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2023-12-03读《陶行知文集》

2023-12-03读《陶行知文集》

作者: 姐弟的老师妈妈 | 来源:发表于2023-12-02 08:28 被阅读0次

从平面几何到立体几何

       以前的教育,是从口里出来,耳朵里进去;或从眼睛里进去,又从口里出来。荀子说:“小人之学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间则四寸耳。”口耳眼之间距离各约四寸,可以算它是平面三角的教育。

        现在是要立体几何的教育呢!因为“生活即教育”是:有的生活要手脑联盟起来干,有的要用脚一起干,有的要运用全身的力量来干,才干得好,才干得出色。

      这段话摘自1934年上海儿童书局出版的《新教育史》之生活教育教育提要。近百年之后的今天,我们还在这条路上探索,虽还没有完全落实,但一直在路上。

对比

      前天加入了新课程关键词的21天阅读打卡营,虽然这本书在11月初便开始阅读,但昨晚为了打卡,再次对核心素养进行再次阅读时,依然对核心素养到底是什么不是很明了。目前的教研、论文、评课活动中随处都能听到有老师张口就能说出“核心素养”这个词,但是这个词到底是什么意思,还需要要多悟。但是直播过程中,崔允漷教授的这句话记忆犹新:不同阶段的老师面对同一个问题,切入点是不同的;作为成年人的学习,不用什么都读,就读自己需要的,而且需要的可以反复读;暂时没有用的,可以暂时不读。确实,一天哪里来那么多时读那么多书。如果把读书当成任务,草草的完成一篇读书心得,在公众号上做一推广,请问,你的书就读完了吗?

      书是一种工具,是在你遇到问题时,可以帮助你解决问题的一种途径,尽信书不如无书,何况是在目前这样的大环境下,越是大咖的书越是能做到经久不衰。比如,前两天年年不忘的“教学评一致”在陶行知文集中看到在1927年晓庄师范的校训就是“教学做合一”,崔允漷教授将这种现象这样描述:有些原本是常识,但被遮蔽已久,实践中明显存在偏差,如“教-学-评”一致性。

      读书——读经典的书;做事——做平常的事,于平常中见不平常。

相关文章

  • “社会大学”这个词竟然是他提出来的!?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教育破愚昧,进步靠智慧 今天无意间想起陶行知先生,便找来他的教育文集看...

  • 爱——教师职业道德的自我体现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假期里,继续拿起没有读完的《陶行知文集》,细细回味,联系国家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四次变迁...

  • 《陶行知文集》读书心得

    假期里,我认真阅读了《陶行知文集》,陶行知先生是一位平民教育家,通过阅读《陶行知文集》,让我感受到了自己的教...

  • 读《陶行知文集》有感

    最近一直在挤时间读《陶行知文集》,感触很深。 陶行知先生是我国著名的革命家、教育家,“捧着一颗心来,不带...

  • 2019-07-31

    读了《陶行知教育文集》一书,我深深被陶行知先生的求真、创新的教育思想所惊叹。陶行知先生的“生活即教育”及“...

  • 2020年1月读后感 教育的责任就是不辜负机会——《陶行知教育

    按照叙事者公众号发布的共读书目,2020年一月份共读《陶行知教育文集》。这本书由陶研界的泰山北斗式的人物、中国陶行...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一、教育要用情,这种情是来自与对学生的大爱,来自于做教师的责任。 作为一名教师,没有对学生的爱、没有对教育事业的爱...

  • 读《陶行知教育文集》有感

    关于陶行知,在此之前,我大概只知道他是中国伟大的教育家和他的三句话“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虽能熟背...

  • 读陶行知《读书与用书》有感

    读书,需要不懈的坚持,今日读陶行知文集,读到其中的《读书与用书》感触颇深,陶先生的文中提到三种人,“书呆子是读死书...

  • 用“法治”取代“人治”

    班级“法治”,最初是受陶行知《陶行知教育文集》中“学生自治”(自己立法,自己执法,自己管理自己)思想的启发。简单地...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23-12-03读《陶行知文集》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dhg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