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资本发展史
(四十三)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

(四十三)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

作者: 乡野小哲 | 来源:发表于2020-11-28 09:54 被阅读0次

快速生成的日元带来了股市和楼市的飞涨,为了追逐虚拟财富,资本逃离了实体经济,留给日本经济的,只有失去的十年。

洛克菲勒中心位于纽约市曼哈顿第五大道,它以美国石油大亨洛克菲勒的名字命名,是美国的地标建筑之一,也是财富和权势的象征,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洛克菲勒中心被日本三菱公司收购,当时有媒体惊呼日本入侵。1987年3月在伦敦佳士得拍卖会上,一家日本企业已将近四千万美金拍得这幅荷兰作家梵高的名作向日葵,刷新了梵高作品的拍卖纪录,世界为之震撼。在1985到1990年间,许多世界名画的拍卖价格都被刷新,而买主几乎都是日本人,这仅仅是日本大量收购海外资产的著名案例。而日本居民和企业收购海外资产的直接原因是日元的大幅度升值,开始与1985年的一次秘密会议。

1985年9月22日清晨,一位日本官员身着高尔夫球装匆匆登上前往纽约的飞机,他就是时任日本大藏大臣的竹下登,当时的大藏大臣掌管着财政,税收和金融,是日本经济事务的核心决策者。竹下登此行的目的是要参加一个重要的国际会议,参会者还有美国,德国,法国和英国的财政部长。在会议上,五国财长达成了一系列协议,其中最重要的一条就是联合干预外汇市场,让美元对主要货币有序贬值,由于会议的地点是在纽约的广场酒店,这个协议就被媒体称为广场协议。

在广场协议签订之前,日本已经经历了长达20多年的高速增长,经济总量跃居全球第二,当时的日本依靠廉价的日元和高超的工艺让日本制造的产品畅销世界,成为当时最大的贸易顺差国。由于美元大量流入日本,日本的外汇储备大量投资债券,到1985年,日本取代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债权国。而美国的外贸赤字却在不断扩大,所以美国希望通过美元贬值来增强美国产品的出口竞争力并改善美国的国际收支状况

在广场协议签订后,不到三年的时间,日元仿佛坐上了火箭,从1美元兑250元一五飙升到1美元对120。当时的日本已经度过黄金十年,完成了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宽松的货币政策之下,日本城市化的进程显著。日元对外升值,本土货币宽松,这直接驱动了日本海内外的投资风潮,在海外大量收购资产,在本土投资股市楼市,两大超级泡沫腾空而起,股市日经指数从一万多点冲高到4万点以上,楼市更是一片喧嚣,在最疯狂的时候,仅东京一个城市的土地价值就相当于美国全国的总地价。日本经济在资产泡沫和城市化的喧嚣中再一次进入了高速增长的时期。

而代表日本签订广场协议的大藏大臣竹下登,也在1987年荣登内阁首相的宝座,宽松的货币带来了通货膨胀,日本政府开始实行紧缩的货币政策。在1989到1991年间,日本央行连续五次提高利率并收紧银根,抑制投机。两大泡沫应声而破,股市在1989到1990年间暴跌超过70%,楼市在1990到1992年间也暴跌超过70%,日本经济从此告别了高增长的时代,而此时的竹下登也已无力回天。

在1989年,他因为一次政治丑闻黯然下台,1995年,由于经营不善,当年收购的洛克菲勒中心又被半价卖回给美国人,当年日本人收购的名画,有许多甚至还没有开箱就被重新运回到拍卖场。

1990年前后被称为日本经济盛极而衰的拐点,此后,日本形成了一个低增长,低利率,高负债的模式,被后人称之为颓废的十年,而当年因日元升值而大量收购的海外资产却成为日本经济的一大支柱。所以就有了今天两个日本的说法,一个是长期低迷的日本本土经济,另一个是日本国民的海外资产不断向本土汇回收入。时至今日,日本国民拥有的海外资产及汇回收入仍高居世界第一。

多年来,日本经济泡沫的升腾和破灭像谜一样困扰着人们,有人归咎于广场协议带来了日元升值和资本外流,有人解读为投机资本和泡沫破灭带来的盛极而衰,也有人认为这就是一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必经历程。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四十三)日本经济泡沫的破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jqw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