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家里那些年,每逢端午,学校的小伙伴们会提前几天就开始约定着去邻近的吊庄村摘粽叶。通常分成好几个帮派,并谋划着一定要在摘粽叶大赛中把敌派给比下去。那一片不大的粽林,一头连着河畔,一头连着公路。一大早,马路边上、桥墩底下、果园边上塞满了自行车。还没走进去,就听到里面叽叽喳喳,偶尔笑声冲天。来到粽林,各派都迅速找到自己的领地和队友,摸清敌情,开始制定作战计划。粽林俨然变成了战场,大家碰到对方,一笑而过,互摸虚实,气氛紧张而又难忘。不管当天战果如何,节日气氛算是有了。当天,家人早早起来在每一个房门插上柳条。为每一个成员绑上花线,给孩子们戴好荷包。在每个房间撒上雄黄。就匆匆忙忙去集市抢甜醅。小女孩们迫不及待地去找小伙伴,分享自己的荷包、花线。小男孩们则攒成一堆,你勾着我,我勾着你,支着胳膊用花线掐架。如今,荷包种类多了,粽子都是现成的,花线质量好了很多。节日气氛依旧很浓,然而相比过去,孩子们的节日融入度参与度已远远不够。不能深刻体会传统节日的魅力与厚度。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