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时差党
流浪欧洲之寻味酒香波尔多

流浪欧洲之寻味酒香波尔多

作者: 白水水的草稿箱 | 来源:发表于2020-05-22 18:39 被阅读0次

    起初决定造访波尔多,只是因为知道那里是葡萄酒的产地,上葡萄酒课的时候虽然品得云里雾里,但却产生了对葡萄酒的强烈求知欲。

    结果这一趟不止收获了葡萄酒的知识,美食,美酒,风景,孤独,主内的家人,陌生的朋友,旅途中所需要的一切都在不知不觉中降临。

    从略显粗犷的西班牙到法国西南部的波尔多,坐飞机只消一小时十五分钟,但这短暂的旅途却带来了截然不同的风光。

    步行在城区的时候是周五的上午10点钟,只有面包店和少数的咖啡馆在营业。干净的街道和建筑,穿着妥帖步伐紧凑的行人,初冬的阳光从来不讨人厌,明媚中带着一份凛冽,在建筑的背后留下一片深深的阴影。初到西班牙时令我苦不堪言的单肩登机包,此时竟然被我完全遗忘,只顾得享受这初次见面的小城的清爽。

    步行数百米,穿越两条方形面包般的石块铺成的小路之后,眼前突然出现一片开阔的广场,其上赫然矗立着一座称得上宏伟的教堂,阳光穿过教堂的两座塔尖,在其间闪烁。背后是身形矫健的列植树群,枝丫舒展而繁茂,虽已落叶,却仍有扑面而来的蓬勃之气。其下是电车蜿蜒曲折的轨道,坐电车在林中穿梭,该是一番妙趣横生的体验吧。于是我愉快地拍了个小视频,并大声告诉姐妹们,I love France!!! (而此时,她们正在西班牙的长途巴士上痛不欲生。)

    我素来喜爱法国,甚至在我实地到达这个国家以前。这其中的缘由我说不准确,浪漫、自由、艺术等标签令人心动,但我想也与它在美食界的盛名密不可分。

    法国人民热爱美食的程度非同寻常,并且相当引以为豪。人们会花非常长的时间吃一顿饭,一道菜一道菜慢慢吃,每道之间等十五二十分钟也不会着急,因为吃饭的另一个功能是情感交流,恋人或是朋友,含情脉脉或是热火朝天,时间总是不嫌多的。菜上来了,大家的注意力便立刻集中在食物上,相互品尝,对美味从不吝惜赞美之词。

    最简单的完整套餐包含前菜主菜和甜点,三道吃下来分量绝对是非常足的,我一个人吃通常会跳过前菜吃主菜,然后根据饱感选择要不要吃甜点,不过一般不超过十二分饱的话我是一定会吃甜点的。是谁最先发明一顿饭要吃点甜的收尾?活生生让人长出一个专门装甜点的胃。

    大街小巷里咖啡馆和餐厅一个挨着一个,看中哪个就进去碰碰运气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说实话我认为每一家都暗藏着自己的小秘密,只是,如果偶尔想吃一顿正儿八经的法餐,不妨提前做做功课慎重选择,不失望的可能性会更高。

    流浪欧洲期间发现一个不错的觅食app, 叫The Fork,评分值得参考,最大的优点是有餐厅不同时段的折扣信息,而且可以随时预约。在波尔多找到的这家可心的餐厅有9.6的评分(现在是9.5了),不论在哪个国家的哪个点评软件上,这样的高分也是挺少见了。

    餐厅Bistro Reno,小小一间,前厅后厅不过九张桌子,还得人挨着人坐,颇有小酒馆的热闹劲儿,一个人吃饭也不会感到孤单,因为隔壁桌离我实在是太近了,要不是不懂法语我简直能参与他们的对话。七点半到店里,两个挺年轻的厨师坐在外面的椅子上聊天,老板兼服务员开门迎我进店里,我是第一个到店的客人。在法国,不知为何我总是第一个到店的客人,然后我会选择角落里视野最好的位置,看着空空的桌椅怀疑这家店是不是生意不好。但我的担心总是多余的,八点过后,客人会陆陆续续进来,甚至预约在九点的也有,我猜想法国人会不会吃晚饭前要去喝一杯。

    落座之后,老板拿来一块写满了菜单的小黑板,靠墙放在我桌上,一道道给我翻译,最后我点了一份鸭肉,配一杯当地产的红葡萄酒。

    鸭肉的切面粉嫩,火候恰到好处,鸭皮微脆,带着一层厚厚的油脂,切下一小块便于入口,连皮带肉,蘸着鸭肉的酱汁,入口是滋味醇厚的野味,每一次咀嚼都迸发出更强烈的肉香。配菜是南瓜酱蒸南瓜凉拌南瓜和一个鹅肝团子,第二口鸭肉蘸着南瓜酱吃,活泼的小鸭子在满是南瓜酱的湖中游来游去,南瓜成熟的果实味给鸭肉增添了新的一层醇厚的风味,同时南瓜的清甜与鸭皮的脂油碰撞交融,让厚实的肉感瞬间轻盈。

    厨房在餐厅的一角,用带玻璃的吧台隔开,我的座位很绝,从镜子里刚好可以看见厨师的正面,虽然看不到手上的动作,但是他们做菜时候的表情一览无余。

    从老城区沿着加龙河一直往上走,就能到Cité du Vin,红酒城,一个葡萄酒博物馆。

    据说这个博物馆是近几年才建成的,这个闪耀的金色和扭曲的形状让我不禁想起朝日啤酒公司东京总部大楼顶上那一抹金色,难道这是啤酒和红酒跨越东西方文化在空中的一次碰杯?

    入馆每人发一只播放器和一副耳机,可以选择不同的语言,导游就在播放器里只对你一个人讲话,到一个介绍点扫一下播放器就行。

    展示的内容包罗万象,一切跟葡萄酒有关的内容都能找到,葡萄酒的历史、产区产量消费量、制作方法、不同年代的葡萄酒文化、葡萄酒轶事、品酒方法、与餐厅菜品的配合等等,知识量巨大。

    最让人雀跃的是,这些内容以富有趣味的互动甚至游戏的方法呈现给游客,在这里你可以重新当一个一无所知的孩子,用游戏的方式探索新大陆。

    比如介绍葡萄酒的香气,你可以自己去闻那些装着皮革手套、正在被削的铅笔、抹开的果酱还有很多生活中不太注意得到的味道,然后才会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个味道,品尝葡萄酒其中特殊的风味其实并没有标准答案,他说有柠檬和桃子的味道,你说有香蕉和草莓的味道,是你将这味道与你记忆中的某种味道做一匹配,所以如果你的嗅觉味觉记忆库越充实,你的感受和描述也就会越精准。

    我最喜欢的香槟是因为某一个酿酒场的失误不小心生产出来的,但意外受到英国上流社会的追捧,并且还推动了玻璃产业的发展,因为香槟对瓶子的压力太大普通的玻璃瓶会炸开。贯穿古今的葡萄酒文化都藏在一个个小窗户里由全息投影的小人像演话剧一样生动地演绎。

    参观的末了,可以上楼喝一杯,所谓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嘛。这一杯包含在20欧的门票里(学生15欧)。有蛮多品种可以选择,本地的居多,其他国家的也有。不过在酒乡波尔多,当然是要选择本地的啦。

    一杯酒,几多愁。江河漪漪,独上高楼。怎奈何身旁痴人笑。

    酒下肚,愁空留。清风徐徐,佳人万里。只叹个天涯有尽头。

    《加龙河上饮酒有感》

    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是此行附赠的小礼品。

    宽敞的主厅里立着一个个有故事的人,扬声器里放着音乐读着他们每一个人的故事。墙壁的顶部排列的小窗里透过的阳光使这个巨大的空间曼妙多姿起来。

    其他展厅的作品有点意思但不甚出色,不如神秘的天台和天台尽头的咖啡店有趣。

    在波尔多这几天我住在一家叫center hostel的青年旅舍里,这家旅舍也真的是波尔多的center。一楼是咖啡馆兼餐厅,不仅住店的客人会来这里,所有独自来波尔多的旅人若是想找人说说话都会来这里喝一杯,问他们为什么,答曰,这里是hostel嘛。

    在这里我遇到了两个在法国学校实习的美国学生,还跟其中一个韩裔的姑娘聊了信仰,还有一个来自约旦的建筑系学生,在西班牙读书,给我们展示了好多他的灵感速写,还给我教了一遍阿拉伯语字母表,相应地,我给他教了“你好吗”这三个字。

    我的下床住着一个瘦弱的南美姑娘,她立志要学理发和化妆,化着非常浓的烟熏妆,第一次见着实吓了一跳,聊起天来发现是个很真诚天真的姑娘,为了生计先在汉堡店打工,给我们吐槽着像汉堡机器一样的打工日常。

    我要离开的那天来了一个主动跟我和南美姑娘打招呼坐过来的法国男子,一见面就给我们说他的凄惨遭遇,为何这时出现在这里,前几天还在中国青岛出差,被一女网友邀请来波尔多又如何被奇怪对待之类的,总之点了一杯啤酒之后就打开了话匣子。

    后来又来了一个开朗健谈的印度小哥,留着络腮胡,扎一个丸子头,戴一副圆圆的黑框眼镜,长相和气质都有点像日本人,就是皮肤黝黑了一点。交流时态度热情而礼貌,让我猜他是哪里人,提示是一个离中国很近的地方,于是我把新加坡马来西亚和泰国都猜了一遍,最后才猜到是印度的,真的没有一点印度口音。小哥陆续在巴塞罗那、巴黎、柏林读书,爱交朋友的人应该走到哪里都不会孤独。

    去波尔多参加了我在欧洲参加的唯一一次华人教会的聚会,证道人还是特地从台湾赶来的牧师。这位哈佛博士毕业的牧师散会后跟我讲,不管做哪一行,都要尽力做到最好,这样更有机会出来,比如你想做厨师就参加个什么厨艺大赛拿个奖… 说实话第一次听到这样的建议,但这是神让他亲自经历的一条路,所以他才对此深有体会。

    认识了一个在波尔多学葡萄酒专业的姐妹,还有一个学甜点已经做厨师的姐妹,虽是短暂的相遇,也希望神点起的每一个闪烁的火光可以在相遇时彼此照耀,离开后彼此纪念,将来在天家重逢。

    一个人旅行会孤独吗?

    其实不论身边有多少人,人总是会孤独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流浪欧洲之寻味酒香波尔多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jcah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