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
以前的教育,是从口里出来,耳朵里进去;或从眼睛里进去,又从口里出来。荀子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口耳眼之间距离各约四寸,可以算它是平面三角的教育。
现在是要立体几何的教育呢!因为“生活即教育”是:有的生活要手脑联盟起来干,有的要用脚一起干,有的要运用全身的力量来干,才干得好,才干得出色。
这段话摘自1934年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的《新教育史》之生活教育教育提要。近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还在这条路上探索,虽还没有完全落实,但一直在路上。
对比
前天加入了新课程关键词的21天阅读打卡营,虽然这本书在11月初便开始阅读,但昨晚为了打卡,再次对核心素养进行再次阅读时,依然对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不是很明了。目前的教研、论文、评课活动中随处都能听到有老师张口就能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还需要要多悟。但是直播过程中,崔允漷教授的这句话记忆犹新:不同阶段的老师面对同一个问题,切入点是不同的;作为成年人的学习,不用什么都读,就读自己需要的,而且需要的可以反复读;暂时没有用的,可以暂时不读。确实,一天哪里来那么多时读那么多书。如果把读书当成任务,草草的完成一篇读书心得,在公众号上做一推广,请问,你的书就读完了吗?
书是一种工具,是在你遇到问题时,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是在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是大咖的书越是能做到经久不衰。比如,前两天年年不忘的“教学评一致”在陶行知文集中看到在1927年晓庄师范的校训就是“教学做合一”,崔允漷教授将这种现象这样描述:有些原本是常识,但被遮蔽已久,实践中明显存在偏差,如“教-学-评”一致性。
读书——读经典的书;做事——做平常的事,于平常中见不平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