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杨蓉真的好久没进入到大众的视线啦,最新媒体对她的重视都聚集在在三色幼儿园事件出来之后她在微博上写了一篇关于“她”被性侵的故事。
故事里的“她”是每一个过去受到伤害的女孩,是曾经深陷迷途每夜辗转反侧难眠的女孩,是每一个被别人扣上“不光彩”帽子的女孩,是现在还在过去的恐惧和伤害中挣扎的女性,是将来还有可能被迫害被忽视的每一个弱者。
杨蓉站出来为她们发声,娱乐圈除了无所畏惧的章子怡,伊能静等,还有几个人有这样不顾一切的孤勇。是这些人站出来,让我突然感受到这个圈子也不止有娱乐至死,还有对善良,光芒的追求。
杨蓉也是个曾经在社会黑暗角落里挣扎过的人,十二岁离家追求自己的文艺梦想,十五岁就开始演剧,转眼已经二十多年过去了,可是她仍然没有大火过一次。娱乐圈那些盛名从来没有一次真正属于过她。
知乎上曾经有个关于她的话题,说她既有颜值又有演技,为什么不能火呢?
答案最多的就是说她不争不抢。
她出道真的很早了,但是在娱乐圈打拼那么多年,女一,女二,女三都做过,却鲜少有绯闻,绑着cp来为自己炒热度。
拍《陆贞传奇》的时候,大众的视线被陈晓和赵丽颖的关系所吸引,也有喜欢她的人吵着说她比赵丽颖好看有演技,也有媒体想炒她和赵丽颖不和的传闻,她默默地发微博晒了和赵丽颖的合影;和AB拍《云中歌》的时候,也有人炒她和AB颜值演技谁低谁高的新闻,她也是故技重施发私下拍下合照,无声无息地灭了绯闻;最让人心疼的一次,已经被于正定下她是《凤求凰》的女主,但最后那个角色还是换成了关晓彤,粉丝们纷纷在她微博下让她声讨,她也只是发了一句“想说点什么,又不知道说什么”,不是痛恨,不是委屈,是百转千回之后的云淡风轻。后来除了粉丝们还愤愤不平外,她再也没说过什么关于这些事。
算了吧。
2.
她也不是不争不抢,只是不会在这里非要争个胜负。
《情证今生》这部戏,聚集陈坤、陈宝国、刘桦这些大咖,唯一的女主角导演想给更有影响力更能卖片的女星,杨蓉说,我很喜欢这个角色,这个角色是个患艾滋病的女孩,我愿意无限制地去贴近这个角色,哪怕我很瘦了我也可以去瘦身,瘦十斤二十斤,你们要我多瘦再多短时间瘦下来,我都可以去做,我也可以去和艾滋病患者们一起生活,去感受她们对生死对爱情的感悟。最终导演被她的真诚和少女的澄澈之心打动。
《陆贞传奇》里最让人咬牙痛恨的恶毒女二角色,也是她争取来的,于正说你不行的,你甜美的外表限制了你的戏路,她非要特地跑一趟横店去试妆,试妆的时候还有人劝她放弃,但试完妆她就穿着戏服站在赵丽颖陈晓身边,立刻入戏,再也没有人质疑她。
于正说杨蓉你也做过女一你为什么一直没火,你要在自己身上找问题啊。她也有过自我怀疑,但更多的是告诉自己“我可以做的更好”,所以她不再只追求女一角色,而是选择最打动自己的角色,哪怕做个配角她也去努力争取。
她不是不争不抢,她只是懒得把时间浪费在口舌之争中,她更愿意去追求自己内心真正想要的,所以她很少参加综艺活动,聚会,不拍戏的时候就一个人窝在角落读书写感悟,诵读佛经,做公益。
我突然想起一句话,在正确的事情上争取和努力,才是有价值的争取和努力。
可一个人沉浮过在灯红酒绿的娱乐圈还能保持内心的澄净,还能一步一个脚印地认清自己想要的,为它争取努力,才是更珍贵更有价值的。我们总说周遭环境如何逼迫我们,逼的我们势力,逼得我们忘记自己,却忘了放求追求放弃被认可是我们自己的选择。
除了你自己,谁也不可能摧毁你这颗心。
3.
我还记得有人采访过杨蓉,问她难道没有被压垮的时候吗。她很平静地说有,其实眼泪都在眼眶打转。
她说自己只会一个人扛,从小离开家,几年见不到父母一面,也不擅长和他们交流,更不喜欢报喜报忧,久而久之她就习惯把自己裹在一个茧里。外面受再大委屈,她也只会自己一个人默默消化。最崩溃的时候,她就会回到自己的房间,拉好窗帘,把自己蒙在被窝里一个人挣扎,一个人流泪。
她真是个很封闭的女孩,除了拍戏就是独处也像极了现在的每个平凡的我们,我在她身上真的看到自己的影子,外表乐观内心孤僻。
我也能理解。
我们太中庸了,我们姿色平平,我们能力平平,使不了心机也终于明白玛丽苏剧情不会发生在我们身上。杨蓉放在娱乐圈里,论姿色论演技论青春论拼劲,都有很多人在上,还有很多人在排队,现在的娱乐圈弱肉强食,除了娱乐圈一些大佬已经站稳脚跟,剩下的蛋糕无数人争抢,每年都有无数少年被输入到娱乐圈。
这样“普通”的杨蓉真的很容易堕落,可她没有。
她没有随波逐流去选择微整形,而是坚持自然美,她书里也写“拒绝标准美人脸”;她也没有一蹶不振地去自弃,而是追求之余认真地沉淀自己。
她没那么完美,但也不平凡。
有首歌《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有这样一段歌词:“如果一生只有三十岁/应该从15岁就会学珍惜/因为前半生得到所拥有/所以后半生对此应极珍爱/可惜人的一生百岁终/年过半百看不透内心的/比比皆是”,我想是这样的人,人越长大越会丧失对生活的信心,明明离死亡越来越近,却仍然不会珍惜,看不透自我的内心,仍然挣扎在每个小角落。
这样的人比比皆是,独独少了“人人都怕难怕倦怕扑空 只有我心未死不会放松”的人。
就觉得杨蓉特别像一个人,那个我特别喜欢的《砂糖与辣粉》里70岁还要恋爱还在开酒吧的grandma。
生命中充满伤害,痛苦与无明,我不想抱怨,不想让它蔓延,更不想自诩为受害者沉浸其中。我只想理解,然后解决它。
微博有人在杨蓉写的那个关于“她”的故事底下评论这样一句话:
她是谁啊?她是在社会黑暗一角呆过的人,她爬了出来,而我希望我们可以为将来的她,引入阳光。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