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到1》曾被人评为“迄今为止最好的商业书”,“发人深省的商业手册”,“把普通人变成创业者的进化指南”,很多业界大伽争相推荐,据说作者彼得-蒂尔曾到学校做过演讲,可惜我没有去参加。
书读多了之后,发现这些老外写的书都有一个特点,读着像散文,也有点像格言,不像国人写的书,你读完一页,甚至一段之后,就能立刻抓住“中心思想”,这可能源于我们从小在语文课堂上的训练,已经形成了这种模式,不论是作者,还是读者,都对所谓的“中心思想”很是着迷。
因此,读这些老外写的畅销书,不一定要读完,更不要想着一次就把全部的知识都提取出来,有些书,一次读一部分就可以了,此后再多翻几遍,自然也能挖掘到不少好东西。
01
彼得-蒂尔说,从1到n是水平进步,是指照搬别人的经验的取得的进步,这个相对比较容易;而从0到1日垂直进步,它需要探索新的道路。举个例子,某公司参考其它公司的车造出100台汽车,这是水平进步,而特斯拉造出电动汽车,则是垂直进步。
从宏观层面可以用一个词来代替水平进步,即全球化,它把某地的有用的东西推广到全世界各地,垂直进步也可以用一个词来概括,即科技,它带来了飞跃。
21世纪初,由于受互联网泡沫的影响,身经劫难的企业家整理出的四条经验,主导着后来的商业思想,它们是:
一、循序渐进;
二、保持精简和灵活性;
三、在改进中竞争;
四、专注于产品而非营销。
这些已经发展成创业领域的信条,可时过境迁,这些法则的对立面——反主流,可能更正确。
彼得-蒂尔说,最反主流的行动不是抵制潮流,而是在潮流中不放弃自己独立思考。虽然在互联网泡沫中,很多企业没有完成从0到1的跨越,但我们要放眼未来,相信有能力创造新科技。
创业思维是一场思维运动——质疑现有观念,从零开始审视自己的业务,并且是每个创业公司都必须去做的。
02
企业的目的是赢利,就是要赚钱,大家都要想着赚最多的钱,就会有竞争,关于竞争,有一个形象的比喻——红海,大家都在里面血拼,把盘子都染红了,最后都没有赚到钱。
企业存在的价值是解决问题,一个企业解决的问题越大,它的价值就越高,比如阿里巴巴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腾讯让几亿、十几亿人连接起来。优秀的企业正是靠解决那些独一无二的问题而获得垄断,而失败的企业则与之相反。
如果一个企业不能解决问题,创造价值,那它就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创造性垄断是通过创新生产新产品而产生的,它给创造者带来长期的利润。由创新产生的垄断企业都有专利技术、网络效应、规模效应及品牌优势的特点。
按熊彼特的创新经济理论,创新才能产生利润,否则,赚的钱只是付给管理者的工资。
03
关于成功和运气,有个公式很有意思,成功=天赋+运气,首先你得承认运气的作用,但完全寄托于运气,是非常不可取的,很多时候的好运,只是丹尼尔-卡尼曼在《思考,快与慢》中所说的回归平均,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统计现象——小概率事件,而小概率事件不会一而再地发生。
对未来的不可控使我们很恐慌,这驱使我们去学习更多的技能,以备不时之需要,学校的教育也使我们成为一个“通才”——样样通,样样不精,而一个明确的目标,会让我们去专心做好该做的事。
经营一家公司也是一样,必须谨记幂次法则,把力量用在最重要的事情上,甚至把鸡蛋都放在一个篮子里孤注一掷,因为按照头部效应,排在前面的企业拿走所有,留给后面的,就所剩无几了。
04
对于未来,有些人是乐观的,有些人则是悲观的,还容易在过度乐观和过度悲观之间徘徊。而悲观或乐观,又可以分为明确和不明确两种。
我们有一种本能的倾向,就是害怕失去自己已经拥有的东西,表现出过度悲观。有没有这样的感受,与得到一百块钱给我们带来的愉悦相比,失去一百块钱给我们带来的痛苦要更大。
很多司机都认为自己的驾驭技术超过了80%的人,很多人也容易事后诸葛亮:我早就说了你这样做会出问题的,他们两个肯定会分手,我早就知道股票会下跌,事后来看,我们会倾向于屏蔽自己曾做出的错误判断,而高估自己做出准确判断的能力,显得过度自信或乐观。
05
很多公司的创始人都是特立独行的人,他们是天生的异类,比如拉里-埃尔森、伊隆-马斯克、理查森-布兰森,有人说,这样的人更有创造力,更容易成功,而彼得-蒂尔则进一步认为,特立独行的个性是驱动公司进步的引擎。
创始人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我们需要特立独行的的创始人,并不仅仅是他自身工作带来的价值,而是他能让每个人都能发挥所长。
网友评论