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教育国学与传统文化婚姻育儿
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爱生活从爱文化开始

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爱生活从爱文化开始

作者: lily妈咪 | 来源:发表于2018-02-16 22:14 被阅读0次

图文原创,转载需授权

给孩子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格外的珍惜每个值得庆祝的节日。因为每个日子都充满了文化。在我看来,爱生活,从读懂时光里的文化开始。这是今年我给宝贝说道的关于这几日的新奇。一年中这几天独特的、神秘的、幸福的日子。

新年事关祈福,祭祀和静心。

关于祈福,宝贝看到了门上的一对红春联和年画,我告诉她,这些画和字可以迎来福气,是不是很神奇?

关于祭祀,宝贝在初一的清晨,为过世的外公点上一炷香,寄去思念与祝福,终于是到了可以给外公进香的年龄了,时光不留情,却也留了情。

关于静心,宝贝放松地、开心地、放肆地去体会,去聆听这炮竹声和人们忙碌而欢喜的声音,感受这几日不同的情绪,换上新衣,焕然一新地迎接新年·中国年。

过年在中国人的眼里是一件幸福洋溢的事情。

一年一度的大事情,关于爱、关于家、关于团聚。

如果小朋友问起:

为什么叫“过年”?那还得和他们解释“年”在远古的时候是一只猛兽。

为什么在非要在除夕过年?因为这个猛兽在古时候就在除夕这一天来村子猎走家禽,危害村民。

这么恐怖的情节怎么如今变成了让人们欢天喜地的事情呢?因为人们最后战胜了猛兽“年”。所以开始彼此祝贺道喜,杀鸡宰羊地庆祝除夕的平安度过。从而有了过年这么一件热血沸腾,幸福洋溢的事情。

为什么到处都是红色?因为猛兽“年”害怕红色。古时候,人们在门前挂红色的桃木板,吓走了“年”。

为什么要放炮竹?因为猛兽“年”害怕火光和噼里啪啦的响声。古时候的人们会烧起柴火堆,用木棍不停敲打,吓走了“年”。

办年货

年货其实是为过年而囤货。因为古代的商家除夕中午就关门停业了,一直到正月初七才会开门营业。因此人们就习惯了从腊月二十三就开始专注于为过个好年而囤货了。

这个时候的市场,为采办年货的人们准备了琳琅满目、应有尽有的货物,因此,大家就很是享受这场购物的狂欢了。

扫尘 、磨豆腐

扫尘不仅是为了让家里焕然一新的迎接新年,还有一种古老的说法是,这种扫尘的仪式是为了祛除疫病、祈求康健之福。古人从腊月二十三到除夕前夜这段时间完成这项重要的仪式。

“腊月二十五,推磨打豆腐”,古老的人们认为豆腐味道鲜美、营养丰富是不可多得的好食物。因此成为过年必备的食物之一。

祭灶神

传说灶神在每年的腊月二十三(小年夜)给玉皇大帝禀报每家人的善举与恶行,玉皇大帝择情奖惩。于是古人在小年夜会准备糕点祭祀灶神,拜托灶神多说好话,从而来年顺遂平安、免受惩罚。

打年糕

年糕又称“年高”,寓意年年高,一年比一年更好的意思,古人会在家中打好年糕,过年期间赠与友人,送上最诚意的祝福。

腊肉、灌香肠

肉类是不可或缺的过年食材,但是新鲜的肉类不易保存,因此人们代代相传了这做腊肉和灌香肠的传统技巧以保存美味的肉肉。

春联和年画

春联其实是一道“符”。又称“桃符”,《后汉书·礼仪志》记载:远古的时候,人们在桃木板上书降鬼大神“神荼”、“郁垒”的名字。祈求家宅平安。随时光流转,变成了现如今的一对红纸,写上福气洋溢的吉祥词语。

如《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中国的第一副春联。

年画曾是门神画,人们请来门神看守家宅,以求平安。如今演变成为了特有的的新年装饰物,包含祝福吉祥之意。

年夜饭

除夕之夜,家人团聚,圆满的为一年总结,为新年贺喜。家人的团聚和为新年的祈福变成了如今年夜饭的真正含义所在。让每个人心里弥漫着幸福就是一份最美的祝福!

换新衣

为新年而沐浴更衣,为的是祈福新年,焕然一新。在远古的时候,人们换新衣还有一个特别的寓意是辟邪祛晦。

守岁

守岁就是“熬年”,其实是熬夜,在除夕夜,等到十二点的钟声响起,迎接新年。

不睡觉的时候,大家就开始拾起来代代想传的传统,放炮竹,古人是架火堆,敲木棍,演变成了如今的炮竹了,如今变成了让孩子们守岁的玩法。

大人们促膝而谈,说尽这一年的万千情节,以圆团聚之意。

拜年

大年初一,晚辈向长辈行礼,恭贺新年,为长辈祈福。同辈之间也是互相贺喜祝福。匆匆去拜年的小朋友:

压岁钱

压岁是为了“压祟”,有镇恶驱邪的说法。因此,长辈在晚辈行礼完毕后,给的压岁钱,其实也是包含着深深的祝福的,祝福子孙健康顺利,平安吉祥之意。

庙会

一般在农历新年、元宵节、二月二龙抬头等节日举行。如《左传·成公十三年》中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祭祀和战争一样,都是国家生活中的头等大事。因此,供奉、奏乐及举行祭祀仪式等活动。庙宇为供奉神灵之地,因此,庙会变成了人们祈福、欢歌的场所。

元宵节

正月十五是新年的第一个月圆之夜,“元”是形容正月—农历元月,“宵”就是夜的意思。月圆之夜,意味着团圆、圆满。因此,人们认为这个春天开始的日子十分值得纪念。开始代代相传地赏花灯、猜灯谜、吃元宵……

耍龙灯

中国人庆祝的舞蹈:龙舞。以龙而舞,舞出一番祥瑞之景,来向龙王祈福,祈求风调雨顺、平安丰收。

灯会

月圆之夜的狂欢,夜里看灯,从古代宫廷、寺庙祭祀庆典演变而来。变成了如今的各式灯谜、歌舞、杂技等庆祝活动。

猜灯谜

写在灯上的文字之谜。比如“寒随一夜去,春随五更来。(猜时节俗称)”

一个对文字充满敬意的国家,我想中国便是其中之一了。为我们的文字之美而自豪。这支迷底便是昨夜的“除夕”。


Emma想对你说:

过年是个充满仪式感的期间,让孩子们了解生活的深意、文化的由来、和对时光的珍重,都是我们作为家长应该为他们点起的一盏灯,智慧之灯,祈福之灯。为了成为一个爱生活,懂生活的人,从爱文化,懂文化开始吧。

关于祈福,愿每个读到这篇文字的人儿,都能爱弥心间,万事顺遂!

相关文章

  • 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爱生活从爱文化开始

    图文原创,转载需授权 给孩子一个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 在这个多元文化的世界里,格外的珍惜每个值得庆祝的节日。因为每个...

  • 爱是一件寻常的小事

    ——袁曦工作室“以爱拍照、因爱送花”福利,母亲节惊喜放送 人们常说,生活是需要仪式感的。但其实那些真正充满爱的家庭...

  • 从家开始,让生活充满仪式感!

    仪式感就是使某一天与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时刻与其他时刻不同。——《小王子》 空间承载着生活,生活需要仪式感,正如有...

  • 凡言碎语|毕业照花絮

    #毕业照花絮# 我是一个有仪式感的人,喜欢仪式感让平凡的生活充满回忆!比如说照片,我爱拍照,因为当很多年以后,一切...

  • 2018-04-23

    生活需要些仪式感。读书日,爱阅读,爱生活。笔芯。

  • 要让家庭充满仪式感

    要让家庭充满仪式感,只有把爱通过仪式感表达出来,孩子才能感受得到,要让孩子在有仪式感的环境里长大,他们才懂得感恩,...

  • 过节就是表达爱的仪式感!

    生活中的仪式感,是所有爱的传递与延续! 你们的生活还有多少仪式,就能证明你们有多少爱。爱放在心里,只能烂在肚里;做...

  • 把幻想变成现实,小户型的理想家

    关于屋主 爱美食,爱烘焙,爱手工,爱幻想,爱折腾的建筑狗。对新鲜事物充满好奇,追求仪式感,总是幻想能再多一项技能,...

  • 已婚妇女的情人节日记

    一位哲学家曾经说过,爱自己,才是终生浪漫的开始。 都说生活充满仪式感,可已婚中年妇女,早就对情人节不再苦苦奢望。因...

  • 充满仪式感的开始

    2021年11月11日,这一天是万千网民期待的双十一,可我什么都没有买,因为去年发生的事情依然在深深地影响着我,生...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充满仪式感的中国年,爱生活从爱文化开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hzpt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