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两天就是“春节”了,如果我说“元旦”才是“春节”,你一定以为我脑袋有毛病,但这是千真万确的事实!只不过不是现在,而是在古代。
我国过年的风俗,据记载已经有4千多年的历史,但在民国以前,过年是没有“春节”这一说法的,而是称为“元旦”。
辛亥革命以后才开始采用公历(阳历)纪年,才将公历1月1日称为“元旦”,农历正月初一改称为 “春节”。
元旦的由来
“元旦”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把这个词分开来看。“元”谓之首,是第一或开始的意思;“旦”本意是天亮,也即“早晨”、“破晓”的意思,并由此引申出“白昼”、“一日之始”、"某一日"等意义。
所以,“元旦”二字合在一起的意思就是:”新年开始的第一天”。
“元旦”一词,最早出自南朝诗人萧子云的《介雅》诗:“四气新元旦,万寿初今朝。”
唐朝诗人房玄龄也在《晋书》中说:“颛帝以孟春正月为元,其时正朔元旦之春。”
宋代吴自牧在《梦粱录》中也对“元旦”作了解释:“正月朔日,谓之元旦,俗呼为新年。”
吴自牧这里表达得很明确,“元旦”就是农历的正月初一,而不是阳历的1月1日。
正月在农历几月?
既然“元旦”在农历的正月初一,那么正月在农历的几月?
这还用问吗?中国人都知道,正月必然在农历一月(元月)啊!
这个回答:不太正确!
在汉朝以前,为了显示与前朝的不同,每更迭一个朝代,帝王家就会把一年中第一个月的次序改一下。
如夏朝以农历一月为第一个月,商朝以农历十二月为第一个月,周朝以农历十一月为第一个月,秦朝又以农历十月为第一个月。这些朝代每更改一次月份次序,就把改正的第一个月称做“正月”。
到了汉朝,初期仍沿用秦历。直到汉武帝刘彻上位,感到历纪太乱,就命令大臣公孙卿和司马迁造“太阳历”。恢复夏朝的月份排列法,仍将农历一月作为正月、作为一岁之首,以正月初一作为一年的第一天,也就是“元旦”。
此后中国一直沿用未变,直到清朝未年,长达2080年。
元旦的改变
辛亥革命后,清政府被推翻,中华民国建立,进行了很多变革,其中就包括纪年。从1912年起民国开始使用公历纪年法,并把传统农历“元旦”的称号移到了公历的第一天,即公历1月1日,主张过“新”年。
然而延续数千年的农历新年早已深植于老百姓的心中,是一年中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岂是可以轻易改变的?
于是在1913年,政府尊重民俗,恢复了农历新年,并行公历和农历两套纪年方式。由于农历“元旦”的称号已经被公历“元旦”占用,所以得再取个新名字。
因为农历第一天与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立春”挨得最近,于是就将其称之为“春节”。1949年建国后,继续沿用这一方式,一直到现在。
所以,现代的“元旦”并非古代的“元旦”,“春节”指代新年这个称谓,时间也并不长。
补充小知识:
“正月”的发音为什么是[zhēng],而不是[zhèng]呢?
因为在秦朝,秦始皇名赢政,为了避名讳,就把“正月”读作“正(征)月”。后来人们习惯了,就一直沿用到现在。
牛年即将到来,在此祝各位朋友:牛年牛气牛冲天,2021你最牛!牛手一点我“关注”,明年我们一起牛!!!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