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近一个月,我和孩子们慢慢熟悉起来,虽然还没有全部记住他们的模样和名字,但每当我微笑着走进教室,迎上孩子们信任、敬佩的目光,我就很快找到上课的感觉,带着孩子们在语言的天空里尽情飞翔。
教书育人二十四年,上课的感觉从来没有像现在这么好,没有压力,也没有功利,我只需要全身心投入课堂,像磁石一样,牢牢吸住孩子们的目光,将他们的注意力锁定在我可控的范围之内。事实证明我做到了,教了二十四年书,我终于像我期望的那样,成了一名让学生喜欢的老师。我不断地在课堂上唤醒、激励,只为真诚的走向学生,教给他们知识与技能的同时,也教给他们方法,让他们接受文字的浸润和熏陶。
这一批孩子,大多来自农村和牧区,起点低,底子薄,整体水平不是很高,但我从来不把他们看做是差生,我坚信只要肯学,就会慢慢进步,所以我把重心放在激发学习兴趣和培养学习习惯上,比之前更有耐心,对他们要求也更严格。起初,孩子们不适应,嫌作业种类多,要求高,但慢慢也就适应了。
我上课有个习惯,就是从来不喜欢带着情绪上课,总要把自己心态调整好,高高兴兴进课堂,开开心心上课。但是讲真,孩子们起初的表现很不尽人意,不愿张嘴读课文,也不敢举手回答问题,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情况才慢慢有了改善。我一遍又一遍的示范、指导,不断鼓励,耐心等待,终于等到孩子们开始大声朗读,举手发言。尤其欣慰的是:好几个原本不喜欢学习的孩子,他们的眼神曾经空洞无光,但最近,他们的双眼有了光亮,课堂紧跟着我,开始积极举手发言了。其中印象最深的是一个少数民族孩子,最初上课连书都不愿往外拿,坐没坐相,站没站相,满脸的玩世不恭。可是从前天开始,他开始听课了,昨天他举手发言了,今天他又举了三次手。
今天下午,有组内老师在四班试讲,我最担心孩子们会因为紧张而不敢回答问题,就不断鼓励他们积极发言,把最好的一面展示给别的老师。结果,孩子们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很多平日没举过手的孩子都举手发言了,表现出奇的好。更让我意外的是:下课后,一个平日害羞胆小的女孩子居然追到试讲老师背后,问她要上课时的背景音乐呢。
以前教尖子生的时候,我常常高估学生,所以一旦他们有什么没做好,我就会生气,让郁闷堆积在心里,直到泛滥成对孩子的不断批评和指责。但是现在,我调整心态,放慢节奏后,这种感觉就完全消失了。我带着真诚和耐心走向学生,只要他们有进步,我就及时肯定并表扬他们。没有急功近利的焦灼,我反而获得了一份欣慰和满足。而孩子们也在用努力和进步不断的回报我。这是我想要的结果,也是超出了我预期的结果。课堂上,每一双眼睛都是夜空最亮的星星,每一张微笑的脸都是一朵待放花,而我要做的就是不断鼓舞和唤醒,让每一张花朵般的笑脸在课堂上次第开花。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