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禹忆之夏(一个土木出身的金融从业者)
截至2018年3月底,据人社部通报全国社保卡持卡人数达到了11.2亿人,普及率达到了80.6%。
当下,购物自由和娱乐自由,让年轻人感觉很满足。在满足之余,也可以关注下个人的其他权益。社保作为我们这样一个社会主义国家的基础福利,几乎人人都有。但除了各单位里负责劳资的同事,却几乎没人讲得清楚。出于好奇和专业需要,我借了几本相关的书籍,并查阅整理了大量的资料,现将笔记成果与大家分享下。
一、社会保险基金
1、社会保险基金组成
社会保险基金包括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基本医疗保险基金、工伤保险基金、失业保险基金和生育保险基金。
2、社会保障责任部门
社保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负责。在地方上由各地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局)(或社会保险基金管理中心等,各地具体名称有所不同)具体负责。
3、社保全国统筹情况
① 基本养老保险基金
国务院了印发《关于建立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的通知》,决定建立养老保险基金中央调剂制度,且将于2018年7月1日起实施。通俗点说就是:全国各个省份都将上交部分养老保险基金(上解比例从3%起步,逐步提高)给中央,由中央统一调剂,拨付给亏空相对更大的地方。而且,中央财政补助资金和拨付中央调剂基金下达后,还有省份养老保险基金存在缺口,那就由地方政府承担。
② 基本医疗保险基金
截至2018年5月31日,在全国所有省级平台、所有统筹地区均已实现与国家异地就医结算系统对接的基础上,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数量继续增加,数量达到9487家。跨省到这些医院看病,个人只需要支付自费部分,医保部分可以直接报销了。基本实现了之前人社部、财政部的要求,每个县区已至少有1家跨省异地就医定点医疗机构。
③ 生育保险
从2013年起,生育保险待遇将不再限户籍,全面实现异地报销。另外,灵活就业人员享生育保险待遇也在进行试点。
4、社保统筹基金资金来源
① 用人单位缴纳基本保险费划入统筹基金的部分;
② 统筹基金的利息收入;
③ 按规定收取的滞纳金(对用人单位欠缴社会保险费加收滞纳金);
④ 政府资助(地方政府);
⑤ 其他合法收入:例如彩票收入:中中央集中的彩票公益金(公益金收入的50%)中,60%用于社会保障基金);
⑥ 养老金入市
2003年6月社保保障基金(用于投资运营的并非全部养老保险基金,而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剩余部分要预留用来支付费用)正式进入资本市场。自基金成立以来,基金权益投资收益额8227.31亿元,基金权益年均投资收益率8.37%,超过同期通货膨胀率2.33%约6.04个百分点。
2017年11月18日,新华社发布国务院日前印发的《划转部分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实施方案》(以下简称《方案》),引发世人广泛关注。国有企业强大,一直强调“社会主义”标签的中国,在这一刻令世人感到了社会主义的优越性。
《方案》表示,将中央和地方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企业、金融机构纳入划转范围。公益类企业、文化企业、政策性和开发性金融机构以及国务院另有规定的除外。划转比例统一为企业国有股权的10%。社保基金会作为财务投资者,不干预企业日常生产经营管理,其收益主要来源于股权分红。2018年3月27日据《经济参考报》记者业内获悉,划转部分国资充实社保基金的试点名单已确定,若干省份和5家左右中央企业将率先试点。
健康与否都绕不开的话题二、基本养老保险
基本养老金也称退休金、退休费。不过需要知道的基本养老金不只是年老符合领取条件后可以领取,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致残丧失劳动能力也可以领取病残津贴。另外,可以按月或一次性领取。一次性领取的条件有点特殊,在达到退休年龄后,累计缴费不足15年,而且也没有将保险关系转入城乡居民养老保险,或者丧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那么就可以申请终止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关系,经本人书面确认后,并将个人账户储存额一次性支付给本人。
1.谁能保?
“用人单位职工”这个大家都知道,除此之外,无雇工的个体工商户、未在用人单位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非全日制从业人员以及其他灵活就业人员,都有权利参加基本养老保险。
延伸:2015年养老金双轨制被取消,公务员、事业单位编制内工作人员及参公单位工作人员也要开始缴纳基本养老保险费用,它的比例为本人缴费工资的8%,单位缴纳比例为本单位工资总额的20%。除此之外缴纳职业年金,单位按单位的工资总额交8%,个人交自己工资的4%。
现在很多好点的企业,也在实行年金制度,作为本企业任职或者受雇的全体员工的养老保险费、医疗保险费的补充,按规定均不能超过职工工资总额5%标准内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准予扣除,超过的部分不予扣除”。一般企业还是同机关事业单位,按单位8%,个人4%缴纳。
2.多少钱?
关于用人单位和职工需要加纳养老金的比例,目前各个地区还不是完全同意,但大多数的缴费比例为:企业缴纳工资的20%,职工缴纳工资的8%。其中,养老金月缴费基数=上一年度职工的年平均工资/12。每年的4-6月,用人单位应根据所在市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的通知,申报本单位职工新一年度的养老金缴费基数。
3.保多久?保什么?保多少?
① 没有交够15年的养老保险
如果在国家规定的退休年龄之前,养老保险没有交够15年,如果因为工伤或是病残等原因,人员死亡,这时个人缴纳的养老保险金会全部退回到个人的账户中,包括利息一并退回;单位缴的那部分不给退回。有单位的可以申领丧葬金额和和抚恤金。
② 养老保险交够了15年人员死亡
养老保险交够了15年,但是还没到退休年龄,由于工伤或是病残,导致人员死亡或者如果是没有单位,养老保险全部是个人缴纳的,养老金将全部退回个人账户;如果在死亡之前写好了遗嘱,可以继承给自己的子女;如果养老保险金有个人和单位共同缴纳的,只退回个人缴纳的那部分,退回到个人账户中。同时可以向社保中心,申领丧葬金额和和抚恤金。
③ 养老保险金交够了15年,退休后领了一个月人员死亡
只要交够了15年,办好了退休手续,每个月就能领取养老保险金了,但是只领了一个月的养老保险金后,由于工伤或是病残导致人员死亡,这时养老保险就不会退钱了;但是其亲属可以领取丧葬补助金和抚恤金。
④ 养老保险交够了15年,还没有到退休前就失去了劳动能力
在未达到法定退休年龄时因病或者非因工伤致残,完全失去劳动能力的,可以领取病残津贴;所需资金从基本养老保险金中支付。
⑤ 养老金交够了15年,也到了退休年龄
符合条件可以领取后,按月领取养老金,活多久领多久。而且,自2005年起,国家每年都会上调退休人员的养老金。
补充:
① 基本养老金由统筹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
基本养老金根据个人累计缴费年限、缴费工资、当地职工平均工资、个人账户金额、城镇人口平均预期寿命等因素确定。
② 法定继承人(配偶、子女、父母)可以继承死亡退休人员个人养老保险账户里的余额。另外可以领取丧葬费和一次性抚恤金。
抚恤金,企业退休职工大概是本人12个月的基本退休金(企业退休职工各地执行标准可能不一致);事业单位职工是本人生前20个月的基本退休费;公务员是上一年度全国城镇居民人均收入的2倍加本人生前40个月基本退休费。法定继承人可以凭退休人员的死亡证明和户籍注销证明等到当地社保局领取。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继承法》规定:
继承开始后,按照法定继承办理;有遗嘱的,按照遗嘱继承或者遗赠办理;有遗赠扶养协议的,按照协议办理。此外还规定,继承的第一顺序为: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为: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继承开始后,由第一顺序继承人继承,第二顺序继承人不继承。没有第一顺序继承人的,由第二顺序继承人继承。
分担家庭责任的保障三、生育保险
1.谁能保?
与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一年以上,达到法定婚龄且符合生育规定(目前只全面开放了二胎,只有特殊情况可以生三胎及以上)的女性/男性职工。
可能你会好奇为什么男性职工也需要缴纳生育保险。从公德讲,作为生育保险社会统筹基金的一部分,减轻广大女性的生育负担;从个人讲,男性做计划生育手术所产生的医疗费用,也是可以报销的。男职工未就业配偶可按规定享受生育医疗费用待遇。
2.多少钱?
用人单位按照国家规定缴纳生育保险费,职工不缴纳生育保险费。其缴纳比例最高不得超过的本单位职工工资总额的1%,生育保险缴费基数最低不得低于本地上年度在岗职工的月平均工资。
3.保多久?保什么?保多少?
生育保险待遇主要包括两部分:
① 生育医疗费用
指女职工因为生育而花费的医疗费用。包括生育的医疗费用、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项目费用。
产前检查费、终止妊娠费用、分娩住院医疗费用(分娩住院期间发生的接生费、手术费、住院费、药费及诊治妊娠合并症、并发症等符合规定范围的医疗费用);
计划生育的医疗费用则包括职工放置或者取出宫内节育器、施行输卵管、输精管结扎及复通手术、施行人工流产、引产术等发生的医疗费用;
② 生育津贴
指女职工生育而给女职工发放的各种津贴。包括产假、休产假期间照拿的工资和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例如:多数省份的《人口与计划生育管理条例》中规定男方陪产假一般是7天,晚婚晚育可延长至10天,陪产假工资正常发放)。
已经参加生育保险的,生育津贴按照用人单位上年度职工月平均工资的标准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
备注:
① 不再有晚育概念,只要是符合计划生育条例生育的参保职工都可以享受到生育津贴,无论是“一孩”还是“二孩”。同时,31个省市均已增加产假天数,由原来的98天增加到128天至190天不等(各省市情况不同)。
② 生育保险需连续买满12个月,宝宝出生的18个月之内报销,同时报销时需在保。生育保险属于典型的地方政策,各地规定各不一,有10个月,也有6个月甚至更低的。因此应以当地社保中心为准。
③ 生育津贴其实可以理解为产假工资,不过是由生育保险基金支付的。需要注意的是,生育津贴和工资只能拿一个,不能同时享受。
限于篇幅,最重要的医疗险,工伤险、失业险放到后面了。预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