对接下来的事,事实证明内耗变多,劳累程度就会飙升。朋友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从小优越的生活条件又使他对任何东西都非常挑剔。第一天,他就对酒店的气味、设施、食物以及服务都通通吐槽了遍,很多直接被我忽略的细节都一一拿出来说,我觉得震惊的同时又觉得他太小题大做。放到工作上,这种性格,就又变成了异常严肃和思虑过度。这无疑增加了我安排事情和沟通的难度。好在他还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人,表示自己也被过多心思困扰,常常觉得疲惫不堪。与这样一个有执念的人待上五天,绝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逛展和逛市场,就更是对身心的考验了。被无数相似却又不同的商品淹没,与全国各地的展商接触,加上解释一些因文化差异不能理解的点,还没有足够的休息时间,这让我每天都有点度日如年。最后第二天,我们在几个邻近市场待了七个半小时,终于把他想要的信息都收集到了。末了他很无力地对我说:“中国的生产商真是太幸福了,这样的材料供应速度我们未来几十年都赶不上,中国这么方便,那些客户还要这么麻烦跑去孟加拉生产做什么?”同作为年轻人,当他说这个话的时候我试图去同理他。不发达国家充满机会,但同时做任何事都比我们更艰难,我们都是充满抱负的年轻人,从他的话里,我感受到他的无奈,却也被他鼓舞。如果我处在他的位置上,是否有勇气独自一人去见识这个世界呢?另一方面,他们远道而来掘金,我们又有什么理由不去努力。
正所谓有付出就有回报,这浓缩的五天带给我的收获也浓缩在了心里,化为太多说不清道不明的情绪,值得回味许久。做事的角度不谈,光看心性的话,走了这一趟,让我看清楚了,人如果总是沉浸在单一环境下,思想容易麻木;而如果感觉异常疲劳,肯定是思虑过多导致,也就是内耗过多,跟外在的东西没有直接联系。那如何坚定信念,消除内耗呢?必须得有指导思想,也就是站在更高处,看到更广阔的天地,看到更深层次的意义。就像主席的寄语,不管我们现在有多微不足道,永远在高处的梦想会指引我们,让我们永远充满斗志。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