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8分钟家庭幸福课婚姻育儿心理
别用“买卖”毁了孩子的“爱”

别用“买卖”毁了孩子的“爱”

作者: 球爸小新 | 来源:发表于2016-12-15 22:04 被阅读208次

今天这篇算是《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第一章的读书心得。这本书可以算是奠定了球爸在育儿的底层价值观,但说实话,这本书虽然没有太多艰深的专业术语,看过一遍道理也大概明白,但梳理逻辑,总感觉不全面,所以球爸用自己的视角,通过分拆解读的方式,谈谈我对《无条件养育》的心得和体会。

在豆瓣看过这样一个帖子,大意是一个女孩吐槽他的奇葩男友,在恋爱的中,如何把钱看的重要,最后连分手还要跟他算清楚账目,跟她索要分手费的经历。

在我看来,她的前男友,把爱本身当作一种交易,在他看来,没有无缘无故的付出,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获取,只有交换,才是唯一合理的解释。

而这种“爱是需要交易”的行为,和大多数家长对待孩子的行为,是一样的,这种行为就叫做“奖励”。

最能说明这个问题的,是行为经济学中一则小孩和老人的故事。

一群孩子在一位老人家门前嬉闹,叫声连天。几天过去,老人难以忍受。 于是,他出来给了每个孩子25美分,对他们说:“你们让这儿变得很热闹,我觉得自己年轻了不少,这点钱表示谢意。” 孩子们很高兴,第二天仍然来了,一如既往地嬉闹。老人再出来,给了每个孩子15美分。他解释说,自己没有收入,只能少给一些。15美分也还可以吧,孩子仍然兴高采烈地走了。 第三天,老人只给了每个孩子5美分。 孩子们勃然大怒,“一天才5美分,知不知道我们多辛苦!”他们向老人发誓,他们再也不会为他玩了!

在这个故事里,奖励成了毁掉孩子兴趣(爱)的杀手

在P.E.T.班上,一位同学也跟我说过他老公类似的观点,他老公曾经是国内500强企业的高管,他说“我从小就是学霸,那又怎样,现在我没有理想,也没有兴趣……”。我翻译他的意思是:他不知道,该爱什么(理想),如何去爱(兴趣)。(后来这位爸爸,去一家幼儿园当了老师)

我们不知道如何让孩子去爱,是因为我们自己就没好好被爱过

那什么是爱呢?还是说个 球爸小时候的故事。

在球爸小时候,是个特别喜欢看故事书的文艺少年,当时手上只要有些零花钱,都拿来买书看,但同时,球爸又是一个严重偏科的孩子,物理、化学课本,在球爸眼中,完全就是拿外星文字写成的。为了让球爸把更多心思花在理科上,球球奶奶悍然的没收了球爸所有的珍藏,还放言“你只要敢看课外书,看见一次打一次”,最后再补上一句,“这都是为你好”。

这种强行掰弯的结果,是球爸连自己要什么都糊涂了,高中文理分科的时候,本来家里让我自己选,但自己拿不定主意,后来球球奶奶以“理科好找工作”为理由,帮球爸做了决定。要不是后来期中考试,球爸物理才考7分(满分100),球奶才同意转文科,真不知道后来的球爸会怎样。(真是家底儿都爆出来了)

这么多年过去了,我连教当年物理、化学老师是男是女,都不记得了,但弯弯绕绕,放弃了优厚的工作条件,又回到写作这条路上来。可见,对于文字和写作,球爸是真爱。

所以,如果要说清什么是爱,我的定义是“无条件的,满足自己或他人需求的行为”。

这里有两个关键词“无条件”,“需求”我们需要好好的聊一聊

无条件,是需要我们放弃“控制行为”的想法

“你如果做到XXX,你就能获得XXX”,这种条件句式背后的含义就是,你必须按照我说的做。

在《无条件养育》的第一章,有这样一个案例:姐姐在家发出怪声,把刚出生的弟弟吵醒了,后来父母通过安抚和管教让姐姐安静下来。那这时候,父母还要不要按往常,睡前给姐姐拥抱和讲故事呢?

如果你为了让姐姐知道“犯错是要付出代价”而不给她讲故事和拥抱,那本质就是希望通过惩罚的手段,控制孩子的行为。反之,则是无条件的爱。

我们给孩子所有的条件,和前面故事里,老人奖励孩子的行为一样,是“控制”的手段。

知名育儿专家,P.E.T.资深讲师,微微辣老师就对自己的孩子说“在妈妈这没有奖励,也没有惩罚”,当你放弃对孩子的控制时,孩子自己才会找到自己该生长的方向。

那这样,我们会不会让孩子感觉“耶,犯错了也没事儿”,让我们的爱,被孩子钻了空子,变成一种溺爱。

那是因为,你的爱并没有满足到孩子真正的需求。

对爱的缺失,是我们对“真实需求”的忽视

需求有两种,一种叫“真实需求”,一种叫“想像需求

《无条件养育》第一章里也说到“低龄儿童没有能力理解自己产生不安的原因,或没有能力用恰当的方式表达他们的感觉”。我们常常根据孩子的行为来想像孩子的需求,但很少有父母能探知孩子真实的需求。

就像上面那个吵闹的姐姐一样,吵闹的背后,是害怕父母会过多关注刚出生的弟弟,她需要的不是惩罚,而是更多的爱。她只是用她唯一知道的方式告诉父母,哪里出了问题。

但大多数时候,我们很容易粗暴的根据孩子的行为,来想像他们的需求,然后给他们贴上“不听话”,“不乖”,“调皮”,甚至是“懂事儿”的标签。

其实哪只孩子,大人也往往是这样。你老婆会不会因为你买错了酱油牌子而冲你发火,但实际是你在街上,冲别的漂亮姑娘多看了一眼;你领导刁难你,只是因为早上同坐一班电梯,你没跟他打招呼……

学会爱,是我们这代父母最大的功课和责任

最后,球爸想说说,之所以现代养育观,越来越强调“无条件的爱”,实质是时代发展,从崇尚“集体主义”像注重“个人价值”的转变在加速。

今天早上,球球外公说,他们那会,包括现在北朝鲜,所有的表演,都是集体舞,大合唱,没有个人表演,个人是不能冒头的,你太个性,就会被集体所抛弃。

但看看现在,一个90后明星,鹿晗,一年的“产值”,都赶上一家中等水平的上市公司了。大家越来越关注人,而不是一个集体。

基于传统社会的教育理念,是基于固定的社会分工,而把人进行的工厂化生产,培养成标准件,比如在狩猎时代,你说我想看星星,研究天文,那你就是死路一条;在中国古代,你说你想钻研数学,不学八股文,那你只能当个基层小吏,得不到主流社会的认可……所以传统社会崇尚集体,个人只有在集体中才有价值,传统教育本身就是消灭个性的,把人培养成零件。

但在计划经济像自由市场经济不断进化的过程中,我们看到分配没有了,板结的社会关系崩塌了,考上好大学,进入体制,进大企业,这种看似确定性的social ladder(上升阶梯),好像也不那么确定了。

我猜那位后来转行做幼儿园老师的前500强高管和球爸转行育儿写作一样,我们焦虑哪是什么兴趣,我们焦虑的是我们在这个社会的存在感。

如果我们想让孩子,不是一个零件,而是一个有价值感的人,那就用无条件的爱,去包容他们,陪他们找到那个真实的自己。

相关文章

  • 别用“买卖”毁了孩子的“爱”

    今天这篇算是《无条件养育》这本书第一章的读书心得。这本书可以算是奠定了球爸在育儿的底层价值观,但说实话,这本书虽然...

  • 别用爱毁了你的孩子

    近日,有亲戚要结婚了,于是父上大人和母上大人都有点把持不住,轮番地打电话来催婚。 “你也老大不小了,再不结婚不就没...

  • 别用呵斥毁了孩子

    别用呵斥毁了孩子 /云上 盼盼今年6岁了,上一年级,不是特别聪明,做起数学题转不过弯来。她妈妈就非常生气,每次她...

  • 别用冷暴力毁了孩子

    毁掉一个孩子的方式有很多种,过分宠溺的“包办式”教育,什么都是父母亲力亲为,认为孩子的独立是父母不疼爱的原因;父母...

  • 别用你的钱毁了孩子

    1 前两天跟一个宝妈聊到给孩子花钱的问题上,她说:“必须得给孩子花钱呀,挣钱不就给孩子花的么,孩子要啥就给他啥吧,...

  • 别用自己的爱毁了孩子的一生!

    当今做父母的大都知道溺爱孩子有害,但却分不清什么是溺爱,更不了解自己家里有没有溺爱。溺爱,是一种失去理智、直接摧残...

  • 别用喂饭毁了孩子的健康根基

    小区儿童游玩区,有个小朋友正在开心的玩着,三岁多的样子,他坐在弹簧青蛙上摇来晃去,当他有点稳定的时候,一个勺子迅速...

  • 育子智慧56

    教育子女,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课。千万别用这“五把刀”毁了孩子的未来 。 第一把刀:溺爱,摧毁孩子的自主...

  • 别用绑架爱孩子

    用爱绑架孩子 文/马伟芍 对于孩子还说他们需要爱,可是很多时候却得不到真正的爱。 昨天看了一个这样的故事:34岁的...

  • 你的孩子那么容易被毁,干脆就别生

    别让游戏毁了孩子、别让抖音毁了孩子、别让手机毁了孩子、别让这句话毁了孩子、别让抗生素毁了孩子、别让武侠小说毁了孩子...

网友评论

  • 东施小姐:必须点赞,特别讨厌家里老人用这种方式教育我的小孩。如果一直是这样被教育长大的小孩,内心不会有自由,对所做之事不会有真正的热爱,还好老人只是偶尔帮忙。
  • ecfbb57a2812:我自己现在长大了才知道,我妈她有时候挺自私的。一方面她这个大人希望我是她的孩子给她控制,把她自己没有得到爱投射到我身上,别人夸我,她自己就会很开心,一方面她自己又把我当成拯救她的英雄,小时候我经常听她说大人的烦恼。
    球爸小新:@lili2323eeg 你能觉知到自己就很好,荣格说,“除非潜意识被意识化,否则一直会指引着你的生活,然后你说他是命运”。觉知自己的情绪,是自己自由的开始。 :innocent:

本文标题:别用“买卖”毁了孩子的“爱”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hmwgm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