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

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

作者: 温以沫 | 来源:发表于2018-06-11 15:55 被阅读172次

    /2018.05.27

    周日下午的线下读书会,好久不见。有些东西吧,如果可以让你不分时间、地点、情况都可以觉得开心、有所收获,那就是值得花费时间的。在如今时间都很宝贵的时代,感谢我们彼此花费时间去认识以及交流。

    同频路上的遇见及碰撞,总是让人欣喜,一如我的初心。今日线下分享的是以色列作者泰勒·本-沙哈尔的《幸福的方法》。

    到底什么是幸福?

    01 我幸福吗

    初看标题,有朋友可能会说,“幸福还需要方法?”幸福就是有钱、有车、有房,幸福就是有人爱、去爱人,幸福就是吃顿好吃的、去喜欢的国家旅行、有自己的爱好……

    诸如以上,太多的想法会在你的脑海中闪现,而看到活动的主题时,我脑海里第一时间出现的是——“我幸福吗?”

    每个人的幸福方式都体现得不大一样,关键在于你是不是幸福的?别人TA的幸福不一定是你的幸福。

    按照书中所解读,“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一种内在的感知力。”如果此刻你可以感受到内在喜悦的状态,无疑你是幸福的。

    解读中提及的幸福四象限,我反观对照了自己。过去的我大概是及时行乐型(享乐主义型)和忍辱负重型(忙绿奔波型),现在多少是幸福型,至少我感知是这样的哈哈。

    image

    及时行乐型(享乐主义型):逃避痛苦,不愿意努力,得过且过,今朝有酒今朝醉;例如吸毒者、网游上瘾者、混日子的员工。

    忍辱负重型(忙绿奔波型):不断努力,以为过了眼下的困难就会好,以为只要怎么怎么样,就会过上快乐的生活;例如不断求权的官员、为事业牺牲家人的人。

    无助型(虚无主义型):认为怎么样努力都没办法幸福的,人生就是受苦,怎么都无法改变的;例如抑郁症患者、怨妇、责怪自己和他人的人。

    幸福型:既为未来努力,也懂得享受当下的人,所谓“活在当下”。

    对照下自己,你是属于哪一种呢?其实这四象限表达的也是——“你要做一个什么样的人?”

    02 幸福的方法

    “幸福的反面不是不幸,幸福的反面是麻木。”

    这个说法让我想起好奇心。永远对生活对世界充满好奇心的人,一定不是麻木的人,一定是多一点幸福的人。不论对身边好的坏的,都有感知力,这无疑是幸福的一件事。当你被各种欲望折磨时,你的幸福阈值会越来越高,感知幸福的能力也会越来越弱。这也是为什么小时候觉得过年很开心,现在觉得反而烦心;儿时的一件新衣服就可以让你开心好久,现在无感的原因吧。

    所以,不妨让自己首先保有一颗好奇心。能够充盈你的思想与生活美好的恰恰是那些不大有用的东西,阅读、习字、喝茶、插花、画画等等。

    其次,对生活及成长的学习要运用郊游型。学习有两种模式:溺水模式和郊游模式(也称为性爱模式)。

    溺水模式:学习的过程是忍耐,希望及早从痛苦中解脱,一旦解脱就以为舒适是幸福,但最后还是要不断地“溺水”。

    郊游模式:比如我们去郊游(爬山),组织通知郊游时以及爬到山顶的过程更重要,最后到达山顶那一刻的幸福值爆棚。

    而我们对于幸福也同样如此,我觉得这个很对应上面的四象限。

    还有一点就是,保持正念、寻求福乐状态的心流。

    福乐状态就是我们完全沉浸于当下事情本身,当下事情本身的体验就是最好的奖赏和幸福。分享中也有朋友提到最近看书,不知不觉一夜过去,这就是福乐状态,完全沉浸于阅读这本书本身。还有我自己,最近《三体》第二本才看完,但近期完全沉浸在这本书以及相关科幻电影里,总之就是完全幸福在外太空。

    樊登解读中提及他曾采访过杨振宁先生。杨振宁先生在回中学母校时看到学校门口的对联时表示强烈“抗议”,甚至说不拿下来就不进校门,后来还改了个对联,把“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改为“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乐作舟。”

    如果你相信福乐状态的存在,就不要再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的话了。“苦作舟”的话,谁还要去做?

    03 5000次的赞美建立自信

    随后分享会现场是一位老师进行领读,娓娓道来甚至温柔的中学教师耿老师,其中有几点还是让我印象深刻的。

    1. 我们以往太注重追求结果。

    2. 有痛苦才想去改变。

    3. 5000次的赞美才可以建立自信。

    4. 生活里我们说了太多“正确的废话”。

    5. 直接表达爱意很重要,我们的各类表达中,言语表达仅占7%,神态表情等微语言表达占37%,剩余的50%多来自肢体表达。

    6. 亲密关系中,做到“对事不对人。”

    现场还进行了角色扮演,耿老师用不同的表达方式让大家感受到,如何能更好地把爱传给亲密的家人。

    这一点上对于孩子的教育方面我没有实践性的发言权,但身边有太多的实践“案例”,我能看出做了引导性情感教育的孩子与没有引导的孩子的区别。

    而对于婚姻关系来说,至少我期望及努力的方向是共同成长

    04 一切都怪“原生家庭”吗

    分享及互动过程里,我们都说到了“原生家庭”这个话题。这个概念近几年也是不断被提及,突然之间“原生家庭”被推上了舆论高峰,好想什么最后都能说到原生家庭上?

    几年前刚得知这个概念时,我自己也好像找到了责怪的阀门,把自己所有性格上的缺失都一股脑怪到父母那里,每次争吵或半开玩笑时都和他们说,“你看,都是你们的问题吧……”直到后来他们明确地说“不要什么都怪到我们头上……”我开始想,真的完全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吗?

    不可否认,原生家庭对我们的影响很大。结合最近“张韶涵遭父亲控诉”事件看,作为成年人来说,原生家庭不是根源,顶多算个导火索,它并非不能改变。

    我觉得父母的责任和孩子的责任是对等关系,并不是给了孩子生命就可以予取予求,每个孩子都是独立的生命。而成年人应该努力挣脱原生家庭的不良影响,而不是把自己的失败、缺失归咎于原生家庭。原生家庭不是逃避的借口,要正视自己的缺陷。后来觉得当我们子女说“你看,都是你们的问题吧……”和父母说“为了你,我……”是一样的感受。

    我们都知道环境的影响力,包括现场一位大姐分享她家女儿的状态,结束后也聊了蛮多,归根结底可能我们可以做的就是——帮她找到根源,放手成长

    05 幸福是一种能力

    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在我看来,生活中调节的能力更为重要,可以说是感知幸福能力的前提。就像我经常举例念叨的那样,以前我是个超级情绪化的人,早几年还美其名曰矫情地给自己冠以一种“间歇性情绪综合症”,说白了无非是调整能力差,过去低潮的状态可能需要两天转换,现在只需要几个小时。所以锻炼自己的调节能力很重要,如果你问我如何锻炼,我想最明显的就是——行动

    有自怨自艾的时间,不如尽力让自己动起来,看看书看看电影,做些自己喜欢的事,不要沉浸在坏情绪里。当然这不是一天两天就可以搞定的,长期以往一定可以,至少我就是这么度过的。幸福的能力、调节的能力、独处的能力、行动的能力……开始累积就是成功的一半。

    除此之外,我们真的要多向内看,而非向外看。回顾自己前些年不快乐、焦虑的原因,很大程度上都来源于向外看得太多,忽略了内心感受。

    image

    有人说这都是方法论,自我安慰罢了,如果你此刻是这么想的,那你大概就是无助型的吧,典型的困而不学。

    我想,只有当我们能够调节自己的情绪和对世界的看法时,才能更从容从心看待人生吧。那时的我们,一定具备幸福的能力。如果可以,愿我们都会慢慢得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幸福与状态无关,幸福是一种能力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she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