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8分钟家庭幸福课读书婚姻育儿
拆书笔记:教育贬值后,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上)

拆书笔记:教育贬值后,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上)

作者: 球爸小新 | 来源:发表于2017-03-24 21:20 被阅读58次

    本文2445字,阅读大概需要5分钟

    今天我们站在养育者(爸爸妈妈)的角度来拆一本书。

    经济学家说89%的人,在管理财富的时候,都会犯一个错误,

    就是都用宏观经济,作为短线投资的依据,

    翻译成人话是

    根据国际油价,决定今天晚饭是叫个388豪华版小龙虾套餐,配两瓶王老吉,还是骑上摩拜单车,去沙县吃笼8块钱的蒸饺,不加卤蛋。

    但遇到长线投资,比如买房,却只看眼下房价是涨是跌,反而不关心宏观经济了。

    同样,在管理孩子的教育问题上,父母也换犯同样的错误,教育作为一种长线投资的行为,几乎没有父母关心教育制度到底是怎么会是。

    今天,我们就借着《吾国教育病理》这本书,跟爸爸妈妈讲讲书中关于教育的其中一个观点:

    学历的通货膨胀,却导致了更强的学历竞争

    在说第一个个观点之前,我们先来建立一个认知共识,就是对于教育,从古至今,中国人有一个根深蒂固的观念,就是

    学历=地位

    有了学历,就有了地位,或者用书里的话说叫,“获得上升阶层的通道”,但事实又是怎样?

    在古代,确实有了学历就有地位。

    哪怕你只考中一个秀才,跟隔壁张屠户的老婆偷情,被扭送县衙门,见了县老爷,也是张屠户下跪,你可以不跪,因为哪怕你只是个秀才,没有任何官职,那也是天子门生,皇帝的学生,见个县长,哪用下跪。

    所以,我们这个国家,对于读过书得人,多少都是有点敬重的。

    但今天,文凭和地位的关系,虽然依然存在,但真的没那么大的直接关系了,

    即使从北大清华这样的顶级学校毕业,也不一定能给孩子弄套学区房。

    但即便如此,家长们不仅还趋之若鹜逼着孩子,上名校,考个本科还不行,必须研究生打底,上不封顶。

    高文凭到底能不能换来地位,我们下面先来看看,古代科举是怎么会事?

    1

    科举文凭通货紧缩下的硬通货

    古代科举有两个特点:

    1)科举本质是职业教育

    2)供给恒定,需求膨胀

    1、科举制的本质是职业教育

    古代科举考试,相比今天,其实更像是今天的公务员考试,全部的进士和一半的举人,都被皇家录用。

    所以,古代的科举的教育体制,本质上,就是职业教育,什么八股文啊,策论啊,其实都是就是一门课,叫“公务员的自我修养”。

    相信这点,应该不难理解。

    2、供给恒定,需求膨胀

    相比我们不断的教育扩招,古代的文凭供应,几乎是超级稳定的。

    书中列出了一组数字。

    福州府1090年,3000个考生,抢40个举人名额,

    100多年后,1207年,考生数量翻了6倍,为18000人,

    但举人名额才增加了35%,为54个。

    从75:1 到 333:1

    这还不算啥,更过分的都有

    浙江严州1156年,1781个考生,抢18个举人名额,

    还是过了100多年,1262年,考生数量只翻了近4倍,

    但录取名额,不变,还是18个举人名额。

    从98:1 到 395:1


    供求不平衡的情况达到了什么样的程度,可想而知。

    总结来说,

    一方面古代教育是定向招生,技能培养,不存在教育与实用脱钩的情况;

    另一方面严重的供过于求,导致通货紧缩,那文凭不是比金子更值钱的硬通货吗?

    所以才有范进60多岁,还在考场上拼杀。

    2、现代教育,共谋出来的通货膨胀

    从古代到现代,在教育上,除了我们依然相信读书是社会地位的上升通道外,还有个不变的是学生的数量依然大大超过了岗位的需求,(这也是为什么国家鼓励大学生创业的原因。)

    但不同的是,文凭不再像过去那样,直接能换来社会地位的上升,这是为什么呢?

    现代教育的扩张,并非需求拉动的

    现代教育和古代教育的不同在于,希望通过政策和市场的手段,让两者达到一种供需平衡,手段主要有两种:

    考生和学历的双向膨胀

    相比古代的供求严重不平衡。现代教育的做法是教育扩招,对于不断增加的需求方(考生),通过教育扩张的方式,增加文凭的供应。

    市场化就业

    相比古代科举是皇家直接录用,名额有限,择优录取,现在的学生是拿着文凭到市场去谋职。市场用人单位多元化,加上工业化,技术化的因素,促进对人才的需求增加。

    这两个手段看似很好,看似把教育资源,用市场化的手段进行分配。

    按照经济学理论,需求拉动供给,当需求和供给不平衡时,会有只“看不见的手”来进行调整,让他们保持一种相对的均衡。

    但实际情况是,教育的供需,并不受“看不见的手”的控制,也就是说,教育的扩招,压根不是需求拉动的结果。

    三方共谋导致的教育贬值

    在书中,作者认为,教育的扩张,是三股力量合谋的结果,

    分别是学生/家长,学校,政府。

    因为相信学历能带来社会地位,所以学生和家长都希望看到教育扩张,自己的机会更多。

    教育扩张直接能给学校带来好处(财权,人权和地盘)

    而教育扩张,无论对于民主政府还是专制政府来说,都是让群众称道的政绩

    用作者的话来说,

    功利加理想,正是教育发展中官家行动的双引擎。

    这还没完,还有校方的热烈请战和全力实施,学生的踊跃报名和学费投入。

    一时间,四美具,两难并,可谓盛宴难逢,教育获得了空前的发展。

    但这种学历通胀,并没有根本解决供需关系不平衡的事实,反而导致了竞争的恶化,从追求大学文凭到名校文凭,从本科文凭到研究生、博士生文凭,教育的扩张,不仅没有缓解竞争关系,反而把能力竞争,引向了学历竞争。

    作者认为,谋求高学历的很多当事人,不是为了提高能力,而是为了贴上标签,在择业中增加筹码,所以追求高学历,从动机上来讲,相当大的比例,与提升能力的关系越来越小。

    书中举了两个例子:

    1、北京大学的博士生英语考试题目极难,很多托福考试的高分这都要如履薄冰,这里的应试能力和真实的英语能力相关性已经不高了

    2、作者的一位农村出身的高材生说:“外语考试必须难些,它的判卷排斥了主观性,不然我们这样出身的人,就没有出头之日了”。

    这里作者点出了一个大家忽略的事实,对于没有背景的中低阶层,真正能保证他们获得上升通道的,

    不是教育的扩张,而是教育的公平。

    那学历和能力的断层,是怎么产生的呢,其实很多人心里应该都有答案,也可以看看我上一篇文章,我这里就说两个:

    1、学制的延长化

    一方面不满足本科教育,一路往上,追求硕士,博士等更高级文凭,延缓学生进入社会的时间。另一方面把“幼儿园学校化”,牺牲孩子游戏的时间,过早的开发算术,阅读,甚至外语能力。

    在之前写的文章里,知乎贴上吐槽房价的清华北大生,几乎全部都是硕士博士文凭,基本没有本科生。

    这不能说只是一个巧合。

    一个研究生进入社会已经27岁,博士生毕业就快30了,按照60岁退休来算,他们这辈子真正创造价值的时间和在学校学习的时间几乎是一样的,但能力的提升,真的需要这么长的时间吗?

    2、教育的单一化

    因为学历的需求旺盛,且压力越来越大,教育的目标也就单一化了,就是如何培养学生如何考试中胜出,而不是能力的培养。

    前面分析过古代科举的教育体制,但他并非唯一的教育模式,学徒,作坊,武馆,镖局,甚至寺庙,都承担了教育的工作。

    今天虽然也有一些所谓兴趣班,但他们关注的仍然是如何在教育中胜出,只是学校教育的补充而已。

    知道了病因,该怎么破呢?

    下集更精彩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拆书笔记:教育贬值后,什么才是对孩子最好的投资?(上)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hqo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