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语文教学也可以清清楚楚一条线

语文教学也可以清清楚楚一条线

作者: 宋红利 | 来源:发表于2020-08-17 22:16 被阅读0次

    摘要:打破固有观念,明确课程标准,深入解读文本,制定明确的教学目标,通过多途径的有效教学策略,让语文教学也可以清清楚楚一条线。

    关键词:语文教学  教学目标  教学策略  清清楚楚

    经常会听到有人这样评论:“数学是清清楚楚一条线,语文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对于其他学科或者很少接触语文这门课程的人来说,他们更多的认为数学教学很清楚就是围绕一个新内容,所有教学知识点的行为都是为这一个新内容服务,一旦掌握,接下来就是形式各样的练习题,已达到掌握这一新内容的目的,而对于语文呢?上完一节课会让人感觉什么都学了,又都什么没学会,甚至一节课下来不知道语文老师要干什么?

    每当听到有人这样评论一节语文课,我都感觉莫名的无助,静下心思考一番,思考这节课的教学目标到底是什么?我是通过怎样的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习的呢?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的四种能力,我是否在做,做的是否扎实?

    为什么我们的教学会让听课者产生种种误区,首先应该就是教学目标出了问题,贪多求全让教师在备课中很难将自己所要教学的内容很好的融合,于是各种琐碎被强加于课堂的各个环节,最终出现冗繁紊乱的情况,什么都想教,什么都没教好。当听到中国著名教育家叶澜老师说:语文也可以清清楚楚一条线。瞬间感觉自己的想法得到共鸣。那如何让我们的语文教学也能清清楚楚一条线?

    一、敢于摒弃,明确教学目标

    首先就是要学会舍弃?舍弃什么呢?我们很多老师在备课的时候,都会有这种心理,朗读指导不能少,字词巩固不能丢,课文理解一定要,写作方法不可缺,整个课堂“东一榔头,西一棒槌”,而最终导致的结果是什么呢?真的是模模糊糊一大片。就拿本学期学校组织的一次《统编教材语文教学策略单元交流研讨课》来说,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我们很多老师拖堂了,其实在常态课中我们经常也是,本次活动我们上的都是翻转课,学校给我们的温馨提示虽然是翻转课堂,但是我们要结合实际,我想这个“实际”应该是,一根据学生积累程度的差异,教学要适度调整,二教师在教学中切勿死搬硬套,应和自己的教学认知进行融合。

    活动中一位老师上了四年级上册《呼风唤雨的世纪》一课,我们知道名师的课堂本身就是大容量,然而这堂课老师自行渗透了朗读指导的部分,拖堂已成定局,而教学的目标鼓励学生提问,罗列问题,整理问题,研究问题却被搁浅到下一个环节,因为时间的原因只能拖堂,甚至是草草了事。再比如一味地照搬引来的后果,《竹节人》一课,教师的出发点是好的,想要引导学生理解什么是细读文本,可是当把文本读完,让学生感受这个玩竹节人的乐趣时,已经下课了,而重点问题引导学生如何做竹节人指南虽有所涉及,但明显的很仓促,学生也没有真正有所收获。

    课后,思考这些课,包括观察我们的常态课,一直在想我们的语文课不能再搞大扎混了,样样俱全,味道却很一般。我们要敢于放弃,让“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语文课堂揭开面纱,真正亮相。

    明确教学目标,找准着力点,明细我们手中的那条线才是问题的关键。例如《呼风唤雨的世纪》,我们的目标就是让学生学会提问。什么指导朗读啊,范读啊,比赛读啊,合作读啊,和这些不需要在这节课上培养的能力都说拜拜,或者渗透于学习过程的某一环节,但也是为达成教学目标做渗透。《竹节人》一课,作为有目的的阅读单元,这一课的目标就是有目的的完成制作竹节人的指南,感受竹节人的乐趣虽然也是个教学的目标,孰重孰轻,老师要掌握教学的艺术。

    断舍离,筛选出准确的课时目标,让教学的思路更清晰,让教学的目标更明确。

    二、敢于挑战,研究教学策略

    闫学老师曾提出,“文本解读是语文教师的首要基本功,这主要表现为:文本解读影响教学目标的制定,影响教学内容和教学策略的选择......”,[1]因此一旦才明确了教学的目标,教学的策略便可以有的放矢。

    然而,在教学中,总感觉我们的老师在教学策略的再深入问题上打转转,举个例子,我们说是教学生写字,但是三、四年级的学生了我们还用一、二年级的教学法,五六年级了还用三、四年级的教学法,合适吗?我们指导学生进行朗读,仅仅停留在比赛读,分角色朗读,教师范读,口头要求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等方面,也就是哪篇文章都可以用的这种教学策略教学生朗读,这样的课堂与文本没有链接,何谈深入?

    那如何才能以课文为例,通过文本解读,研究一堂课的教学策略,深入到语文课堂呢?

    最近看到于永正老师指导学生朗读一文,让我对文本解读,选择合适的教学策略,有了一些思考和信心。

    学生初读课文,教师一般提出读准字音,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的要求。[2]于老师在学生初读课文时不是这样空洞地提要求,而是根据学生朗读时经常出现的问题,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给学生具体而又明确的指示。请看于老师教学《新型玻璃》这一课的朗读导语: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课文。看一看这一课一共介绍了几种新型玻璃,是哪几种。遇到生字要看看拼音,多读几遍,记住了以后,再往下读。哪一句读不通顺,回过头来再读,直到把这一句读通顺了再往下读。好,现在请大家一边读,一边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生放声朗读课文。)

    这段导语简洁明了,提出了三点要求:朗读时遇到生字多读几遍,要看拼音读准记住;难读的句子要多读几遍,读通顺以后再往下读;在内容理解方面,要求通过朗读读懂课文介绍哪几种新型玻璃,培养学生边读边思考的习惯。不少学生朗读课文时往往是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怎样朗读才能做到眼到、口到、心到?于老师提出的这几点朗读要求就将读书“三到”具体化了,对学生认真朗读课文有很强的针对性和指导性,不仅让学生明确朗读的具体要求和方法,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认真朗读的习惯。

    不同的课文,于老师在初读课文时提出的要求也不尽相同。[3]《月光曲》记叙了这首曲子是如何谱成的这样一个传说。教学这篇课文于老师的朗读导语是这样的:

    请打开书,读读课文。读过之后,看谁能把这个传说说给大家听听。读的时候,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

    (板书:字字入目,过目不忘)

    学生自由读全文。

    读书要“字字入目,把内容记住,能过目不忘才好呢”。大家都知道朗读能帮助学生记忆课文中规范的书面语言,但是怎样朗读有效保障学生记住语言,于老师给出的办法是“字字入目,记住内容”,这样才能过目不忘。过目不忘是朗读记忆的最高境界,并不是每个孩子都能做到。但小学生正处于记忆力最旺盛的年龄,教师经常作这样的提示,能导向学生有意识地记忆课文语言,对促进学生的记忆,养成认真朗读的习惯,都有积极的作用。

    这些导语看似随意,信口而说,其实透露出于老师对如何指导学生有效朗读的良苦用心。

    而我们教学的策略真的只是随口说说,却毫无价值,学生操作时一片茫然,难以下手啊。

    真正的教学策略应是具有可操作性的,符合学生年龄特点的,敢于深入的,从而影响孩子一生的学习能力。

    三、敢于实践,打破常规

    在做好了以上两点之后,在教学的过程中我们就要敢于跟浮于表面的蹩脚运用,和学艺不精的囫囵吞枣式模仿说再见。一节语文课上,在知作者环节,有位老师运用了很多人惯用的一股脑儿将作家的背景资料抛给学生读一篇,细细想来在这里知作者是否合适呢?然而了解的看似全面,学生却什么也没记住,没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原动力,这样有什么用处?目前网络如此发达,如果把此任务布置为课前作业,设置竞赛题的方式知作者,或者口语练习:我眼中的XXX,或者怎样的XXX,或者在适当的地方引入作者相关的内容是不是更好呢。

    同时,古诗词教学课中我们是不是只能通过解诗题,知作者,明诗意,悟诗情的教学策略去学习古诗,戴建荣老师以“读”贯穿古诗词教学整个课堂,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爱上古诗词岂不更好,赵志祥老师以启发鼓励、幽默有趣的口吻,激发学生探究古诗词的兴趣岂不更有意思。

    曾不止一次听专调侃到:中国的孩子是最会理解老师的学生。说白了就是在课堂上学生很多时候都是在配合老师,刚开始听这句话大家就是笑笑而已,可事实确实如此,那作为我们是不是特别的惭愧的,就此问题,我问了我的学生,他们的答案是否定的,但是我似乎还是能感受到那种配合的味道,心里又是一阵酸酸的感觉。

    孩子们是祖国的未来,在教育的路上我们千万不可打马虎眼,要敢于远离舒适区,挑战自己课堂中的问题,打破常规,不断实践,完善自己的课堂,对每一个生命负责。

    敢于摒弃,明确目标;敢于挑战,落地策略,敢于实践,打破常规,层层深入,实践于自己的课堂,反思再创造,让我们的语文课也可以清清楚楚一条线。

    文献参考:

    闫学《小学语文文本解读》上自序,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年,15页。

    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阅读教学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160~161页;

    于永正《于永正课堂教学实录〈阅读教学卷〉》,教育科学出版社,2014年,244页;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语文教学也可以清清楚楚一条线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ycj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