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连载小说
80后记忆,没有手机的那些年(六)

80后记忆,没有手机的那些年(六)

作者: 后山男孩 | 来源:发表于2018-09-06 12:51 被阅读0次

星期一升旗完毕,人群从操场向教学楼涌去。八班的几个学生朝前面大叫一声:“彪哥----”,人海中出现一个秃顶,那人回头尴尬一笑。刚才的胆大之人早已躬下身体找掩护去了。这个秃顶男人全名赵成彪,山东人,一米八几的个头,八班男生在底下叫他彪哥。在我的印象里,自小到大数学老师最有权利骂别人笨。因为一教室的人,只有他知道那题怎么解。对数学的恐惧源于小学,每次我绞尽脑汁算出的答案总是错的,而潦草计算的答案却总是对的。传说高中数学很简单,抱着一丝希望,谁知道听了几节课,已经积累下很多问题。到最后已经全然不知所云。尽管如此,数学课依然是我最认真的时候,端直身体,聚精会神。

结果是,没听懂。

彪哥纯正的山东口音也是一大障碍,听的我内心十分纠结,心想一个连普通话都说不准的老师怎么就能被评上高级职称。对于数学课不少人的形容是听天书。彪哥讽刺数学没有天分的人:“听懂了?嗯,等到下次再碰到,又不懂了。”我询问周围的人,有的聪颖过人:“这么简单,你不懂啊,就是……”;有的已然放弃:“没听他讲。”;还有的很诚实,两字:“不懂。”

一个人听不懂一门课不会立刻去悲伤,而是看看别人是否同样如此,倘若彼此彼此,内心不免宽慰许多,原谅自己智商平庸。

放弃了一段时间之后,偶然抬头看看黑板,吃惊不小,那黑板上的字母竟然不认识,后来询问数人得知,那个是古希腊字符,念fai。暗叹落下的太远,不知道差了多少公里。彪哥讲完新的知识点就让每组上去做练习题,我上去写一个已知条件,再写一个解,冒号,然后无法继续。回到座位彪哥会说:“不会做吗,谁来帮他解这道题?”

在这种时候不禁另人尴尬,那些女生刷刷的就举起手来。这里面有很多女生来自乡下,第一个举手的脸上闪着期盼的光芒,已经等了很久,其他人又比较低调。彪哥想寻找新人,刚那女生向前探着身子,嘴里急切的喊道 “老师老师,我会……”但彪哥就是装作听不到她的热切呼唤。无奈只有这一只手举在空中,最终这名女同学如愿以偿。这女生心理健康程度超乎常人。张口就是:“人生“,“心态”等等。明显是《读者》看多了。

还有一个女生听数学课情绪十分亢奋,不住的点头,据统计她每节课点头120余次。并且彪哥说一句话,她就习惯性的来一句“对!”。好笑的是,有几次她说完对以后,彪哥说“哦,这地方讲错了。”然后我哈哈大笑,她满脸涨成红色,气急败坏的骂一句。这人有时候会感叹几句,然后满脸堆笑,拍一下我的肩膀,甚至会夸夸我。嘴里念叨着,不行了,那谁数学简直太聪明了。我也得赶快做题。嗯,努力!

这人是我同桌。和这些人呆在一起上课让我时常产生奇幻的感觉。早在七班成立之初,进来许多郊县来的孩子。一个集体的文化往往由人数决定。这些人成为七班的大众文化。这些人老实巴交,无论上课下课都在解题,唯一的活动是在课间结伴去上厕所。大众是始终沉默的。一个人被夹在大众沉默的死水中,要么是随波逐流,要么是尴尬的存在。我和阿伟等人属于后者。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80后记忆,没有手机的那些年(六)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fxg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