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婚姻育儿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三

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三

作者: 黄中瑜湖北荆门屈家岭 | 来源:发表于2020-07-09 07:58 被阅读0次

我们要告诉孩子:谢谢你这么安静。

要让孩子努力做到,即使得不到表扬,也好好做。

公交车上孩子很吵闹,父母吓唬说:“警察来了",或者说:“让你下去”。这样哄骗孩子,孩子会变本加厉地吵闹。

如果父母表扬说“真了不起,这么乖”,这个表扬也存在着问题。这样会导致孩子得不到表扬,而不好好做。比如发现了垃圾,捡起来之前首先确认一下周围有没有表扬自己的人,如果没有就不去捡垃圾,这就是问题。

我们做父母的应该注意到孩子的良好行为之后,可以说一些“谢谢你这么安静”这类的话。

孩子总是想要表现的特别好,或者特别坏,一开始往往想要做个好孩子,获得父母的表扬,但如果父母注意不到,或者认为理所当然,而什么也没有说,他们就可能会惹一些麻烦,来引起父母的批评,但是父母必须让孩子明白,他们不需要这么刻意引起父母的注意,如果孩子能够从保持安静中获得对他人的贡献感,那也就不会再做一些令大人头疼的事了,如果能够拥有贡献感,孩子也就不会再盲目的渴望获得表扬了。

没有必要时时盯着孩子。孩子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

在生活中有很多现状,往往都是父母通过说一些挫伤孩子积极性的话来妨碍孩子的学习。如果教导孩子学习是父母的责任,那父母就有必要想办法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即使是父母,也会有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根本不可能实时时盯着孩子。

孩子如果考试考好了,自然是皆大欢喜,但如果父母再怎么尽力,孩子还是没有考好的话,父母会不会斥责孩子说他令自己失望呢?会斥责孩子的父母,也许认为如果孩子考好了,都是父母的功劳。其实不然,孩子的成功是他们自己努力的结果。

这个时候担心被父母放弃的孩子,为了吸引父母的注意和关心,就会做一些令父母头疼的事情,也就是不学习或者考砸之类的事情。

孩子为了反抗父母,而不好好学习,这对孩子没有一点好处。这个时候我们做父母的会毫不犹豫的告诉他:你并不是为了满足父母的期待而活着。

即使父母,也不可能完全了解孩子,父母可以有不了解孩子的地方。

孩子有一些即使父母也无法代替,只能由自己解决的课题。父母可以提前告诉孩子:如果有什么我能够帮忙的地方,请尽管开口。

如果孩子主动求助,父母可以在许可范围内给予帮助。如果没有收到孩子的求助,父母绝对不能妄自采取行动。

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课题,基本上只能由孩子自己去解决,另一方面是因为事实上,即使父母也未必真正了解孩子。

不仅仅是亲子之间,涉及他人也是同理,自己虽然能够推测一二,但还是有很多不清楚的地方,与其做一些错误的判断,倒不如在对孩子的言行产生疑问的时候,坦诚的询问。

关于协助孩子,还有下面这一点需要注意,可能父母们都有过面对孩子问题,不知道如何是好的时刻,这时候父母可以直接告诉孩子自己,因为他的所作所为而感到困惑。

孩子肯定也会有一些不知如何办的事情,最好是孩子能够靠自己的力量解决,但如果是自己的力量无法解决的事情,也可以向父母求助,希望大家能够成为令孩子信赖的父母。

仅仅是爱孩子,还远远不够,要努力学习与孩子的相处之道。

没有坏父母,只有笨父母。

孩子一出生,育儿工作就开始了,初为父母会遇到很多棘手的问题,究竟该如何跟孩子相处?如何跟她交流?真的是一点也不懂。

大多数父母在并不如想象中美好的现实面前都会束手无策,被夜里哭闹不休的孩子吵得不得安眠?对,总是顶嘴,爱逆反的孩子,着急发火,厉声斥责,甚至有的父母打着教育的名义打骂孩子。

很多人都根据父母曾经对待自己的方式和一些模糊不清的知识来养育自己的孩子。这样的父母也绝非坏父母,而是笨父母,因为他们只是不懂得如何与孩子相处。

如果不懂得爱孩子的方式和育儿方法,那就很快会陷入困境,这种方法并非一朝一夕就可以学会,但也并不太难,只要有勇气改变一直以来与孩子的相处方式,很快就能够与孩子轻松相处了。

只在孩子用语言好好表达诉求的时候答应他们。父母不要将自己的愤怒正当化。

很多时候,父母并不是厌烦孩子要求的内容,而是讨厌他们的诉求方式。

如果孩子用语言提出要求,就满足孩子的需求,如果用哭闹的形式,反而不应该买给她。

有的孩子即使会使用语言了,依然还想通过哭闹发脾气来继续支配周围的人,这种时候大人必须告诉孩子,这种方式无法打动别人,他完全可以用语言来传达自己的思想,一开始父母必须交给孩子,如何好好用语言来表达诉求。

体罚往往伴随着愤怒,他根本就无任何意义,不过是为了报复,即使不动手批评,也等同于体罚,说是为了教育,其实只是为自己的愤怒找一个正当理由。

所以我们还是希望大家多花些时间教会孩子好好用语言来解决问题。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怎样做一个优秀的家长三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gzdck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