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天涯桀骜
如果你是管理者,请学会建立“无我”的管理体制有一个经理改善了申请制作样板的部门之间工作流程,便来请示我的意见。
我查看了一下流程的设计,觉得还算中规中矩,但唯一感觉不妥的就是一个通用流程将许多部门管理者都牵扯进来,都需要各部门经理的签批通过。
我就问了几个问题:这种样板申请是否计算各销售部门费用?有无考核?回复是“有”。
一天这样的样板制作大约有多少单?回复:“30-50单”。
样板制作是投标的最基本流程,每一个样板都需要各部门经理的签批方能执行,你觉得部门经理花费在签批的时间大约有多少?
无回复。
一个常规化的工作流程就能够牵扯出一群部门经理的审批签字,这样的工作效率如何提高?
我要求把样板制作流程改善一下,按照样板所用费用数量进行分级,根据分级进行流程制定。
通常的样板无需各部门经理签批,仅仅在各部门岗位传递,只有涉及费用较高的样板制作才依次涉及到各层级领导签批。
作为一名管理者,除了要定战略,抓执行,带团队,促业绩之外,有一个重要的职责,就是梳理工作流程。
部门经理梳理部门内部工作流程,企业高管梳理跨部门工作流程。
但作为管理者,在梳理流程的时候一定要懂得一个道理:就是能在低层级解决的事情,尽量不要涉及高层级的领导。
首先,这样设计会让每一个员工都具有责任感,让基层员工学会承担责任。
其实很多事情,越是基层员工责任心越强,越是做得细心周到。
比如买一台工作电脑。一个高层可能处理很随意,因为他不会在意别人的看法;而一个普通员工,他会货比三家,研究此台电脑的使用特点,使用部门,并多方征求意见,生怕他的领导会对他的工作不满。
其次,高层级领导工作较忙,通常工作重心也不在这种程序审批上,这样会造成整个流程滞缓,降低工作效率。
最后,领导不在流程之内,才能够更好地发现流程执行的疏漏,才能更好地改善工作流程。
另外,领导对于常规流程的介入能够最快速度提升流程的执行,换言之:就是领导是解决工作流程快捷通道的。
领导的介入可以促使内部程序“特事特办”,这样才能在关键时刻体现企业的高效执行能力。
一个优秀的中层领导能够确保团队在他短期离开10-30天不会失控。
一个优秀的高层领导能够确保团队在他短期离开30-90天不会失控。
一个优秀的企业领袖能够确保团队在他短期离开3-6个月不会失控。
优秀的企业是依靠流程、制度进行管理的,在设计或改善工作流程的时候,睿智的领导人就应该充分认识到:
建立一个“无我”的管理体制。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