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博弈策略角度看中美贸易战

作者: 5534188846e1 | 来源:发表于2018-07-07 19:13 被阅读16次

喜欢记得↑关注↑哦~

该来的还是来了。

美国最终决定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两周后再对160亿商品加征25%关税。中国商务部强势回应跟进报复。

大家目前的关注点主要集中在各方的损失和给消费者带来的影响,但对于双方的策略却少有分析。

笔者最近看了一本书:《策略思维》。作者有两位:“奈尔伯夫”和“迪克西特”。他们都是大学教授,同时也是企业或政府的智库成员,还为媒体撰稿。书中提到的种种策略,基本都能从这次中美贸易战中找到对应点。我们也能从中窥探到中美两国出招与拆招背后的意图,并且推测一下其后可能演化的结果。

如果单看贸易战,美国是主动发起者,中国是被动应对者。所以双方会“轮流出招”。但由于双方贸易规模并不对等,所以进行到一定阶段后,中国必然要在贸易领域之外寻求应对措施,那双方就会进入“同时出招”阶段。

在轮流出招阶段,双方的主要策略就是:“向前展望,倒后推理”。向前展望,意思就是在做决策之前,要预测对方可能会采取什么行为,以及这种行为会带来什么样的结果。倒后推理,意思就是我们先得明确最后想达到一个什么样的目标,然后从这个目标倒着往后推,一步一步地确定策略。

我们先来看美国表面上的策略。美国向前展望的策略是这样的:对中国500亿美元商品加征关税,中国要么接受,要么反击。如果接受,则暂时偃旗息鼓;如果反击,则后续针对5000亿中国商品的惩罚性加码关税会跟进。美国倒后推理的策略是这样的:其最终目标是所谓的“贸易平衡”,也就是让中国来自美国的贸易顺差变为0。为了这个目标,有两种方法,一种是通过加税降低中国商品的竞争力,减少中国商品对美出口额度;一种是让中国大幅提高进口美国商品的额度。

我们再来看中国的策略。因为前文已经说过了,中国是应对策略,也就是自己不主动打第一枪,但是会一直跟进。这有点像梭哈游戏,中国的选择永远是“跟牌”,知道最后双方亮出底牌为止。对于美国的“向前展望”策略,中国的应对是你加征我的关税,我就用同样额度的关税进行报复;如果在关税方面无法挽回损失,那就找其他办法,例如货币贬值、冻结对美投资、限制美国旅游等等。而对于美国的“贸易平衡”目标,中国是“理解”的,所以给出了自己的方案:“增加进口美国商品的额度”。

也就是说,中国在应对美国挑起的贸易战时,是不卑不亢,给足了老大面子的,既表示不会吞下损失,又表示可以和美国一起达成“贸易平衡”的目标。

但美国没有答应。这说明了什么?这说明所谓的“贸易平衡”只是一个借口。既然美国的目标不是“贸易平衡”,那会是什么?人民币!

这两年,中国在经营人民币方面动了太多美国的奶酪:货币互换、贸易本币结算、加入SDR、离岸市场、石油期货……美元是美国霸权的一条大粗腿,是不容侵犯的,任何可能的威胁都要消灭于萌芽……

从这个角度,我们需要重新推演沙盘了。从美国来看,如果目标是打击人民币汇率,那么贸易战是个很好的引子。因为如果中国认怂,贸易战就能直接减少中国的贸易顺差,打击汇率;如果中国主动采取货币贬值的方法应对,同样产生打击汇率的效果;一旦贸易战相持,中国的外汇储备会快速流失,中国国内通胀水平大幅提高,经济活力降低,打击汇率;而从中国和其他国家流出的货币大部分都会回流美国,美国顺势加息,继续打压人民币汇率。可谓步步惊心。

从这个角度,我们再看看中国除了关税以外的应对。首先是通过市场和行政相结合的手段冻结楼市流动性;之后惩罚了几乎所有海外投资的利益集团;然后在贸易战开始前放任股市降低到估值合理甚至低估的水平;最后是大幅降低外资进入股市的门槛和限额。前两手是防止资金出逃;后两手是让海外资金进入。

怎么样,看似是美国和中国是轮流出招,其实是同时出招。在《策略思维》一书中,针对同时出招的博弈中,各方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的优势策略,避免劣势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均衡。

我们从这个视角,看看中国的优势。政治掌控力强、决策效率高、庞大的消费市场、股市处于低位。看看上面中国的应对方法,是不是几乎都用上了?再看看中国的劣势:市场开放度不够、楼市处于高位、核心技术不多、货币政策依赖美国、无法灵活。

再看看美国的出招。美国的优势是“世界货币”、“高科技”、“军事”,因此美国的优势策略就是汇率战争、科技战争、军事挑衅。贸易战的背后是汇率战、货币战、金融战,目前正在进行中;科技战精准打击“中国制造2025”计划,并且一刀砍向“中兴通讯”祭旗,同样在进行中;军事挑衅瞄着台海和南海两个方向。

正因为核心技术和货币政策是美国的优势、中国的劣势,所以美国接下来大概率还会使用这两个策略。

美国的劣势是什么呢?美国目前最大的劣势是国内的实体产业空心化,高企的楼市与股市,还有承担稳定全球的各项义务。美国采取的手段就是通过降税吸引实体产业回归本土,通过吸引资本维持高位的楼市与股市,大量退群减少各项义务。

因为实体产业、股市估值水平分别是中国的优势、美国的劣势,所以中国的应对应该会从这两方面采取措施。例如主动降低基础消费品对美出口规模,抬高美国百姓的生活水平;或者限制代表美股权重的美国企业开拓中国市场,以此打击美国股市。

这里面,美国容易错判的可能是自己的货币优势;中国容易错判的可能是自己的消费市场优势。因为在这两方面,中美双方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很难独善其身。基本是伤敌一千、自损八百。如果用过了头,自己的损失也是巨大的。

在同时出招的博弈中,双方的决策会互相影响,那怎么防止对手预测,又应该怎么去影响对手呢?

先说怎么防止对手预测。《策略思维》作者的支招就是——随机策略。也就是说,用一种不可预测的方法做出你的决策,这时对手就很难预测你的行为。特朗普就是把随机策略用到极致的人。他让人感觉不可捉摸,并非因为不靠谱。试想,美国人民怎么会选出一个不靠谱的总统?这其实是特朗普的策略,就是让人无法预测他。

我们又该怎么去影响对手呢?书里介绍了两个很管用的方法,一个是威胁,另一个是许诺。特朗普喜欢威胁,不太喜欢许诺。他威胁说,中国如果继续对美国商品加征进口关税,美方将另外对价值5000亿美元的中国商品加征10%的进口关税。

对中国来说,其随机策略用在了货币政策上。顺势放任货币大幅贬值一段时间,忽然间官方发声,力挺货币;然后再放任贬值,再采取行动。没有人知道什么时候是做空人民币的最佳时机,所以都不敢轻举妄动。

而中国影响对手的策略是“许诺”。只要美国提高要价,中国必然跟进;而只要对方放下屠刀,大家还是好基友,可以继续愉快地玩耍。

最后可能有人会问,贸易战最终的结果会如何?笔者前面提到过,在同时出招的博弈中,各方要尽可能选择自己的优势策略,避免劣势策略,在这个过程中找到均衡。

这里的“均衡”就是著名的“纳什均衡”。也就是任何一方采取的进一步行动都无法增加各自的收益时,就达成了“纳什均衡”。

美国此次采用的是“损人”的方式“利己”,中国被动应对,就如同当年抗美援朝的时候一样。但无论如何,双方肯定会达成纳什均衡。贸易领域无法达成,就会扩展到其他领域。就看谁能承受更大的损失。

在这方面,中国的制度优势就很明显了,这个你们懂的。所以结论也很明显——贸易战会以美国主动偃旗息鼓结束,但损失程度无法预知。笔者判断的时点是,当美国股市上涨趋势无法继续时。

最后说一个实验。有一位博弈论专家,把代表各种游戏规则的程序输入计算机,让这些策略相互博弈,最后胜出的策略叫做“一报还一报”。这个策略一共就三条:第一,不主动背叛别人;第二,以牙还牙;第三,如果你背叛我之后,又回心转意愿意合作,那我不计前嫌,继续跟你合作。

中国此次应对策略有几条核心原则:1、不打第一枪,反击自动触发;2、反击同等规模同等力度;3、数量型和质量型结合;4、谈判的大门永远敞开。

简直就是“一报还一报”策略的最经典诠释。

所以结论不证自明。

感觉不错就↓点赞↓吧!

相关文章

  • 从博弈策略角度看中美贸易战

    喜欢记得↑关注↑哦~ 一 该来的还是来了。 美国最终决定对340亿美元中国产品加征25%的关税,两周后再对160亿...

  • 总结而写

    1、大国之间博弈 今年一直持续贸易战,这次贸易战的收获,要从不同的角度来观察这件事情。中美大国博弈,从历史的长河来...

  • 贸易战之后的中美博弈

    贸易战之后的中美博弈 中美贸易战已经取得了在,国家层面的和解后面,就开始了在各个企业家层面的对决。 ...

  • 枪在手,跟我走,杀四郎,抢碉楼 —— 中美贸易战即将见分晓

    还中美贸易战愈演愈烈,结合中美博弈的种种现象我突然想起来我超喜欢的一部电影《让子弹飞》,我判断中美贸易战正处于中国...

  • 中美贸易战背后的博弈策略

    2018年3月8日,为应对中国近几年崛起的“高铁设备、医疗器械、生物医药、工业机器人”等产业,美国总统唐纳德.特朗...

  • 灰犀牛🦏在路上

    中美贸易战赛道升级: 美国将中国列入汇率操纵国,贸易战晋升到金融战,汇率市场角逐、资本市场博弈公开化,汇率及金融市...

  • 知识的品质

    目录 ��食物链 产品链 从产品链的角度看中美竞争 �知识链 从知识链的角度看学科竞争 从知识链的角度看中美竞争 ...

  • 从基因的角度看世界(下)

    从基因的角度看世界,从基因的角度看看基因采取什么样的策略是能够在长期的博弈中能生存和持续下去的呢?结论是好人有好报...

  • 中美贸易战尾声:大投资时代到来!

    昨日,中美达成共识,贸易战结束。 不同于中美贸易战的开始,特朗普在宣布中美打贸易战之前曾多次宣称中国的发展影响了美...

  • 从历史的视角看中美之争(2):中美之争争什么

    二、中美之争争什么 中美之争争什么? 这似乎不是一个问题,因为媒体上满篇都是在讲“中美贸易战”。既然称之为“贸易战...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从博弈策略角度看中美贸易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qimgu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