粗略估计,毕业后至今读完的书大概是80余本。虽不算多,但说是卯足了劲在读也不为过,手机阅读软件、kindle、手捧着实体书啃啃啃几乎是我每日必须进行的动作。虽然偶尔会疲惫,花上两天时间追完一部剧,但不久后就会产生自我厌恶感,拿起书来什么也不管一口气看上个几十页马上就欢快了。我时常自嘲自己阅读的姿态毫不优雅,既像是犯了毒瘾,像是溺水者抱着“求生”的意愿挣扎,又像一只饿急了的野兽在恶狠狠地撕咬它眼前的猎物。
第一篇只选择了在这近一年中给我带来愉悦、动力、省悟且尚能表达一二的五本书。它们不是最爱,最爱的还在寻找中。阅读的快感就在于,你永远不知道下一本不经意翻开的书会给你带来多大惊喜。
在阅读中“避难”(内含书评)《重生》
作者:苏珊·桑塔格(美国)
译者:姚君伟
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苏珊·桑塔格(1933-2004),是美国著名的作家、评论家。她与西蒙娜·德·波伏娃和汉娜·阿伦特并称为西方当代最重要的女知识分子。
在她去世4年后,其子戴维•里夫亲自整理母亲身后留下的近100个日记、笔记本。三卷本桑塔格日记首卷《重生》才得以面世。它记录了桑塔格在14岁至30岁间智性上和身体上的逐渐成熟。
戴维这样描述这本日记:“这些材料呈现的是年轻的桑塔格的肖像,那时她正自觉而坚定地致力于塑造她所向往的自我。”
桑塔格说:“在日记里,我不只是较之对任何人更加敞开心扉,我创造我自己。它不仅仅记录我真实的日常生活,更是——在很多情况下——提供了这一生活的另一种选择。”
翻阅中时常会为桑塔格惊人的早熟和庞大的阅读量咋舌。在日记和笔记中可以看到,年仅14岁的桑塔格已经开始一本本罗列待读书目,她读纪德,读爱伦·坡,读托马斯·曼,读卡夫卡……“什么都学”。在日记里时常还可以看见各种桑塔格式的作品评析,禁不住感叹,这样的她后来才能成为“美国公众的良心”,会忍不住为自己同时段的状态产生愧疚和懊恼。
我尤其喜欢桑塔格自创的“X”定义。
“‘X是当你觉得自己是个客体而不是主体的时候。”
“X的来源是:我不知道我自己的感觉。我不知道我真实的感觉是什么,所以,我指望别人(身边那个人)告诉我。于是,这个人就告知我他或她希望我的感觉是什么样子。这对我没什么,因为我并不知道我的感觉是什么。”
“X是我身为一个惯骗的原因。我的谎话是我所认为的对方想听的东西。”
“X=把我自己置于他人保护之下的欲望。在为这一保护所交的预付款中,我主动提供我乖巧的无助。”
“自尊,抗击X的秘密武器。自尊,杀X剂。”
“克服X的办法是感觉(变得)主动,不是被动。”
在桑塔格这本日记中,你看见的不是日后那个带着耀眼光芒、才华横溢的苏珊·桑塔格,她只是一个在感情上摇摆不定,渴望早日获得自我身份认同的少女桑塔格。虽然她智力启蒙之早、求知欲望之旺盛,自我剖析之辛辣是许多人终生难以望其项背的,但在阅读过程中也会充满感同身受的理解和宽慰。
因为这些日记,我们如今才得以从中追寻桑塔格的思想溯源。
在阅读中“避难”(内含书评)《昨日的世界》
作者:斯蒂芬•茨威格(奥地利)
译者:舒昌善
出版社:三联书店
“出于绝望,我正在写我一生的历史。”
茨威格在信中与好友这样说,于是就产生了这本《昨日的世界》。
整本书写尽了一二战前后半个多世纪的欧洲变迁,字里行间都充满着茨威格对那个历史悠久、文化昌盛的祖国奥地利乃至整个欧洲土地的热爱和怀念。通过他的回忆,我们仿佛看到了那座欧洲文化中心城市维也纳辉煌的文化氛围,那段风起云涌、动荡不安的时代风貌以及走过那段惨痛战争史的普通人和文化名人。
“我,作为一个奥地利人、犹太人、作家、人文主义者、和平主义者,恰好身处世界最剧烈的地方。它使我脱离了和过去的任何联系,戏剧性的激烈动荡将我抛入一片空虚,将我抛入“我不知该奔向何方”这一种我已经非常熟悉的境地。但是,我对这些并不抱怨,因为恰恰是流离失所的人才会获得一种新的意义上的自由,而且只有和一切不再保持任何联系的人,才不必有任何顾忌。所以,我希望我至少能符合任何一部真实反映时代的作品所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公正和不抱偏见。”
这本该是一部充满悲伤色彩的书籍,可是由于作者茨威格的文笔和译者舒昌善先生的翻译实在是太棒了,阅读的过程非常享受。全文更像是茨威格的一部直白而又满怀深情的诗篇,像一部带有质感的人类社会兴衰史的胶片电影。
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后,茨威格始终坚定自己作为一名和平主义者的立场,他在文中多次指责那些隐藏自己强权欲望,造势煽动群众的战争牟利者,极力赞扬那些不盲从、始终保留道义和良知、敢于向那个时代说反战真话的人物。
比如罗曼罗兰,在茨威格的笔下,他是一个拥有博大胸怀和热情的人道主义者和世界主义者,当大多数作家在仇恨中已叫嚣得声嘶力竭并互相攻讦和辱骂时,他却勇敢担起了一名真正作家的责任----如茨威格所说的:
“作家本该是人类一切人性的维护者和捍卫者。”
令人叹惜的还有那些艺术创作者的命运:战前,他们有的在德国,有的在法国,有的在意大利,但又都在同一国度,即诗(文学)的王国之中。他们能够专心于抒情诗创作,使自己的人生成为一种艺术品。其中茨威格动人地描写道:
“他们所追求的,无非是在安静的环境下搜索枯肠,把一节一节的诗句完美地联结起来,让每一行诗都富于音乐感,光彩夺目,诗意浓郁。在他们看来,天底下最重要的,莫过于那些柔美的、然而比时代的轰隆声更富有生命力的音响;当一个韵脚和另一个韵脚搭配得非常妥协时,便会产生一种无法形容的动人的情感,这种动人的情感虽然比一片树叶在风中落下来的声音还要轻,但它却能以自己的回响触及最遥远的心灵。”
然而战争席卷而来,即使是当中最洁身自好,最不问世事的人也无法得到安宁,无法得到那种创作中酝酿、成熟、思考和集中思想所需要的安宁。
还有曾在两个国家之间过着两栖生活的人,比如茨威格青年时代就非常喜欢的钢琴家费鲁乔·布索尼,战后他们重遇时他悲哀而茫然地向茨威格问道“我该属于哪一方呢?当我夜间做完梦醒来时,我知道我在梦里说的是意大利语,可是当我写作时,我是用德语进行思维。”读了怎能不令人感慨。
而茨威格,生长在二战后分崩离析的奥地利。失去了祖国的他,在所爱的茫茫一片欧洲大陆上,又该如何自处呢?
1942年,二战尚未结束,失去了家国、理想破灭的茨威格与妻子双双在遥远的异国巴西自尽,这也是他在为那个曾经繁荣而今支离破碎的欧洲文明做一个最庄重的告别吧。
在阅读中“避难”(内含书评)《看见》
作者:柴静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重读《看见》是在大年初六。
我从中午十二点半一直翻阅到下午五点,卷不离手。上次读是在去年八月份,就在网络掀起的那股‘404’风气之后。
那时候我开始翻阅几本较浅显的人文社科类的书籍,像龙应台的《野火集》、熊培云的《自由在高处》、刘瑜的《观念的水位》,反乌托邦小说乔治·奥威尔的《一九八四》更是让我在读完后,晚上都不敢关灯睡觉。
“公民、自由、权利、独立、民主”这些字眼背后的意义在那时才真正出现在我的世界中。才发现原来一直生活在幸福的“真空”里,被无知和愚昧遮蔽了双眼,懵懂不自知。
“要想‘看见’,就要从蒙昧中睁开眼来。”
柴静在序中说,在这本书里,她没有刻意选择标志性事件,也没有描绘历史的雄心,只是选择了那些在她所报道的新闻采访中给她留下强烈生命印象的人。
这十年的采访使她一点一滴脱离外在与自我的束缚,在认识人的过程中认识自己,对生活与人性也有了更为宽广与深厚的理解:
“当下只觉得,太固执于一个律条,觉得记者就应该怎么样,非要夸张,或者非要掩饰。都是一种姿态,是一种对自己的过于在意。”
“她纯洁,心里没有这个‘我’字,一滴透明的心,只对事坚持。而我说道理时,往往却是‘应该’如何,觉得自己掌握了真理,内心倨傲,只有判断,没有对别人的感受。”
“他们是流淌的,从我心腹深处的石坝上漫溢出来,坚硬的成见和模式被一遍遍冲刷,摇摇欲坠,土崩瓦解。这种摇晃是危险的,但思想的本质就是不安。我试着尽可能诚实地写下这不断犯错、不断推翻、不断疑问、不断重建的事实和因果。一个国家由人构成,一个人也由无数他人构成,你想如何报道一个国家,就要如何报道自己。”
“宽容不是道德,而是认识。唯有深刻的认识事物,才能对人和世界的复杂性有了解和体谅,才能有不轻易责难和赞美的思维习惯。”
当然这仅仅是关乎柴静个人成长和学习的经历,她亲身记录下的这一个个或惨痛,或有力,或感人的采访经历背后的反思和自省,使她最终拥抱住真实。
我无法从中领悟到太多关于生活和人性的道理,知道和经历过毕竟是两回事。但它至少给予我一个看待事物、了解事物的新思路。
学会不能再轻易对某一事物下定论,“所谓专制,就是坚信自己是不会错的想法”。再者,保持对不同论述的警惕,不“听风就是雨”,才能保持自己的独立性。
我对柴静了解很少,但当我得知她和苏珊·桑塔格同是摩羯座,也就不奇怪她为什么那么“执拗”、那么“犀利”,那么喜欢“用力”地自我剖析了。
忍不住会想,摩羯座女生要不要这么可爱!
在阅读中“避难”(内含书评)《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
作者:威廉•萨默塞特•毛姆(英国)
译者:罗长利
出版社:三联书店
“培养阅读的习惯能够为你筑造一座避难所,让你逃脱几乎人世间的所有悲哀。”
《阅读是一座随身携带的避难所》是一本带有浓厚的毛姆气质的读书随笔,或者说是一本文坛巨匠的八卦逸事。
毒舌、刻薄且令人忍俊不禁。
全书由三个部分组成。
在第一部分,毛姆开篇就告诉我们阅读应该是一种享受,是愉悦的,这种愉悦包含获取知识的快乐。任何让你难以产生阅读兴趣的书都不必去理会。
第二部分是毛姆列举了十三位作家跟他们的作品。
在他的笔下,每一个作家都被剔除神性光芒。司汤达、巴尔扎克、乃至陀思妥耶夫斯基都是一个个耽溺享乐、带有自卑自负等人性缺点的俘虏。
其中我最喜欢的是他写简·奥斯汀和陀思妥耶夫斯基两章,很有趣。
简·奥斯汀这个名字对我来说不陌生。小时候在妈妈的影响下,就通读过很多遍奥斯汀所写的《傲慢与偏见》。我不记得曾经在哪里看到个评论说奥斯汀不会去写她所不熟悉的事物,所以在小说中,都是她所熟知的琐碎的日常生活和平淡相近的人物故事,她只写婚姻和财产。法国革命、拿破仑战争等历史事件在她的文章中是不存在的。而这一点到了毛姆笔下就成了奥斯汀的非凡见识,是她生性谦虚的表现。
“她生性谦虚,从没想过名垂青史。如果她有这种想法,就不会如此明智了。以文学的观点来看,那些事情不过是短暂一现的昙花,这便是简在小说中拒不提及那些事件的原因。”
毛姆是偏爱奥斯汀的。在她写给姐姐的书信中,大部分是她对邻人、亲戚的揶揄和打趣,这被毛姆看作是一种天生的幽默感。他认为奥斯汀目光敏锐,她发觉了人们身上的蠢笨荒唐、自高自大、装腔作势。平时要是遇见这类性格特点尤其膨胀的人,大家会不约而同地厌烦且选择远离吧,但对奥斯汀来说,她却觉得十分有趣。比方说《傲慢》里那个虚荣没头脑的贝内特太太和蠢笨虚荣的威克姆先生,读了并不让人反感只哭笑不得。大概就是因奥斯汀拥有的坦率且宽容的性格,而这也成为她作品强大的魅力所在。
对于陀思妥耶夫斯基,在去年我已开始熟知他。无论所读过的任何一个作家在为他所写的传记中,都会用非常多的篇幅去罗列他的生平和背景故事。
而陀翁几乎是一个人性反面教材。任何所能想象的丑恶点在他身上都有。但就是这样一个带有许多人性缺陷的人,却塑造出《卡拉马佐夫兄弟》里那个善良、纯洁、正直的阿廖沙以及具有神性的角色佐西马长老。
毛姆认为这种矛盾正是催生出陀思妥耶夫斯基作为一名艺术家所独有的创造性,让他成为一名杰出的小说家。
也是毛姆的这一篇,给了我重新认识《卡拉马佐夫兄弟》一个很大的帮助。
当然,毛姆还写到了其他几位作家,比如写《战争与和平》的列夫·托尔斯泰、《包法利夫人》的福楼拜、擅长书写短篇小说的契诃夫等等作家。这个部分我是快速翻阅的,等以后对他们的作品产生兴趣,有机会读了之后再来回顾对比毛姆对他们的看法,肯定会更加有意思。
第三部分是毛姆的哲学观,主要是他对恶与真善美的看法。
有一个部分还蛮有趣的。毛姆说他尝试过去寻找一本能够让他一劳永逸解决一切疑问的书,因此他从古典哲学家读到现代哲学家,却发现他们的言论非常不一致,这还取决于他是一个什么气质的人。毛姆只好缩小范围,去寻找一个观点相似的哲学家,这样做出疑问的解答也一定会使他满意。
读到这里的时候,我想起很久以前看过的一个观点,大概意思就是说,我们在选择所阅读的书籍时,会不由自主受到自己人生经历、性格偏好的影响,很容易陷入一个怪圈。当然,毛姆这句话只是试图寻找一个解答人生疑问的导师,而不是只读同一个类型的作品。
跟随自己爱好去选择书籍、做不到完全的客观阅读选择是在所难免的。别让阅读成为一种负担。乐意怎么读就怎么读吧。
如文末所言,“不过顺应其天性,做好分内之事罢了”。
在阅读中“避难”(内含书评)《房思琪的初恋乐园》
作者:林奕含
出版社:北京联合出版公司
螃蟹思琪。
看完《房思琪的初恋乐园》,我脑海里不知怎的只剩下这四个字,螃蟹思琪。
人名前连缀着一个动物名,让我恶心想呕。
当她像一只前几天别人送给李老师的螃蟹一样五花大绑在床上被强暴,她不知道,自己的灵魂再也不会如以往一样,回到她的肉体上了。她成了螃蟹思琪。
今年一月份《房思琪》简体版终于面世。连续三个晚上十一点后我亮着床头灯翻阅着,越读越战栗,越战栗越不由己地读完了它。
伴人度过沉闷时光、给人精神愉悦和力量的文学,在另外的女孩身上,竟然是一道咒语、一道催命符。
“文学可以化作咒语,使人催眠,在漫长的反抗中,女孩渐渐开始享受受害者的角色,着迷于这场自己向恶魔的献祭。”
连作者林奕含自己也发问“文学是一个巧言令色的东西吗?”
可是,巧言令色的不是文学,是那些利用文学,才华和道德相背离的人在巧言令色。
他们是在利用某种社会文化绑架了女孩们的思想做尽龌龊之事。
“他发现社会对性的禁忌感太方便了,强暴一个女生,全世界都觉得是她的错,连她自己都觉得是自己的错。”
被自尊缝上嘴的房思琪如此。敢于说出来的呢?
郭晓奇,也是受害者之一。她鼓起勇气在网上发布了自己的遭遇,却遭到网络上铺天盖地的谩骂。
大家愤仇敌恺地举起“讨伐第三者”的大旗,却蒙蔽住了自己本该看到她是一名无辜受害者的眼睛。
“我发现,人对他者的痛苦是毫无想象力的。”
“把一切看成一个庸钝语境,一出八点档,因为人不愿意承认世界上确实存在非人的痛苦,人在隐约明白的当下就会加以否认。在这个人人争着称自己为输家的年代,没有人要承认世界上有一群女孩才是真正的输家。”
作为旁观者,追求正义原本无可非议,但被自负、仇恨蒙蔽双眼,将一己好恶凌驾在事件之上,有可能永远不知道真相为何。
我们该庆幸自己不用接触,就可以看到这个世界的背面,看到皎洁的月亮上坑坑洼洼的真容吗?
一般是,大家愤慨怒斥一番现实之后,依然装作不知道世界上还有好多个女孩正在被强暴、被伤害。
因为无力。
无力去改变这个现实。
世界上依然还有像李国华一样道貌岸然的社会人物。
依然还有如房妈妈一样的“为什么要教性教育,那是给需要性的人”的思想存在。
还有那些对事实盲目指责或闭口不谈的帮凶。
难怪林奕含说,“人类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屠杀是房思琪式的强暴。”
难怪房思琪质问,“为什么所谓教养是受苦的人该闭嘴?”
写到这里,坦白讲,心里有点忐忑。可又觉得如果把这本书的读后感在最后刻意引向一个积极光明的结尾,有点不忍,也有点虚伪。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